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資治通鑒》:鑒古方能知今
3月19日,一段疑似上市公司僑銀股份的短視頻流出,視頻中,一名管理人員模樣的黑衣男子正對多名工作人員大發(fā)雷霆,呵斥道:“你再給我頂一句,我立馬讓你走”“罰500”“罰1000,罰單開起來我簽字,造反那?”“你現(xiàn)在走”“工資扣完”。
3月20日,據(jù)財聯(lián)社消息,該黑衣男子為項目子公司管理人員,對個別員工工作態(tài)度不滿意,導致在項目服務質量會議上產(chǎn)生語言爭執(zhí),僑銀股份目前已將此管理人員調(diào)整為一線環(huán)衛(wèi)工人。

看到這里,我聯(lián)想到《資治通鑒》中的一個故事。魏國公子外出,路遇國師田子方,急忙下車行禮。田子方卻只是輕輕點頭,并不還禮,魏公子火冒三丈,責問田子方:“是貧賤值得驕傲呢?還是富貴值得驕傲?”田子方回答:“當然是貧賤的人可以驕傲,國君驕傲就會失去他的國家,身居高位的大臣狂傲就會失去他的家族。貧賤的人一言不合提鞋就走了,到哪不能討生活呢?!蔽汗踊腥淮笪?,立即向田子方謝罪,而后在田子方的教導下,逐漸成長為一名知書達禮、頗有才干的政壇新人,最后繼任魏國國君之位,史稱魏武侯。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越到高的位置,越應謙虛謹慎,如果沒有足夠的德行去適應崗位的需求,一定會出現(xiàn)禍端。如果這名管理人員讀過這個故事,就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叵肴ツ暌咔榉饪仄陂g,全國各地多少媒體報道過核酸檢測、街道辦、封控工作人員態(tài)度蠻橫、粗暴無禮的問題。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充分反映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忙于工作生活,而疏于閱讀、不善于從書本中吸取知識和智慧。
什么樣的書能真正地給人啟發(fā)、贈人智慧呢,其中必數(shù)國學經(jīng)典。如《論語》,就向我們闡述了如何做一個“君子”,以及為什么要做“君子”;如《周易》,就蘊含著“一切事物都是無時不刻處在運動和變化中的”的基本道理;如四大名著,就在一個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中,描述著社會現(xiàn)象,揭示著人世道理。
前文提到的《資治通鑒》,更是通過史實故事,展現(xiàn)了中國16個朝代、1362年間的歷史中記載著活生生的人和事,其中自然包含著為人處世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