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飛行手冊節(jié)選翻譯:28 導航計算機、塔康與通信系統(tǒng)(上)
導航計算機(1B-B-34-64-00-00A-043A-A第005版)
導航計算機(NC)是導航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根據(jù)所選導航模式計算最佳導航數(shù)據(jù)。計算了導航轉(zhuǎn)向參數(shù)和一般導航數(shù)據(jù)。
NC還管理和控制航空電子和攻擊串行數(shù)字數(shù)據(jù)總線(EFABUS),充當航空電子數(shù)據(jù)總線(AVS)的主總線控制器和攻擊數(shù)據(jù)總線(ATK)的反向總線控制器。
NC中包含兩個軟件包:供應商提供的軟件(SPSW)允許訪問NC硬件,買方提供的軟件(PPSW)利用SPSW提供LRI功能。PPSW涵蓋的主要功能包括:
–主要和次要航位推算
–導航轉(zhuǎn)向
–轉(zhuǎn)向故障計算
–導航固定(OTF)
–最佳導航模式
–LINS速度和位置完整性/姿態(tài)監(jiān)控
–GPS完整性
–生成導航參數(shù)
–磁航向計算
–低高度警告
–LINS飛行對準(IFA)
–路線裝載(Loading)和操縱
–EFABUS總線控制器
–總線RTs健康狀態(tài)監(jiān)控
–世界時坐標(UTC)管理
–輸入/輸出
–任務數(shù)據(jù)加載
–非易失性存儲器(NVM)檢索
–主/從管理
–啟動自檢測(IBIT)
–通過地面加載單元(GLU)加載軟件。
在正常操作模式下,NC執(zhí)行AVS總線LRIs健康監(jiān)控,以提供總線LRIs NOGO生成、冗余LRI(CIU、CSG、SCAC、NSPAC)的主/從管理、LRIs IBIT監(jiān)控以及同步所有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的信息。當NC在反向模式下運行時,它還執(zhí)行ATK總線LRIs健康和IBIT監(jiān)控。
如果NC作為航空電子總線的總線控制器失敗,總線控制功能將由攻擊計算機接管。如果AC作為攻擊總線上的總線控制器出現(xiàn)故障,總線控制功能將由導航計算機接管。
在加載多任務數(shù)據(jù)時,導航計算機還能夠?qū)C功能移交給GLU(通過矢量字協(xié)議)。
從硬件角度來看,攻擊計算機和導航計算機是相同的,這里稱為攻擊/導航計算機(AC/NC)。
導航計算機由115V AC XP母線供電。
全球定位系統(tǒng)可升級(Upgradeable)(1B-B-34-51-00-00A-043A-A第005版)
全球定位系統(tǒng)可升級(GPSU)的目的是提供以下導航功能:當前位置、高度、地球參考速度(北、東、垂直)、UTC時間和爬升/俯沖角;輸出數(shù)據(jù)有效性和時間標記。
上述所有導航功能都是通過接收提供全球服務的NAVSTAR發(fā)送的信號和代碼而產(chǎn)生的。
NAVSTAR星座(Constellation)發(fā)送并由天線組接收的射頻信號、代碼和消息(單座飛機ASS或雙座飛機版本AST)通過七根同軸電纜從ASS(或AST)傳送至天線電子單元(AEU)。導航系統(tǒng)單元(NSU)/AEU射頻接口允許NSU接收L1(1575.42±10.23 MHz)和L2(1227.60±10.23 MHz)頻率上的射頻信號。C/A代碼(非加密代碼)可供所有GPS用戶使用,且僅在L1頻率上傳輸。P(Y)碼(加密碼)受欺騙保護,并且在L1和L2頻率上傳輸,并且包括由NAVSTAR星座傳輸?shù)腘AV消息。
來自FCS和LINS中的一個或兩個的外部輔助數(shù)據(jù)提供給NSU,以提高GPS捕獲/再捕獲性能。
GPSU由以下LRI組成:
–導航系統(tǒng)單元
–天線電子單元
–天線組
–NSU安裝架(MR)
–天線組墊片。
NSU包括嵌入在單個模塊中的GPS接收器。當提供衛(wèi)星信號時,NSU GPS模塊能夠提供精確定位服務(PPS;使用P(Y)-代碼)或標準定位服務(SPS;使用C/A-代碼)性能。
GPS模塊還能夠提供以下功能:
–首先使用C/A代碼,然后使用P(Y)代碼在L1和L2頻率上選擇和獲取GPS導航信號,或直接獲取P(Y)代碼
–在L1和L2頻率上跟蹤采集的導航信號
–區(qū)分想要的信號和不想要的多徑頻率效應
–在惡劣干擾和欺騙環(huán)境下工作。
–跟蹤防欺騙(AS)代碼
–使用衛(wèi)星和飛機數(shù)據(jù)執(zhí)行完整性監(jiān)控功能(RAIM或同等功能),這些數(shù)據(jù)能夠提高GPS模塊輸出的完整性,并防止欺騙
–輸出運行狀態(tài)并提供導航精度估計
–輸出位置和速度的協(xié)方差矩陣
–GPS性能不受GPS周數(shù)翻轉(zhuǎn)的不利影響
–重新編程模式也允許軟件重新加載,而不必從NSU上卸下GPS模塊
–提供自檢功能,接受并執(zhí)行外部測試命令
–接受FCS和LINS的輔助數(shù)據(jù)
–計算位置、速度和時間
–解調(diào)并利用導航星星座接收到的50 Hz導航信息。
NSU還向EFABus輸出與每個GPS信道已獲取/跟蹤的衛(wèi)星相關的信道狀態(tài)消息,包括L1或L2頻率(C/A或P(Y))、硬件信道號、信道故障、衛(wèi)星號、載波/噪聲和干擾機/信號值。NSU還能夠輸出一個標志,說明何時跟蹤4個或少于4個衛(wèi)星。
首次定位時間(TTFF)定義為從向GPS供電到隨后向EFABus輸出當前位置、速度和時間的經(jīng)過時間。當GPS模塊中有當前年鑒和加密變量代碼時(TTFF搜索天空時除外),確保TTFF性能;適用條件如下:
TTFF1(通過C/A代碼采集)
–初始三西格瑪位置不確定性不超過100 Km
–三西格瑪速度不確定性不超過150 m/s
–一西格瑪初始時間不確定性不超過20秒
–最大載具加速度為10 m/s2
–最大載具顛簸(jerk)為100 m/s3
–NSU提供當前年鑒
–C/A代碼的J/S為24 dB(干擾是噪聲源)。
TTFF1應最小化,且不超過5分鐘,在上述條件下,成功概率至少為0.9。
TTFF2(直接P(Y)-代碼采集)
–初始三西格瑪位置不確定性不超過10 Km
–速度不確定性可忽略不計
–由于“硬件”初始化產(chǎn)生的一西格瑪時間不確定性不超過10μs
–載具加速度和沖擊可忽略不計
–NSU提供當前年鑒
–P代碼的J/S為30 dB。
在上述條件下(當GPS模塊已通過PTTI接口加載且UTC時間精度優(yōu)于10μs時),TTFF2不超過允許的最大4分鐘(成功概率至少為0,9)。
當GPS模塊不包含當前歷書數(shù)據(jù)或內(nèi)部時鐘不可用時,GPS模塊自動進入搜索天空(STS)模式。無論何時GPS模塊進入STS模式,NSU都會將上次存儲的當前位置輸入GPS模塊。STS的TTFF最小,且不超過20分鐘,在上述條件下,成功概率至少為0.9。
初始衛(wèi)星捕獲通過以下方法之一完成:
–正常啟動。當接收器內(nèi)存中有當前歷書數(shù)據(jù)且PVT估計中的初始不確定性使得衛(wèi)星捕獲過程必須首先進行C/A代碼捕獲和跟蹤,然后移交給P(Y)-代碼捕獲時,啟動該程序。當當前年歷可用時,PVT估算中的初始不確定性應為TTFF1的不確定性。
–冷啟動。當接收器的非易失性存儲器被清除時,應啟動它。應通過“搜索天空”技術(shù)獲取衛(wèi)星。衛(wèi)星采集應首先進行C/A代碼采集和跟蹤,然后移交給P(Y)-代碼信號。PVT估算中的初始不確定性應為搜索天空時的不確定性。
–熱啟動。只要接收器具有當前星歷或歷書數(shù)據(jù),且初始PVT估計值將啟用直接P(Y)代碼獲取,而無需首先獲取C/A代碼,則應啟動該程序。當前星歷和歷書數(shù)據(jù)應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可用,PVT估計的初始不確定性應為TTFF2的不確定性。
PBIT
設備接通后(即設備的主電源),進入正常運行模式前,NSU應自動執(zhí)行通電自檢測。該BIT應提供與分配給PBIT的時間兼容的設備可用性的最高可能測試。通電位時,設備不產(chǎn)生任何輸出,應設置狀態(tài)字中的忙bit。NSU PBIT應至少包括以下測試:
–CPU檢查
–RAM檢查(無損),包括閃存檢查
–關鍵內(nèi)存檢查(無損)
–程序存儲器檢查
–檢查外圍芯片
–NSU/AEU DL檢查
–輸入/輸出檢查,包括STANAG 3910和離散接口
–GPS模塊測試
–RF部分檢查
–蓄電池電壓檢查
–PPS-SM和AOC狀態(tài)檢查
–AEU狀態(tài)。
允許執(zhí)行PBIT的時間最多為12秒,包括AEU位時間。?
雷達高度計(1B-B-34-42-00-00A-043A-A第004版)
概述
集成在導航系統(tǒng)中的雷達高度計可提供當前飛越的任何類型地形的地面高度信息,最高可達5000英尺,測量精度為測量高度的2%或2英尺(以較大者為準)。
它包括:
–發(fā)射器/接收器
–發(fā)射機天線
–接收器天線

