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北澤特有海怪:抹臭鯨
抹臭鯨,又名田蘇豪爾鯨,是下北澤地區(qū)特有的海怪。抹臭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恒溫,體溫約29.6攝氏度,科、屬不明,但是推測屬于抹香鯨科。該物種現(xiàn)在幾乎只生活于下北澤地區(qū),僅發(fā)現(xiàn)1919個個體。但是在公元1145年前,這個物種分布于除熱帶淡水河口外幾乎所有地區(qū),野生數(shù)量在810萬頭左右。 抹臭鯨成年個體,雄性平均體長24米,平均體重114噸,雌性平均體長19.19米,平均體重81.0噸。出生時體長2.74米,體重1.14噸。 抹臭鯨每年11月4日左右開始交配,孕期平均8個月零10天,一次一胎,哺乳期平均514天,隨后斷奶,以臭雪魚、大王雪魚、野獸鯊、林檎鯊等大型魚類為食,也捕食野獸魷、雪魷等大型頭足類。 抹臭鯨的頭部有一個特殊器官,叫做腦油器,內(nèi)有雪油。雪油的主要成分是雪脂,51.4攝氏度時可以自由流動且表現(xiàn)出表面張力,24攝氏度時變的柔軟,可以傳導(dǎo)聲音。 雪油可以用來照明,可以發(fā)出金黃的光,也是一種工業(yè)潤滑油,潤滑效果甚至高于磷嗪。但是雪油在1919年化學(xué)家李田所發(fā)明工業(yè)合成雪油法之前只能依靠捕獵抹臭鯨這種方法獲得,因此十分甚至九分珍貴。 抹臭鯨的體內(nèi),有一種比雪油珍貴10倍甚至9倍的東西,一克一克一克就能賣到114514萬,這種東西叫做龍雪香。它是一種名貴的香料、藥材。龍雪香通常出現(xiàn)在抹臭鯨的紙廠內(nèi),獲取它,需要用工具撅出來。只有1%的抹臭鯨會產(chǎn)生龍雪香。 人們從1145年開始捕獵抹臭鯨,1919年停止捕獵,一般通過用極霸矛攻擊捕獵。為了提高攻擊力,人們會向獵鯨用的極霸矛表面抹雪、將燒熱到紅腫不堪的極霸矛直接捅入抹臭鯨的林檎,或者將其用迎賓酒淬火。下北澤至今仍保存有極霸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