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陽轉陰」,中醫(yī)論治有妙招
中國古代沒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記載,但是古代有很多癥狀的描寫符合肝炎的病癥,例如黃疸、積聚。現代對乙型肝炎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損害,乙型肝炎病毒是外因,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依據,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中醫(y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為什么乙肝病毒患者有的有癥狀,而有的又沒有呢?蓋邪為外因,正氣為內因,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故不會出現癥狀,有的人感染后不僅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轉陰,出現了表面抗體是最好的說明。只有正氣不足,正不勝邪才可致病,多數人感染后,肝功能正常,成為乙肝攜帶者,一旦正氣虛弱,邪即乘虛而入,導致肝功能受損。乙肝五項是體檢必查項目,大部分乙肝患者是通過體檢發(fā)現的,但并不清楚患病時間與肝功能的受損程度,其實病毒早已入侵身體了。
?????????????????????
乙肝分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在半年后肝功能沒有恢復,有肝功能的損害就叫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中最為麻煩的一類病種,可能會演變?yōu)楦斡不?,引起肝癌的發(fā)生,最后死亡。大部分患者被告知自己患了乙肝就會慌了神,正確的態(tài)度是不用驚慌失措,及時治療,盡量把肝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值內。
???????????????
在中醫(yī)中,治療乙肝往往由于每個人的病情不同,存在個體差異性,治療用藥就不能一概而論了。把握準確的辨證,精確選藥,巧妙配伍,療效還是絕好的。對于中醫(yī)治療乙肝有它的奧妙與特色:1、保肝降酶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炎癥情況并對抗病毒治療并無任何影響,對于哪些病毒抑制肝功能再次異常如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保肝降酶治療同樣可以利于疾病的恢復,延緩疾病的進展。2、改善肝內膽汁淤積,對于頑固性黃疸以及GGTALP增高的肝內膽汁淤積的患者,中藥活血化瘀,清熱利膽等辨證論治可以減輕肝內膽汁淤積,以利疾病的恢復。3、抗纖維化,中醫(yī)藥治療具有抗纖維化作用是中西醫(yī)共識的,包括相關的中成藥劑在臨床上使用得到了很大的肯定。4、改善生存質量,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情況,中醫(yī)藥通過辨證論治,可以有效改善不良情緒及相關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