圖1.174-雷達高度表控制和顯示
通過AVS數(shù)據(jù)總線發(fā)送的高度信息顯示在HUD和MHDD/HDHUD格式上(參見圖1.174)。
雷達高度表凈空高度設置控制和顯示分別選擇和指示低高度基準。
另外,基于高度信息生成低高度音頻/視頻警告。
雷達高度表由PP4總線供電。
雷達高度表控制和指示器
雷達高度表凈空高度設置控制
可通過位于右防眩光板上的低HT旋轉(zhuǎn)控制裝置設置間隙高度。順時針旋轉(zhuǎn)會增加其值。間隙高度設置控件有兩個分辨率級別,如下所示:
–從0到300英尺:10英尺增量
–從300英尺到5000英尺:增量為50英尺
同樣,逆時針旋轉(zhuǎn)將減小相應臺階的間隙高度設置值。在NAV和A/A(A/A和A/S)POF期間,當飛機低于選定的凈空高度設置時,警告設施激活CAT 1音頻/視頻警告,包括閃爍的注意力吸引器和低空音頻語音消息。
此外,HUD和MHDD/HDHUD格式上通過圍繞其中心點旋轉(zhuǎn)的閃爍箭頭顯示上拉指示,以使其始終指向遠離地面及其下方的低高度標題。
一旦最佳高度大于凈空高度基準的3%,低高度警告將重置。低高度警告由NC處理。
注意
事項
當WOW在ON(接通)到OFF(斷開)之間切換且NAV(導航)或A/A POF(自動進近)接通時,低高度警告產(chǎn)生延遲15秒。
雷達高度表凈空高度設置顯示
與凈空高度設置控件相鄰的四位顯示器指示選定的凈空高度值。
雷達高度表傳輸控制開關
位于右控制臺系統(tǒng)連接桿上的兩位“RAD ALT/OFF”撥動開關控制雷達高度計傳輸。開關受到物理保護,以防止意外選擇斷開位置(飛行中缺少低空警告生成)。必須向上拉動開關軸才能選擇斷開。開關功能如下所示:
–RAD ALT(前進)。選擇后,雷達高度計發(fā)送
–關(后)。選擇后,雷達高度計不發(fā)射

