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人生終點站前的真誠分享
《暮色將盡》的作者戴安娜?阿西爾在人間停留了101年,這本書是她在將近90歲時,她看到身邊人對死亡的不同態(tài)度,感嘆自己正在人生凋零的路程中,所以寫了這本書。 . 在書中她探討了變老與死亡、愛情與性、宗教、和年輕人相處、興趣愛好、閱讀和寫作、后悔和遺憾等等話題。 . 這是一本分享的書,作者以自己女性的角度分享了很多女性視角的觀察和女性自身的一些困惑。 就像這本書的譯者所說:戴安娜的智慧會幫助作為女性的我們少些困惑,多些和解。就像在接近終點的某地亮起的一盞燈,不管我們從哪個方向走向它,有這么一星感悟的陪伴,能讓我們覺得不這么孤獨和黑暗。 . 作者戴安娜說:一本講老年的書并不一定要以嗚咽收場,當然也不可能鑼鼓喧天。你們找不到什么可供汲取的教訓,沒什么新發(fā)現(xiàn),也沒看到什么解決方案。 但戴安娜告訴我們:雖然人的生命與宇宙相比如白駒過隙,但從自身的角度,它卻依然令人驚異地寬闊無比,能容下許多相互對立的不同側(cè)面。 不論每個個體和“自我”如何渺小,他、她、它都是生命用來表達自我的載體,透過這樣的表達,為世界留下某種貢獻。無論是城市、鄉(xiāng)村還是沙漠,就這樣在每個人的貢獻下成型,不管這種貢獻是有用的還是有害的。 . 看這本書讓我想起楊絳先生寫的《走到人生邊上》。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96歲時所寫,是一本哲思的散文集。書中探討了命運、人生、生與死、靈與肉,可以為處于迷茫無助的人帶來收獲。 .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作者都強調(diào)獨立思考的重要。我們一生最應該了解的值得研究的只有自己。 .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最后時光寫一本書,書中記錄一生或是說些人生體驗與感悟。把這些書放進一間圖書館,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也許讀書的人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