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媒呼腸孤病毒——版納病毒(BAV)
? ? ? ? 今天介紹的病毒是版納病毒(Banna Virus,BAV)。這種病毒不僅僅是典型的希多娜病毒/東南亞十二節(jié)段RNA病毒(Seadornavirus),還是為數(shù)不多的蚊媒呼腸孤病毒。
簡介


? ? ? ? 版納病毒(BAV)是呼腸孤病毒家族的一種病毒,屬于一種分節(jié)段、無包膜的雙鏈RNA病毒。這是一種蟲媒病毒,主要通過受感染的庫蚊屬蚊子的叮咬傳播給人類,豬和牛也顯示受到感染。感染的最常見癥狀是發(fā)熱,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發(fā)生腦炎。目前還沒有針對感染的特殊治療方法,所以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癥狀的嚴重程度,直到免疫系統(tǒng)清除感染。
病毒學特征
? ? ? ??版納病毒(BAV)是一種小的(72 - 75nm),無包膜的雙鏈RNA病毒,被二十面體蛋白質外殼包圍。纖維蛋白從蛋白質外殼的表面向外延伸。BAV基因組長度約為1.95萬堿基對,呈線性,分為12個部分,編碼VP1-12基因。其中VP1-4和VP8-10是結構蛋白。VP4和VP9構成外層蛋白質外殼。涂層內部顆粒由VP1-3、VP8和VP10組成。VP7是一種蛋白激酶,VP1是一種RNA依賴的RNA聚合酶,VP3是一種加帽酶,VP12是一種dsRNA結合蛋白。
? ? ? ? 輪狀病毒與BAV有許多共同的物理和遺傳特征,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有密切的遺傳關系。不同BAV株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表明,BAV-Ch和BAV-In6969株在同一時間點(A和B)是兩個單獨的基因型,在所有鑒定的38株株中成為兩個不同血清型(A和B)的原型種。
分布
? ? ? ? 版納病毒分布在赤道至北緯42°之間,范圍遠遠大于東南亞,所以說不要以為離西雙版納比較遠就不會被版納病毒找上麻煩。版納病毒可以被3屬10種蚊蟲媒介攜帶,在多種復雜的氣候地理條件存在,提示版納病毒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極易在自然界形成穩(wěn)定的循環(huán)圈。
版納病毒感染
? ? ? ? 感染版納病毒的患者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發(fā)熱、頭痛、肌肉酸痛,頸(項)硬、嗜睡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昏迷,腦炎。徐普庭等從發(fā)熱伴有心率失常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液中也曾分離到版納病毒;從臨床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血清中查出版納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存在4倍以上升高,由此推測版納病毒還可能與心肌損害有關。感染版納病毒的豬、牛等脊椎動物可出現(xiàn)消瘦、厭食、失明等癥狀。以上資料均顯示,版納病毒與人、畜疾病有密切的關系。
診斷
? ? ? ? 版納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是非特異性的,類似于其他蟲媒病毒腦炎,因此需要實驗室診斷以確定版納病毒是致病原因。TaqMan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可以檢測版納病毒的核酸,從樣本中提取RNA鏈,將其逆轉錄為可檢測的cDNA。以重組vp9為基礎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也可用于鑒定血清中版納病毒抗體和研究人群中版納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