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第1-369頁的表“RADALT操作模式”
注意
事項
●(*)在接地POF期間,雷達高度計發(fā)射,但不提供指示
●(**)傾斜/傾斜時通過數(shù)據(jù)總線>60°和/或空調(diào)姿態(tài)率超過±60°/秒超過2秒。
●(***)通過離散鏈路(discrete link)進行隱身。
●(****)通過MDEF,隨時抑制飛機的所有排放。
雷達高度計故障告警
注意
事項
低空視聽警告和起落架音頻警告丟失
在所有POF中,雷達高度計故障由閃爍的告警器、注意力、RAD ALT語音消息和RAD ALT DWP標題提供。
HUD導航格式
雷達高度表高度基準以HUD導航格式顯示(以10英尺為增量)。如果雷達高度計解鎖或在5000英尺以上飛行時,如果選擇了僅雷達高度計,則指示將被閃爍的氣壓數(shù)字替代。
MHDD/HDHUD格式
雷達高度表高度基準以MHDD/HDHUD格式顯示(以10英尺為增量)。如果雷達高度計解鎖或在5000英尺以上飛行時,如果選擇了僅雷達高度計,則指示將被閃爍的氣壓數(shù)字替代。
雷達高度計工作模式
雷達高度表有兩種主要工作模式:待機和發(fā)射。
待機模式
在地面,通電時,雷達高度表執(zhí)行啟動自檢測(SBIT),如果成功,則進入待機模式。
在待機模式下,雷達高度計發(fā)射被抑制:根據(jù)第1-369頁的表“雷達工作模式”,可自動或手動滿足此條件。
只要通電,SBIT就會執(zhí)行。此外,只要接收到傳輸命令(2秒),SBIT的子集就會自動執(zhí)行。如果SBIT不成功,則無法執(zhí)行從待機模式到傳輸模式的轉(zhuǎn)換。
傳輸模式
發(fā)射模式為雷達高度計正常工作模式;RAD ALT變速器控制開關必須設置為RAD ALT(RAD ALT變速器)位置。
傳輸模式由以下子模式組成:
–搜索
–軌道
–內(nèi)存
在搜索模式下,系統(tǒng)獲取初始鎖定,然后自動切換到跟蹤模式,從而提供高度基準。
在暫時失去鎖定的情況下,雷達高度表進入記憶模式,提供最長1秒的最后一次高度存儲值。如果鎖仍然丟失,系統(tǒng)將切換到搜索模式以重新獲取鎖。
為確保在所有飛行條件下正確運行,發(fā)射機功率隨感知高度變化(也用于隱身目的)。
CBIT/IBIT設施
該系統(tǒng)包括CBIT和IBIT設施。一旦SBIT成功完成,CBIT將自動啟動,并且不阻止雷達高度計的正常運行(前提是未檢測到故障)。
CBIT以固定速率執(zhí)行。
IBIT可由地勤人員通過MDP進行,最長持續(xù)10秒。
塔康(1B-B-34-52-00-00A-043A-A 002版)
簡介
戰(zhàn)術(shù)空中導航(TACAN)系統(tǒng)是一種無線電導航輔助設備。該設備由兩個天線、一個發(fā)射機/接收機單元和一個天線切換單元組成。通過手動數(shù)據(jù)輸入設備(MDEF)進行控制。
塔康設備提供傳統(tǒng)的空對地(AS)和空對空(AA)模式。使用AS接收模式,系統(tǒng)提供磁軸承;在AS或AA發(fā)送/接收模式,系統(tǒng)還提供以海里為單位的傾斜(slant)范圍。
天線切換單元自動選擇接收最強信號的天線。
功能
通電后,塔康系統(tǒng)默認為“開”。位于蓄電池橫桿(gangbar)內(nèi)的右側(cè)控制臺上的MIDS撥動開關有兩個位置。當選擇MIDS時,塔康在發(fā)送/接收模式下工作。選擇關閉時,塔康僅在接收模式下工作。
當選擇AS接收模式時,或通過MDE(XMIT子系統(tǒng)鍵)選擇TACAN靜默模式時,車載TACAN發(fā)射機被抑制。在這種情況下,塔康將只提供對地面信標的磁軸承,沒有傾斜范圍。
信標通過通信和音頻管理單元(CAMU)以莫爾斯電碼的音頻音調(diào)向機組的耳機確認其身份。使用位于左后控制臺上的旋轉(zhuǎn)控制裝置調(diào)整音頻音調(diào)的音量。

