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東方文藝復興”大師書畫展:胡適、徐悲鴻、北鴻
掀起“東方文藝復興”大師書畫展:胡適、徐悲鴻、北鴻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后改名適,字適之。籍貫安徽省績溪縣,生于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景星學社社員。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民國六年(1917年),回國受聘北京大學教授。民國七年(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民國八年(1919年),出版論著《中國哲學史大綱》。民國九年(1920年)2月,出版白話詩集《嘗試集》。民國十一年(1922年),任《國學季刊》雜志編輯,創(chuàng)辦《努力周報》雜志。民國十七年(1928年),出版論著《白話文學史》。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被聘為全國財政委員會委員,創(chuàng)辦《獨立評論》雜志。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被聘為農(nóng)村復興委員會委員。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當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民國二十七至三十一年(1938—1942年),出任駐美大使[86]。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4月25日,出席舊金山會議。民國三十五至三十七年(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前往美國。1952年,擔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類科學文化史編輯委員會委員;同年,應邀返臺講學。1957年,始任“中研院”院長。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zhèn)人,中國現(xiàn)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景星學社社員。 1917年,徐悲鴻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最高學府先后成就了畫壇大師徐悲鴻和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并與厲麟似等聯(lián)合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中意文化協(xié)會。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xiàn)實主義,于傳統(tǒng)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fā)展“傳統(tǒng)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xiàn)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北鴻簡介: 本名張鴻雁,號紫陽山人,籍貫徐州,張良、張道陵后裔。國際級藝術大師?!靶掠∠笈伞痹姰媱?chuàng)始人,中國超寫實油畫領軍者,被譽為“印象派馬王”,“中國超寫實肖像油畫第一人”,“東方文藝復興旗手”,與高占祥被稱為“北高南鴻”。胡適再傳弟子。與徐悲鴻、劉勃舒、黃胄被譽為“中國當代畫馬四大巨匠”!榮獲“中國十大設計師”、“中國十大策劃家”稱號。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布赫分別為其頒獎! 文學碩士,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等校。在南京師大中文與美術系的唐圭璋、孫望、許汝祉、徐悲鴻、傅抱石、呂斯百、張大千、秦宣夫、徐明華大師云集的歷史傳承氛圍中,以及汲取西方巴比松畫派、馬奈印象派和波德萊爾、龐德詩歌,開始寫實派和印象派詩歌與油畫創(chuàng)作。因為喜愛徐悲鴻畫馬,起筆名北鴻。并以此名發(fā)表作品。 “道家文化”傳播復興者。在紫陽山、青城山等道教圣地覓道辟谷。 同時也是著名書法家、設計家、謀略家。 研究生成為著名卞之琳研究專家與傳承者。胡適、徐志摩再傳弟子。 遍游歐美考察西方文藝復興及印象派。掀起東方文藝復興。在中西合璧以及現(xiàn)實主義、超寫實與印象派、漢畫像、金石篆隸中尋求融合。主持策劃及參與“大潮涌動,掀起東方文藝復興——徐培晨、喻繼高、林筱之、北鴻四大師書畫展”、“徐悲鴻、北鴻畫馬展”、“北高南鴻,掀起東方文藝復興——高占祥、北鴻大師畫展”、“阿里集團1688平臺北鴻大師畫展”、“印象、長城與馬北鴻大師畫展”、歷屆“走向世界的國寶”北鴻大師畫展、共和國將軍書畫展等。其作品走向世界,被畢加索后裔藝術館等收藏。他講述的大型系列講座《西方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綱》、《中國書法的流變》在愛奇藝、搜狐、小紅書、B站、騰訊等網(wǎng)上熱播。代表作品:巨幅重大紅色題材系列油畫《十送紅軍》、《共和國的曙光》、《跨過鴨綠江》、《科學的春天》、《東方紅》、《周恩來》等。 歷任中國設計紅星獎原創(chuàng)策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品牌日云峰會組委會副主任等職。 央視、《光明日報》、《科技日報》、新華網(wǎng)、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詩刊》等重大媒體專訪報道。 在北京大學等地演講。 在《詩刊》、《求是》、《人民日報》、《瞭望》發(fā)表詩歌等作品千余篇。著述有詩集《雨太猛沖垮夏季》等。 光明日報出版社隆重推出《張鴻雁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