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ity,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張三,他虛榮而貪婪,囂張而跋扈,目空一切而為所欲為。
虛榮是魔鬼最喜歡的罪孽,或許也是作為一個人不可繞過的話題。
有趣的是我們很容易說出什么是虛榮,而很難說出什么是實榮。這恰恰說明我們往往知道自己主觀想要什么,而忽略了客觀我們真正需要什么。
凱文在片子開始時的猥褻女童案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非正義,違背道德和良知的。然而即使到最后一樁殺人案,他同樣意識到了卻選擇了與正義背道而馳的道路。
而法律作為渠道,作為手段,作為維穩(wěn)的一環(huán),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疏漏。撒旦說:法律最接近生活,是通往特權(quán)的通行證,能夠讓天堂分崩離析。凱文決定行使他的特權(quán),鉆法律的空子,維護了惡魔,奔向了官司無敗的虛榮。
誠然,法律賦予每一個人權(quán)利,根據(jù)無罪推定,在法官真正審判之前,即使一個人壞到透頂,他也并不是罪犯。正如片中所說,并不能因為一個人平時壞事做盡就對他心懷惡意,在這樁具體的案子上刻意刁難??贪逵∠蟛皇蔷唧w的,法庭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就事論事。
然而,法律的生命在于經(jīng)驗而不在于邏輯。我想到了最近的鮑毓明案,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揣測,一定也會有這么一名律師,即使被輿論攻擊也鋌而走險為其辯護。我相信這名律師會知道真相,會做出他的解釋。凱文窮盡邏輯顛倒了是非黑白,但這已經(jīng)脫離了法律的意義-采用一般人的標準。鮑的律師在得知真相后會如何解釋暫時不得而知,但是我們普通大眾,在我們能掌握的信息之下,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暫且不論,但是在輿論的壓迫下,該律師能做出的動作就遠不如凱文那么大,我由衷的希望他只是在法律解釋的范圍之內(nèi)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合適的刑罰,而不是顛倒是非黑白忽略真相追求虛榮。
如果每個法律人都主觀上想要追求勝利而客觀上忽略正義,那么社會秩序會受到挑戰(zhàn)。該送進監(jiān)獄的惡魔逍遙法外,該受到保護的受害人也會受到二次傷害。窮盡邏輯換來的虛榮擊敗了正義,所以大家大失所望,卻又心存僥幸,悻悻道:“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蔽覀冇欣碛上嘈趴陀^正義的存在,然而卻又難以企及。
這是撒旦在我們心中筑起墻嗎?也許是上帝在造人之時就賦予我們的不完美吧,與《EVA》中的心之壁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并沒有像凱文一樣重開的機會,更沒有自殺來阻止撒旦的勇氣。在沒有后悔藥吃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是不斷的選擇。撒旦也并沒有那么壞,它從不逼迫你,只是引誘你,它沒幫你做選擇,做選擇的是你自己。
又想起片中凱文在對待殺死自己妻子的人說的話:檢方會用各種方式來動搖你,你要做的是回答yes或no和保持冷靜。將檢方換成生活則是我要說的。
“保持冷靜,對虛榮說no”可能是我真正想追求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