圖1.175-塔康顯示器(MHDD/PA格式)

圖1.176-右防眩光面板-專用讀出面板-塔康通道編號和類型
范圍(RNG)和方位(BRG)信息以數(shù)字方式顯示在MHDD/PA格式的方框中。選擇MHDD/HSI格式的NAV/TAC軟鍵至TAC,仍將顯示范圍和方位信息,以及TACAN通道號、類型和模式,以替代導航航路點數(shù)據(jù),參見圖1.175。塔康通道、方位和范圍數(shù)據(jù)的讀數(shù)也可顯示在抬頭顯示器(HUD)上。塔康通道編號和類型也顯示在位于右側(cè)遮光板上的專用讀取面板(DRP)上,參見圖1.176。
塔康系統(tǒng)通過PBIT進行測試,經(jīng)過3分鐘的預熱后即可完全運行。CBIT正是在這個階段啟動的。CBIT檢測到的系統(tǒng)故障由專用警告面板(DWP)上的“TACAN”指示和語音消息“TACAN”顯示。如果TACAN功能失?。ɑ虿淮嬖冢瑒tTACAN的修改鍵不亮。
塔康有以下三種操作模式:
空對地接收模式
在此模式下,系統(tǒng)僅使用所選塔康地面信標發(fā)送的信號計算該信標的磁軸承。
空對地發(fā)射/接收模式
在此模式下,系統(tǒng)將詢問脈沖對發(fā)送到選定的塔康地面信標,以確定以海里為單位的傾斜范圍。
空對空發(fā)射/接收模式
在此模式下,系統(tǒng)將詢問脈沖對傳輸至選定的AA塔康飛機,如油輪和合作戰(zhàn)斗機,以確定以海里為單位的傾斜范圍。
操作

