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動畫立案制作!但“封神宇宙”的打造,還得靠光線影業(yè)

2015年,一部名為《大圣歸來》的國產(chǎn)動畫用近10億票房向國人展示了國漫擁有的強悍力量。
2019年,我們又再度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憑借50億票房穩(wěn)坐到了國內(nèi)影史票房榜單的第二席位,成功掀起了全民追看動畫的熱潮。

兩部作品時隔4年上映,也先后憑借自身出類拔萃的品質(zhì)向外界確證了一個事情:動畫片并不只適合小孩子觀看。
再鑒于經(jīng)由美國漫威掀起的IP宇宙熱潮,那自這兩部改編于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動畫一炮而紅之后,關于“封神宇宙”的期盼聲浪也就越發(fā)高企了。
這不,就在2020年5月下旬,國產(chǎn)動畫領域又出現(xiàn)了一部以封神故事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而這一次制作人聚焦在二郎神身上,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極具自傳色彩的《楊戩》---
01.《楊戩》動畫立案成功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是最近于國內(nèi)二次元圈流傳的立案通告信息,而其上撰寫的當屬《楊戩》的相關內(nèi)容。比方說備案單位為北京中鼎華娛和華瑞鑫藝,而劇情梗概則圍繞著楊戩母親因觸犯天庭法規(guī)(擅自和凡人生下孩子)被鎮(zhèn)壓在大山之下,隨后楊戩歷經(jīng)萬難將其拯救的故事。
有對封建禮俗的反抗,也有波瀾起伏的冒險和成長,再加上《楊戩》動畫的總制片人當屬曾經(jīng)參與過《大圣歸來》制作的胡明一(也曾參與過《七劍》《秋霜》等知名影視作品的制作),這似乎都在確證這部國產(chǎn)動畫的可期價值......吧?

嘿,在下判斷之前不妨聽聽我的另一番說法,或許你對《楊戩》就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02.我并不看好《楊戩》的人氣與成功
首先我不否認《楊戩》劇情的真實性,也認可這樣的故事設定確實是具有看頭的。但是,如果你也是一位閱片無數(shù)的動漫迷,那想來也一定能在梗概的字里行間中品出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這與90年代中期經(jīng)由美影廠出品的,也被無數(shù)動漫迷稱之為國漫在千禧年前最后輝煌的《寶蓮燈》如出一轍(后者描繪沉香母親因不顧天規(guī),私自與凡間男子相愛并被壓到在巨山之下,于是沉香開啟了一段漫長的救母之旅)---

這算抄襲還是借鑒呢?
而對于這樣一段早已在動漫迷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印記的經(jīng)典劇情來說,又會有多少觀眾在觀看《楊戩》時深表出戲呢?
不過更耐人尋味的是,《寶蓮燈》中的沉香反抗的恰恰就是那位高權重的二郎神楊戩,而此時此刻的最新作,我們卻看到時間線稍微往前推移的關于楊戩救母的經(jīng)歷。
諷刺嗎?
曾經(jīng)飽嘗過因封建法規(guī)而令自己人生走向凄慘的楊戩,居然在后來成為了封建法規(guī)的捍衛(wèi)者,并予以新生代的沉香一模一樣的災難承受---

當然,目前真不好說這是制作人們的打臉,還是他們能有更為高級的劇情考量:規(guī)訓。
屠龍勇士變惡龍的故事相信各位也都清楚了,而這也就是在規(guī)訓的作用下所導致的,它形容了當一個人在某種體制下生活久了,那當初的那種反叛也會逐漸的變成維護,乃至用一模一樣的手法來傷害后來者。
這種劇情創(chuàng)作手法絕對是極具耐人尋味之感的,也是所謂的內(nèi)涵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而具體到影史里頭,我們也同樣能夠看到諸如《肖申克的救贖》等經(jīng)典佳作對這個理念的描繪。
也就是說,如果《楊戩》制作人能夠調(diào)和上述“涉嫌抄襲”和“涉嫌打臉”的窘態(tài),那相信這部國產(chǎn)動畫方才可能具備成為佳作的潛質(zhì),否則一切都只能黃婆賣瓜而已---

再來就是這部新立案的《楊戩》,較真來說它并非正統(tǒng)封神宇宙的繼承品,它與光線影業(yè)及其旗下所投資孵化的動畫制作公司均無利益關系(后者正正就是《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名噪一時的國產(chǎn)動畫的締造者)。
當然,對于一個改編自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動畫來說,其中的劇情和人設也早已進入了版權開源領域,任何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都能夠輕而易舉的拿來使用。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楊戩》早不立案遲不立案,非要在《哪吒》打破所有國人對二次元的想象以及原本作為春節(jié)檔的《姜子牙》同樣遭受萬人空巷待遇(預售票房就有幾千萬了)的基礎上通告的。
故此也就難逃“蹭熱度”的嫌疑了---

