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三個方面需要父母特別注意

01
世界各地的父母們都在尋找教孩子有責任感的方法。
通常他們想到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參與家庭的日?;顒樱囵B(yǎng)他們的責任感。
比如打掃衛(wèi)生、自己收拾房間,幫助做家務等。
但是收效甚微!
甚至還經(jīng)常將家庭處于爭吵之中。
其實,父母們應該首先認識到:責任不是可以強加的。
責任感只能從內(nèi)心產(chǎn)生。
孩子們會從他們認同的父母或者長輩身上吸取價值觀,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從而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因此,培養(yǎng)責任感不是短期就能有成效的,而是在日積月累中漸漸形成的。
02
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責任感呢?
① 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緒,并給予恰當?shù)睦斫夂屯椤?/p>
如果每次孩子發(fā)生情緒,父母都給予無視或者冷漠對待,甚至是嘲笑和諷刺,那么孩子的情緒就一直得不認同,也得不到發(fā)泄。
情緒被否定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更不會聽從父母的教導。
孩子只有在他們的行為和想法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和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聯(lián)結(jié)。
擁有深厚的情感聯(lián)結(jié)是,是認同父母的價值觀的前提。
②父母要避免否定甚至批評孩子,而應該陳述事實和感受。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像一面鏡子,孩子會將父母眼中的自己內(nèi)化為真實的自己。
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那么很容易扭曲孩子的自我形象,從而讓孩子無法獲得自我認同,逃避面對真實自己。
當出現(xiàn)麻煩時,父母應該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批評或者評判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毫無負擔的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
如果父母批評孩子,孩子就永遠學不會負責任,反而會將父母的批評內(nèi)化到心里,時時譴責自己,甚至會不斷找別人的缺點,推卸責任。
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負責任就代表著承認自己是個糟糕的人,這簡直是場災難。
我們經(jīng)??吹胶芏嗳嗽谟龅絾栴}時,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先要分清是誰的責任,這其實就是從小被父母批評多了后形成的自我保護!
只有父母不帶任何評判的說出事實,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孩子才能真正學會成長。
比如:孩子自己正準備自己把所有的西瓜都抱到懷里。
父母不要說:“你怎么這么自私?你不會跟大家分享嗎?”
而是可以直接說:“這個西瓜是我們4個人一起吃的?!?/p>
孩子們自然明白自己需要如何去做,而且不會感到絲毫的難堪或者不情愿。
③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發(fā)言權和選擇權。
在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情上,父母應該讓他們有發(fā)言的機會,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尤其是吃飯、穿衣、玩耍、寫作業(yè)這些事情上。
其實是孩子應該自己做主的事情,父母們不要過多的干涉,更不要代勞。
讓孩子體會到他不僅僅是個接受命令的人,還是一個決策者。
但他需要對自己的事情負有責任時,他才會認真對待,并且學會成長。
如果父母剛開始做不到全然放手,可以先試著給孩子幾個父母可以接受的選項,讓孩子自己選擇。
這樣既能讓孩子擁有權利,也能讓父母方便操作。
請記?。?/p>
人們只會對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決定負責,不會因他人的強迫而改變。
即使是孩子也一樣!
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就等同于尊重孩子這個人,也是給予孩子愛和自由的體現(xiàn)。
想要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以上3點可以給父母參考。
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其實只要記住一點就夠了!
那就是:
孩子是愛的結(jié)晶,我們應該給予的是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任何負面的投射;
孩子是獨立的存在,我們只能陪伴而不能強加干涉。
當我們學會嚴守邊界,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時,孩子自然也就有追求有擔當。
與君共勉!
END
我是田點,職場寶媽一枚,育兒育己修煉中~
??愛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