圖1.177-塔康顯示器-左防眩光板(WOW)
此操作模式和通道選擇通過導航輔助系統(tǒng)軟鍵、修改鍵和左側(cè)眩光屏上的MDEF進行。按TAC ON moding鍵將系統(tǒng)設置為TAC SBY,再次按moding鍵將系統(tǒng)返回TAC ON。選擇TAC AA將導致取消選擇TAC AS,反之亦然。意外選擇任何盒裝的修改鍵都不會對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選擇TAC AA和TAC作為修改鍵不會影響TXRX修改鍵,參見圖1.177。按下TXRX moding(TXRX修改)鍵可在接收模式和發(fā)送模式之間切換。默認選擇如圖1.177所示。
注意
事項
如果塔康處于隱形控制下,則moding鍵的上部TXRX圖例不亮,因為此選項不可用。
編輯塔康頻道-輸入新頻道

圖1.178-編輯塔康頻道-輸入新頻道
要更新當前(CRNT)TACAN信道號,飛行員可以在ROL 3中重新輸入上一個(上一個)TACAN信道號。飛行員還可以通過選擇數(shù)據(jù)輸入鍵盤(DEK)上的Y鍵將ROL 3中的塔康類型從X更改為Y,該操作將使DEK顯示X,參見圖1.178。
定義第一個字符時,上一個圖例將變?yōu)樾伦址?,第二個和第三個字符將自動恢復為短劃線,以便接收剩余塔康數(shù)據(jù)。在DEK上選擇ENT鍵時,ROL將立即變?yōu)榭瞻?,然后將新通道號顯示為CRNT,將以前的CRNT通道號顯示為PREV。
要編輯TACAN通道-選擇/清除上一個

圖1.179-編輯塔康通道-選擇/清除上一個
導航POF默認選擇TAC數(shù)據(jù)修改鍵;可以在任何其他POF中手動選擇TAC數(shù)據(jù)。ROL將重新配置以顯示當前(CRNT)和上一個(PREV)TACAN通道號。如果沒有上一個通道號,ROL 3將顯示NEW---X,參見圖1.179。
要選擇上一個通道號,請選擇DEK上的ENT鍵。上一個信道號發(fā)送到系統(tǒng),用作CRNT信道號,并切換ROL 2和ROL 3中的信息。
要清除上一通道號,請選擇DEK上的CLR鍵;在ROL 3中,通道編號將設置為破折號,且上一個圖例將更改為新圖例;通道類型默認為X。CRNT通道號不會更改。
導航系統(tǒng)(1B-B-34-10-00-00A-111B-A第003版)
簡介
















圖1.180至圖1.195中顯示了與導航系統(tǒng)相關的典型多功能低頭顯示器(MHDD)。
通信系統(tǒng)
通訊器材(1B-B-23-00-00-00A-043A-A第003版)
該通信系統(tǒng)提供清晰、安全的空對空和空對地通信以及音頻管理。該系統(tǒng)由兩個相同且獨立的V/UHF收發(fā)器、一個較低的V/UHF天線、一個翼梢組合天線、通信和音頻管理單元(CAMU)、多功能信息分發(fā)系統(tǒng)(MIDS)及其相關控制和指示燈組成。
V/UHF收發(fā)器以清晰/安全和固定頻率/ECCM模式的所有不同組合提供無線信號的傳輸和接收。支持的模式有HaveQuick I/II和SATURN。
通信和音頻管理單元控制和管理飛機通信和音頻警報生成。
鰭(ps:指垂直尾翼)尖組合天線安裝在鰭的頂部,并連接到收發(fā)器1。該天線發(fā)射/接收UHF或VHF頻率和D波段頻率。
下部V/UHF天線安裝在機身中部下部,就在左側(cè)進氣口下方,并連接到收發(fā)器2。該天線僅發(fā)射/接收VHF或UHF頻率。
V/UHF無線電(1B-B-23-21-00-00A-043A-A第003版)
兩個相同且獨立的V/UHF收發(fā)器以清晰/安全和固定頻率/ECCM模式的所有不同組合提供無線電信號的傳輸和接收,在以下頻段和調(diào)制下運行:
在無ECCM模式下:

在ECCM模式下:

