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厭倦一個女人從身體開始,女人厭倦一個男人從這3方面……
相愛容易,久處卻很難。
一段關系的開始,是熱烈而富有激情的。兩個人走得越近,感覺就越趨于平淡。
這是常態(tài)。
漫長的歲月里,要讓感情始終保持沸騰,很不容易。要厭倦一個人,卻容易的多。
男人的厭倦,往往從身體開始。女人的厭倦,則大多從這三方面。


態(tài)度冷淡了
漠然了
《幸福的婚姻》中寫道:
“在各種生活小事上靠近配偶,是浪漫持續(xù)存在的關鍵。”
矛盾和爭吵,也是相互靠近的一部分。
很多人會以為,有矛盾的關系,是不和諧不相愛的,其實不然。
尤其在女人身上,這條很難成立。女人厭倦的體現(xiàn),往往是不吵不鬧。
態(tài)度冷淡了,對你漠然了,才以至于不去表達需求,不想得到理解。
好像《如懿傳》中的如懿,心系于皇帝的時候,每有矛盾,都必定據(jù)理力爭。此時,她仍然相信,皇帝是最懂自己的人,誤會始終會解開。
直到一次又一次信任的崩塌,從不解、委屈、憤怒,最終冷淡下來。
不管皇帝如何誤會,她不再有一句辯解。在皇帝的一巴掌下,斷發(fā)為祭,要與皇帝劃清界限。
她當然還愛皇帝,但愛的是過去那個,而非眼前這個。
于是,盡管最后皇帝心有悔意,要與她和解,她依然冷眼相對,甚至不愿意再與其相見。
女人一旦厭倦了,便再沒有什么愛不愛的念頭了,心如止水。
她只會希望,各自相安無事便好,其他都無所謂了。


遇事大方了
懂事了
有個朋友說,她一直都在婚姻里,不咸不淡地活著。
在家里的生活,形容起來不是自在,更不可能有溫馨,而是四個字:毫無生機。
和丈夫的關系,外人看來和諧穩(wěn)定,好像很互補,很貼合。但其實,兩人在家除了簡單的對話,“吃飯了”、“上班了”、“交水電費”,便再無其他。
沒有分享,沒有擁抱,也沒有多少笑容。她盡力做好一個妻子的義務,丈夫也一樣,在維持他的形象。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的受不了的。但現(xiàn)在,與其說適應了習慣了,但不如說享受了。
過去男人喝酒喝多了,她愛管,嘮嘮叨叨地一邊罵一邊收拾照顧。
出差久了,也惦記。既有想念,也有緊張。話里話外叮囑幾句,別干對不起她的事。
為家婆鬧不愉快的事,那就太多了。這種時候,就特別后悔當初沒有擦亮眼,找了個“媽寶”。
現(xiàn)在是不同了,男人愛喝多少喝多少,不想管更懶得管了,身體自己不要她操心個什么勁;出差走多久也不過問,自己在家還輕松自在得多;男人要怎么哄他媽就哄去吧,只要不涉及到她,直接無視。
所以你看,一個女人厭倦了,通常在男人看來,都更“懂事了”。
是大方了,懂事了。女人對不上心,不相干的人,從來都是很體貼的。


性格獨立了
心狠了
梁文道說:
“一個女人要有自己把日子過好的能力,要有被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女人不是不懂,而是在心系在男人身上時,會不自然忽略了。
當她厭倦了,性格上也就更獨立了。或許這在男人看來,是心狠了。
小區(qū)里有對夫妻,這幾年已經(jīng)不大見得著妻子了,聽一些鄰居說,兩人離婚了。女方什么也沒要,就這么走了。
我對這位妻子的好感,其實挺深的。
印象中,婚后她為了更好照顧男人的母親(中風過一次),辭職在家。
飯菜做得很可口,每次下班經(jīng)過樓道,都能聞到香味。熱心腸,有時候做了甜點,還會特意分給鄰居們吃。有孝心,經(jīng)常早晚推婆婆出門散步曬太陽。
饒是這般賢惠的女人,也會變心。厭倦的緣由,要從男人嗜賭開始。

那陣子男人應該是被單位辭退了,待在家里休整了幾個月,工作也沒重新落實。不知道誰帶的,迷上了賭。
早出晚歸,比上班的人還更忙。贏了就留一點給她當生活費,輸了又從她那偷錢走。
吵也吵過了,勸也勸過了,沒用。就這樣過了半年,她自己重新工作了。
工作越換越遠,直到離開了這座城市。但就是這樣,她婆婆還是夸她好,說偶爾還會給她賬號里打錢買藥吃。
男人卻不覺得好,只到處宣揚,妻子心狠,貧賤夫妻百事哀。
不再留戀和依賴,都是因為厭倦了。說心狠,倒不如說清醒了。性格再軟的人,也立起來了。
胡秉言有一首五絕:
“一葉一追尋,恒心寵愛深。相偎知冷熱,陪伴共惜真?!?/p>
愛很珍貴,若一再付出時,無人珍惜,便會被收回。
一個女人在厭倦前,其實有過很多掙扎和妥協(xié)。真正死心的那刻,都是深思熟慮的,再想挽回,幾乎是沒有機會的。
不要去奢望會有人一直無條件愛你,那是電影,絕非現(xiàn)實!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