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張8個G的學員練習作品,我默默關掉了抖音...【杰視幫】

按理說,電商培訓開了這么多年,不管是新人小白還是設計總監(jiān),普通的、優(yōu)秀的、驚艷的作品也看了不少。
見過幾個圖層完成一幅設計的,也見過8000多個圖層的離譜設計...

本以為拆了這么久的學員電商設計,再驚艷的作品,也波瀾不驚了。

誰曾想,昨天看到一個學員的作品,我和我的電腦,一起被驚嚇到了。
兩個小時內(nèi),我的電腦死機了8次。
一位學員的電商練習作品,8個G。

是不是充滿了好奇,什么樣的作品能有8個G?
一起來看看。


只要一涉及到科技風,同學們就很擅長把文件做得特別的...大!
這一次這8個G的作品是硬核科技風。

我是不知道這位同學如何制作的,反正,為了拆解做它的gif,電腦死機到懷疑人生,即使這樣,也只能做一個大致的拆解。


緊接著的,同樣是一張暗色調(diào)的科技風。

這位同學結(jié)合了產(chǎn)品的使用場景,將科技風格融入一個家居的客廳中,在科技感之余又表現(xiàn)了一些溫馨感。


除了暗色調(diào),亮色系能不能做科技風呢?
當然沒問題,來看看一位PS5游戲玩家的設計作品。

通過結(jié)構(gòu)的設計,用蜂巢、傳送門等承載了科技感的元素將畫面的科技感完美展現(xiàn)。

科技風看完了,來看兩張小清新的。

輕食的重點,在于沒有負擔,沒有壓迫,用清新的風格展現(xiàn)產(chǎn)品的健康,構(gòu)建使用場景引導消費者購買。


同樣的風格,也可以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提取產(chǎn)品中皮卡丘的色彩,讓清新的畫面多了一絲活力與俏皮。


黃色會給人一種俏皮與活力的感受,不信你往下看。

青春的黃藍配色讓整個畫面充滿了活力與動感,配合小黃人喪喪的眼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反差萌。


大家看完什么感受?
直呼666也好,指出作品中仍需改進的地方也好,作為電商設計師,我們在欣賞同行作品時,最重要的目的在于:
取長補短,提升自己。

上述作品中的構(gòu)圖、配色和質(zhì)感效果,是否有自己不會的地方?是否有自己值得借鑒的質(zhì)感?
如果遇到自己不會的素材制作,是否能想到可行的解決辦法?
比如像這張稿子里的磨砂玻璃,如何制作?

你說:
“玻璃我會,高斯模糊疊素材,分分鐘搞定!”

這種方法當然OK,但這僅限于一點透視的場景。
一點透視里的玻璃之所以制作簡單,是因為在這種透視下,前景玻璃的制作往往可以忽略它的厚度表現(xiàn),因此制作快,效果好。
但遇到兩點透視時,這樣的處理會給人一種違和感,缺少和場景的透視呼應。
因此,如果涉及到兩點透視的場景,我建議你還是增加一些下面的步驟。

我們將練習作品拖入PS,復制一層。

點擊濾鏡,選擇模糊-高斯模糊。

適當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不熟練的同學也可以參考下圖參數(shù)。

接下來,點擊濾鏡,選擇濾鏡庫。

選擇【扭曲】中的【玻璃】效果,調(diào)整參數(shù),如果追求畫面的精致度,可以將【扭曲度】和【平滑度】適當降低。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玻璃的基本紋理。

但是,在一些細節(jié)部分,比如在高光區(qū)域,仍然缺少玻璃的紋理。

因此,我們打開CAMERA RAW濾鏡,給高光部分單獨添加雜色。

接下來,用矩形工具框選出我們需要的玻璃區(qū)域,注意不要遮擋到產(chǎn)品。

通過剪切蒙版,將玻璃效果疊入其中。

新建一根曲線適當壓暗玻璃區(qū)域,還原磨砂玻璃的半透光特性。

如果想做一個偏色玻璃的效果,我們可以借用色彩平衡給玻璃略微增加一點色彩,同時用色相飽和度工具適當降低色彩的飽和度。

但目前為止,我們只完成了玻璃的第一階段制作。
還記得我們說的兩點透視下玻璃的厚度問題嗎?
接下來我們來增加玻璃的厚度。
新建圖層,用矩形工具選定側(cè)面厚度。

有了厚度之后,吸取金屬的色彩,填充底色。

再吸取一個高光色彩,用大畫筆畫一些不規(guī)則的高光,還原玻璃的反光。

高光區(qū)畫好,陰影區(qū)也要繪制一點。

如果大家平時觀察細致,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玻璃的棱角都不是完全的90度,為了安全起見做了一些棱角打磨的處理。
所以,在設計時,我們也要做一個棱角打磨。
棱角打磨分兩層,我們用矩形工具,第一層用正片疊底模式做一個深色邊。

第二層用濾色模式挨著第一層做一個淺色邊。

雖然只有幾像素的變化,但就是這種細節(jié)的美化,會讓這個畫面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個磨砂玻璃的制作技巧,是不是很簡單?
其實,每一個技巧拆解下來,都是這么簡單而樸實,重要的是觀察力的鍛煉和理論的養(yǎng)成。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干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