每個收發(fā)器有24個預設通道和1個手動通道,并包含一個獨立的防護接收器。根據(jù)導頻選擇,將保護接收機調(diào)諧到121.5 MHz或243.0 MHz的頻率,并且與收發(fā)器工作的頻帶無關。
每個收發(fā)器連接到不同的天線,收發(fā)器1連接到鰭尖組合天線,收發(fā)器2連接到低V/UHF天線。
兩個收發(fā)器都作為遠程終端連接到航空電子數(shù)據(jù)總線。操作座椅彈射器控制裝置時,“crypto erase”信號連接到每個收發(fā)器。
從基本直流母線PP7向收發(fā)器1供電,從非基本直流母線PP2向收發(fā)器2供電。對于固定頻率和HQ模式,發(fā)射機功率輸出水平為20 W(正常功率),對于土星(SATURN)模式為30 W。收發(fā)器具有用于設備監(jiān)控的BIT程序。
通信和音頻管理單元(1B-B-23-51-00-00A-043A-A第004版)
通信和音頻管理單元(CAMU)控制和管理飛機通信系統(tǒng)。CAMU具有以下功能:
–音頻路線、混音、匹配、放大和調(diào)節(jié)
–兩個V/UHF收發(fā)器、分配單元(DU)和塔康/MIDS(以安裝的為準)的音頻接口
–與兩個V/UHF收發(fā)器、視頻語音記錄器(VVR)和接口處理器單元(IPU)的音頻接口
–與Telebrief接地鏈路之間的音頻接口
–兩名飛行員以及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之間的通信
–生成和控制語音信息警告、注意事項和音調(diào)
–通信系統(tǒng)管理和遠程處理
CAMU由相互連接的功能模塊組成。功能模塊包括:一個可編程處理器模塊、兩個音頻通信模塊、兩個警告生成器模塊、一個音頻濾波和切換模塊以及一個外部數(shù)據(jù)總線終端模塊。
可編程處理器模塊啟用其余功能模塊。
音頻通信模塊與音頻過濾和切換模塊一起對通信進行路線、混音、匹配、放大和調(diào)節(jié)。每個音頻通信模塊包括:
–兩個冗余和可選的揚聲器板,每個板都有一個普通揚聲器和一個備用揚聲器
–每個音頻信號的預設默認音量
–默認PTT(僅無線電1)。
警告生成器模塊生成警報、語音警告消息和鈴聲。Get-U-Home(GUH)離散警告的生成在兩個警告生成器模塊上重復。
飛行員的CAMU音頻輸出通過機組服務包LRIs傳輸至耳機。
CAMU功能的先導動作包括:
–PTT操作
–語音警告信息暫停(語音關閉)
–音頻放大器選擇
–無線電1、2、塔康、MLS、MIDS語音頻道A/B、導彈音調(diào)、Telebrief和對講機的音頻音量選擇。
–默認音量選擇。
通信(1B-B-23-00-00-00A-111B-A第002版)
介紹

通信設備(RAD1和RAD2)數(shù)據(jù)可顯示在多功能抬頭顯示器(MHDD)無線電格式頁上,參見圖1.196。
MHDD可以顯示RAD1或RAD2的狀態(tài),但在任何時候都只能顯示通道列表的一半,要求飛行員使用page UP(向上翻頁)或page DOWN(向下翻頁)軟鍵或通過在page UP(向上翻頁)/page DOWN(向下翻頁)符號上放置X-Y插入來選擇所需的頁面。
RAD1和RAD2可通過使用MHDD上的相應軟鍵或通過將X-Y插件定位在RAD選擇圖標上來選擇。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
–通信設備第1-396頁。
–通信設備第1-399頁。
通訊器材(1B-B-23-00-00-00A-111A-A第004版)
概述

A 工作模式
B 啟用保護模式和發(fā)送/接收
C 所選頻道顯示
D 與所選通道相關的頻率
、7 類似于無線電2的ITEM4至6、8 數(shù)據(jù)輸入鍵盤、9 顯示欄
圖1.197-通信設備-控制和指示(第1頁,共2頁)

圖1.197-通信設備-控制和指示(第2頁,共2頁)
通信設備由抬頭面板(HUP)、左防眩光面板、左后控制臺、右后控制臺(蓄電池連接桿)和油門上的控制裝置操作(見圖1.197)。

A 工作模式
B 啟用保護模式發(fā)送/接收
C 所選頻道顯示
D 與所選通道相關的頻率
、7 類似于無線電2的ITEM4至6、8 數(shù)據(jù)輸入鍵盤、9 顯示欄
圖1.198-通信設備-后駕駛艙-控制和指示(第1頁,共2頁)

