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其一: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什么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巨大的艦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順漂。 原文: 《觀書有感二首》 [宋] 朱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作者“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詩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第二首詩借事說理,借助巨艦無人能推動卻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靈感的道理。全詩寓哲理于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墮理障,富于理趣,一直為人傳誦。 來源初三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