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桑皮紙“遇上”魅力和田

“桑皮紙上的魅力和田”北京新疆畫家和田采風寫生活動在墨玉縣啟動
“紅白相連一座山,立于大漠戈壁間,不與日月爭余輝,唯愿丹心佑和田?!?月17日,在墨玉縣普恰克其鎮(zhèn)布達村桑皮紙文化園里,前來參加“桑皮紙上的魅力和田”北京新疆和田采風寫生活動的書畫家們,用剛剛制作出的桑皮紙聯(lián)合創(chuàng)作國畫作品《丹青墨玉》并題詩配畫。
當天上午,主題為“桑皮紙上的魅力和田”的書畫家采風寫生活動在墨玉縣啟動。該活動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中共和田地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市美術家協(xié)會、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新疆國畫院、中共墨玉縣委、和田地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文化旅游局聯(lián)合承辦,為期5天。
來自疆內外的7名知名書畫攝影家亞里昆?哈孜、李志天、黃理國、高維虎、冉世鈞、魏寶山、曹建斌,在墨玉縣桑皮紙文化園、養(yǎng)殖產業(yè)園、老城區(qū)、拉里昆國家濕地公園、和田夜市等地寫生創(chuàng)作,并成立“新疆國畫院和田采風寫生創(chuàng)作基地”。
據(jù)新疆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魏寶山介紹,近十年來,新疆國畫院在天山南北設立了8個采風寫生創(chuàng)作基地,先后組織全國各地二百位知名畫家來到新疆采風寫生,用畫筆采擷和描繪“新疆是個好地方”,有近千位畫家參與“桑皮紙上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及展覽活動。
新疆美協(xié)副主席亞里昆.哈孜對此次采風期待滿滿?!?983年,我的父親哈孜·艾買提曾來到墨玉縣采風近八個月,深入巴扎、農戶家中,觀察當?shù)氐娜宋镄蜗蟆⒎?、樂器種類等,最終創(chuàng)作出了家喻戶曉的《木卡姆》油畫作品,目前被收藏于中國美術館。”亞里昆說,此次,他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了桑皮紙之鄉(xiāng),親身感受到了和田的自然風貌、文化歷史、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
“淡黃色的桑皮紙,取天然之色,加上自身纖維的肌理感,與新疆的大地風貌特別貼合,我正在探索丙烯顏料和桑皮紙的融合創(chuàng)作,鮮艷的丙烯碰撞古樸的桑皮紙,別有一番風味?!?亞里昆說。
新疆國畫院執(zhí)行院長李志天表示:“書畫家們將深入基層采風寫生創(chuàng)作,用深厚的情感、生動的手法、鮮活的形象展現(xiàn)和田獨特的魅力,創(chuàng)作一批精品力作,并舉辦“桑皮紙上的魅力和田”書畫作品巡回展覽?!?/p>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制作桑皮紙,但以前靠這個吃不飽飯。如今,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疆國畫院的大力推廣利用下,僅制作桑皮紙一項,每年就有十多萬多元的收入。”桑皮紙傳承制作人布再乃普·斯瑪依說,如今看到桑皮紙工坊擴大成為文化產業(yè)園,吸引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游客,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桑皮紙上的魅力和田’將國家級非遺新疆桑皮紙與傳統(tǒng)書畫藝術、和田人文風情相結合,為全國美術界搭建來和田采風、寫生、創(chuàng)作的平臺,是推進文化潤疆工程的具體實踐之一?!蹦窨h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文化旅游局黨組書記李從越說。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文
攝影/魏寶山、魁翠翠、楊春貴、曹培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