圖1.198-通信設備-后駕駛艙-控制和指示(第2頁,共2頁)
后駕駛艙復制通信控制和指示(見圖1.198),但默認音量選擇器開關、無線電1和無線電2發(fā)射開關、語音警告控制開關和MIDS控制開關除外。
抬頭面板控件
HUP包含無線電1和無線電2音量控制、無線電1和無線電2頻道選擇器旋鈕以及無線電1和無線電2讀數(shù)顯示。
無線電1和無線電2音量控制
無線電1和無線電2音量控制為圓形旋轉(zhuǎn)控制。順時針旋轉(zhuǎn)可增加飛行員耳機中相應收音機的音量。逆時針旋轉(zhuǎn)可降低音頻音量。
無線電1和無線電2頻道選擇器旋鈕
每個無線電頻道選擇器旋鈕都是同心安裝的,其各自的無線電音量控制裝置位于一個單獨的控制裝置中,但獨立運行。無線電頻道選擇器旋鈕直徑較小,伸出無線電音量控制。無線電頻道選擇器旋鈕有兩個位置:輸入和輸出。
在“In”位置,旋轉(zhuǎn)旋鈕可選擇多個離散位置。順時針旋轉(zhuǎn)旋鈕,以1為單位將選定的無線電頻道數(shù)從1增加到25(1到24為預設頻道,25為手動頻道)。如果設置了通道25,則進一步順時針旋轉(zhuǎn)將選擇1、2、3等。逆時針旋轉(zhuǎn)旋鈕,以1的步數(shù)減少所選通道。
當拉到“out”(退出)位置時,旋鈕選擇243.0 MHz的緊急頻率進行傳輸和接收。
無線電1和無線電2讀數(shù)顯示
在其相應的收音機音量控制和頻道選擇器旋鈕附近,收音機讀出顯示屏顯示以下參數(shù):
A、 操作模式:
“CLR”表示清除模式,“SECR”表示安全模式。
B、 讀數(shù)顯示:
“GU”表示UHF防護接收器選擇
“GV”表示VHF防護接收器選擇
“U”表示通過收發(fā)器接收或傳輸,選擇“UHF防護接收器”選擇
“V”表示通過收發(fā)器接收或傳輸選擇
“VHF防護接收器”選擇
“? ”為無防護接收器,或選擇緊急通道,并且沒有接收或傳輸
“-”,以便通過收發(fā)器接收,而沒有選擇任何防護接收器。
在接收或傳輸信號結(jié)束后,符號“-”、“U”和“-V”保持顯示3秒鐘。
C、 所選頻道編號:
“1至24”為預設頻道
“M”為手動頻道
“G”為防護緊急選擇
D、 與所選當前頻道相關的頻率或ECCM網(wǎng)絡(預設、手動或緊急):
###.### 對于固定頻率
HQ1####對于HaveQuick I網(wǎng)絡
HQ2####對于HaveQuick II網(wǎng)絡
SAT####A代表土星A網(wǎng)
SAT####B代表土星B網(wǎng)?
注意
事項
#數(shù)字表示頻率或網(wǎng)絡。
左防眩光面板控制
手動數(shù)據(jù)輸入設備(MDEF)位于左防眩光面板上,包含無線電1和無線電2子系統(tǒng)鍵以及相關的修改鍵。與收音機1和收音機2子系統(tǒng)相關的數(shù)據(jù)能夠顯示在顯示器上,并通過數(shù)據(jù)輸入鍵盤輸入/編輯。
無線電1和無線電2子系統(tǒng)鍵
無線電1和無線電2子系統(tǒng)的操作相同,可使用RAD1或RAD2子系統(tǒng)鍵(SSK)選擇/取消選擇。
關聯(lián)的修改鍵
選擇適用的SSK(RAD 1或RAD 2顯示為方框)后,以下模式/數(shù)據(jù)輸入選項可在修改鍵(MK)上使用:
NRW/BRD? ? ? ? ??控制選定頻率周圍寬頻帶或窄頻帶的接收(僅在清除模式下)。
MAN/PSET? ? ? ? ??允許飛行員為手動和預設頻道定義工作頻率。此外,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輸入鍵盤操作選擇Havequick和Saturn模式及其相關的網(wǎng)絡標識符來代替標準頻率。它還允許在清除和安全之間預選無線電傳輸。
SQ ON/OFF????????取消選擇自動靜噪功能,以幫助在增加背景噪音的情況下聽到微弱信號(僅在清除模式下)。
GRDU/GRDV????????選擇UHF或VHF保護頻率的保護接收機,或選擇關閉接收機。
NORM/LOW????????在正常和低發(fā)射機功率輸出之間進行選擇,以降低發(fā)射功率并增強隱身特性。
HAIL ON/OFF????????允許飛行員選擇土星冰雹(Hail)設施,通過該設施,呼叫者可以吸引飛行員注意,需要以預定義的頻率進行通信。
TX TIME????????允許飛行員將其時間(一天中的時間,TOD)傳輸?shù)浇邮掌脚_。收音機1和收音機2可能使用不同的時間。選擇此功能時,RX TIME(接收時間)功能將被占用,并且在5秒鐘內(nèi)不可用。