03.似乎誰都想蹭蹭封神IP的熱度
如果你們一直都有留意國漫資訊,那想來也會清楚去年年末曾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漫蹭熱度案事件”。
同樣是一部以二郎神為主角的作品,不過名字改為了《二郎神之深海蛟龍》,當然這還不算什么(畢竟題材都開源了嘛),真正讓人憤怒的還得屬制作組在第一版宣傳海報的案頭上標注了這句話:“《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團隊全新打造”---


于是乎,在一夜之間所有國漫喜好者都誤認為新作當屬光線影業(yè)的下一部封神宇宙系列,并對這部作品報以了強烈的期盼度。
當然,后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二郎神之深海蛟龍》不僅未能如愿完成萬眾期待的關注度獲取,相反還因為光線影業(yè)聯(lián)合旗下一眾知名動畫制作公司發(fā)布的一則“澄清通告”,被推到了輿論譴責的風口浪尖之上,讓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喊出:“別被《二郎神》海報騙了,純屬蹭《哪吒》熱度”的說辭---


好了,事情回到《楊戩》,相信此時此刻的你們也應該有不太一樣的感悟了。
歸結來說,這是一部在劇情設定維度存在抄襲《寶蓮燈》嫌疑,以及在作品選題和制作人的頭銜通告上也涉嫌踩中了《二郎神之深海蛟龍》輿論討伐老路的創(chuàng)作。
所以在我看來,這部剛立案不久的國產(chǎn)動畫,可能真未必能如制作人們期盼那般能夠攫取到盆滿缽滿的票房呢。當然,成敗與否,我們還得等到2021年才能見分曉。
04.一些感想
最后我來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蛟S《二郎神之深海蛟龍》和最近立案的《楊戩》這兩部國產(chǎn)動畫都有著遭遇票房滑鐵盧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對于深愛國產(chǎn)動畫的粉絲們來說,這其實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認知占據(jù)”這四個字---

正如前文所說,自《大圣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以來,關于打造中國式漫威宇宙的呼聲就從未間斷過,并且還在《姜子牙》的上映前夕被助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種強烈期盼是一定或缺不了“愛國情懷”的作祟影響的,畢竟無人不知即便票房突破50億大關的《哪吒》,其在藝術和成品質(zhì)量上也依舊與迪士尼和皮克斯等歐美大廠存在著至少10年的差距。
但即便如此,我相信也沒有人不會不去期待國產(chǎn)動畫的崛起和發(fā)展,沒有人不會不去期盼大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綻放熠熠光芒---

但是,對于呼聲強烈的封神宇宙的打造,制作人們也不得不面臨一個嚴峻的事情,而這也是我前文說到的“版權開源”現(xiàn)象---作為改編自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作品,沒有人能像漫威那般,在法律上對封神宇宙享有專屬擁有權!
怎么辦?
在過去這個問題確實沒少困擾著我,但時間踏入2020年且讓我看到動漫迷對于《二郎神之深海蛟龍》以及《楊戩》面臨的輿論譴責之后,我似乎又對所謂的“專享封神宇宙”存在了不一樣的看法---或許光線影業(yè)這會真能夠“彎道超車”了。

是的,神話小說中的封神角色經(jīng)歷和人設特征確實不能一家壟斷,但光線影業(yè)卻可以在用戶認知維度予以粉絲們強硬的占據(jù)。
這個事情就正如手機行業(yè)的蘋果,自2007用IPHONE開啟智能手機時代之后,10多年過去了,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競相模仿蘋果工業(yè)設計乃至UI設計的產(chǎn)品,但自始至終蘋果都是智能手機的代名詞。
就正如那句廣告語一般: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毫無疑問,曾相繼投資孵化過《大圣歸來》《大護法》《大魚海棠》《哪吒》等佳作,并即將給我們帶來《姜子牙》《大圣鬧天宮》《深?!返瘸痪€期待作品的光線影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其實和蘋果公司并無本質(zhì)上的差別。
所以,與其期待別人家的《楊戩》,還不如期待光線影業(yè)家出品的“正統(tǒng)封神宇宙續(xù)作”的產(chǎn)出吧。
我知道,國漫崛起,也只能靠光線影業(yè)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