RX TIME????????允許飛行員從另一個平臺接收操作時間。選擇此功能后,TX TIME(發(fā)送時間)功能將被占用,并且在5秒鐘內(nèi)不可用。
被框住的修改鍵對應于在無線頻道選擇器上選擇的當前頻道。要更改此設置,請按相應的修改鍵(適用的標題將顯示為方框)。
左后控制臺控制
左后控制臺包含復制PTT開關、塔康/MLS音量控制、對講機音量控制、放大器選擇開關、默認音量選擇開關、導彈音頻/Telebrief音量控制和MIDS A/B音量控制。
重復PTT開關
重復PTT開關有3個位置、2個瞬時位置和一個中心偏壓位置。開關標記為RAD 1-BOTH-RAD 2。這3個位置是:
BOTH????? ? 無線電1或無線電2上無傳輸器。按下后,只要開關保持在此位置,通過無線電1和無線電2的傳輸器將同時啟用。
RAD1????????保持時,通過無線電1進行傳輸。
RAD2????????保持時,通過無線電2進行傳輸。
注意
事項
當默認音量選擇器開關處于DFLT VOL(DFLT音量)位置時,傳輸僅限于無線電1。
塔康/MLS音量控制
這些控件是同軸的,中央(頂部)控件用于塔康,外部(底部)控件用于MLS。順時針旋轉(zhuǎn)會增加音頻音量,逆時針旋轉(zhuǎn)會降低音頻音量。
對講機音量控制
對講機音量控制是一個標有I/C的旋轉(zhuǎn)控制。順時針旋轉(zhuǎn)此控制可增加對講機音量,逆時針旋轉(zhuǎn)可降低此音量。
放大器選擇器開關
放大器選擇器開關是一個兩位撥動開關,在前后駕駛艙中標記為NORM和REV。
前駕駛艙放大器選擇開關
NORM音頻放大器的選擇由CAMU自動進行,具體取決于音頻放大器的狀態(tài):
–為了獲得良好的狀態(tài),CAMU會自動選擇音頻模塊1的正常放大器。前駕駛艙選定的音頻信號連接到前駕駛艙耳機。音頻信號級別由前駕駛艙音頻控制裝置控制。
–對于故障狀態(tài),CAMU會自動選擇音頻模塊2的備用放大器。前駕駛艙音頻信號的級別由后駕駛艙音頻控制裝置控制。
REV????????此位置覆蓋CAMU的自動放大器選擇。
后駕駛艙放大器選擇開關
NORM音頻放大器的選擇由CAMU自動進行,具體取決于音頻放大器的狀態(tài):
–為了獲得良好的狀態(tài),CAMU會自動選擇音頻模塊2的普通放大器。后駕駛艙選擇的音頻信號連接到后駕駛艙耳機。音頻信號級別由后駕駛艙音頻控制裝置控制。
–對于故障狀態(tài),CAMU自動選擇音頻模塊1的修正放大器。后駕駛艙音頻信號的電平由前駕駛艙音頻控制裝置控制。
REV????????此位置覆蓋CAMU的自動放大器選擇。
默認音量選擇器開關
默認音量選擇器開關(僅位于前駕駛艙)是一個兩位開關,標記為NORM VOL和DFLT VOL。
正常電壓每個音頻信號的音量,前座艙和后座艙,由CAMU的輸入控制。
DFLT Volt前后駕駛艙的每個音頻信號的音量是CAMU中預設的默認音量。此外,選擇默認的PTT可將傳輸限制為僅在前駕駛艙中傳輸至無線電1,僅在后駕駛艙中傳輸至無線電2。至CAMU的各個音量控制輸入無效。
為防止意外選擇,在將開關置于DFLT VOL位置之前,必須拉動開關。
導彈音頻/電傳音量控制
導彈音頻/電傳音量控制是一種旋轉(zhuǎn)控制,標記為MSSL和TB。
在地面上,順時針旋轉(zhuǎn)會增加Telebrief音量,逆時針旋轉(zhuǎn)會降低音量。按下控制按鈕,只要控制按鈕保持在此位置,就可以通過Telebrief鏈接進行傳輸??丶蛏喜课恢谩?/p>
在飛行中,順時針旋轉(zhuǎn)會增加導彈音頻音量,逆時針旋轉(zhuǎn)會降低該音量。
右后控制臺控制
無線電1和無線電2發(fā)送開關以及語音警告控制開關包含在右后控制臺上,蓄電池連接桿內(nèi)。
無線電1和無線電2傳輸開關
無線電1和無線電2傳輸開關為兩個位置,切換開關,標記為RAD1(或RAD2)和OFF。當置于RAD1(或RAD2)位置時,可通過相應的收發(fā)器進行傳輸。當置于OFF時,通過其相應收發(fā)器的傳輸被禁用,接收工作。
語音報警控制開關
語音警告控制開關是一個兩位撥動開關,標記為voice(語音)和OFF(關閉)。當設置為語音時,可從CAMU聽到語音警告信息。當置于OFF位置時,飛行員聽不到警告信息(災難性警告除外)。為防止開關意外操作,飛行員必須在將開關置于斷開位置之前拉動開關。
到此為止為401頁

歡迎各位蒞臨本群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