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格科技重銷售輕研發(fā),賬款逾期過半,紙面繁榮或難可持續(xù)經營

文:權衡財經研究員 朱莉
編:許輝
90年代末,眾多華人出國,或工作或留學,而能在國外生活多年后毅然回國創(chuàng)業(yè),或都趕上了時代的潮流。而今,中國資本市場上,IPO企業(yè)中的實控人,有上述相似背景的也不少了。
子公司“秒”變母公司的蘇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格科技)擬沖科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本次擬發(fā)行股份不超過1,650萬股,且不低于本次發(fā)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擬使用募集資金6億元用于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tǒng)升級研發(fā)及量產項目、資產數字化運維平臺研發(fā)項目、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光格科技股權較分散,第三大股東違反承諾被處罰;市場規(guī)模小,預計2022年營利增幅均大降,稅補占比一度近半;業(yè)績集中在電力電網領域,毛利率高于同行,趨勢背離;重銷售輕研發(fā);代理商推廣模式收入占比高,應收賬款高企,逾期過半。
股權較分散,第三大股東違反承諾被處罰
光格設備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由自然人姜明武、陳志標、陳姝書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500.00萬元,其中姜明武認繳出資425.00萬元,陳志標認繳出資50.00萬元,陳姝書認繳出資25.00萬元。2020年12月24日股份公司成立,股改時,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2,711.26萬元,公司研發(fā)產品數量較多且研發(fā)難度較大,前期研發(fā)投入大且客戶導入周期較長,因此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姜明武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姜明武直接持有公司27.26%的股份,并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光格源、光格匯分別控制公司3.61%、3.61%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34.48%的股份。姜明武1968年出生,1992年9月至1999年10月曾任職華為至公司高級副總裁。招股書稱除光格科技外,姜明武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未控制其他與公司從事相同或相似業(yè)務的公司,因此不存在同業(yè)競爭的情形。
不過其他董事中葉玄羲持有公司6,115,092股股份,持股比例12.35%;鄭樹生持有公司5,476,623股股份,持股比例11.06%;尹瑞城持有公司3,797,079股股份,持股比例7.67%。
權衡財經注意到,公司董事兼第三大股東鄭樹生具備前后10年華為和10年新華三任職履歷,現持有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14%的股權和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3.06%的股權,任職上述兩家董事長。宏杉科技為分布式存儲架構企業(yè),迪普科技為深交所上市企業(yè),主營業(yè)務為從事企業(yè)級網絡通信產品的研發(fā)、生產、銷售以及為用戶提供相關專業(yè)服務。圍繞兩家公司的同業(yè)競爭關系,鄭樹生在迪普科技上市時曾承諾消除同業(yè)競爭的承諾,到了2022年11月23日,迪普科技公告稱,其董事長鄭樹生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被證監(jiān)會浙江監(jiān)管局責令改正,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光格科技共有4家全資子公司,2家分公司。安捷光電為姜明武等人2008年在深圳最初創(chuàng)業(yè)設立的公司,設立時鄭樹生作為姜明武的朋友及安捷光電的股東,為便捷辦理工商手續(xù)委托其朋友蔡春香代其持有股權,2010年姜明武決定將總部搬至蘇州并設立光格設備,同時將安捷光電收購為全資子公司,安捷光電股東繼續(xù)至光格設備持股,因此,由蔡春香繼續(xù)在光格設備持有股權。2014年9月,蔡春香將名義持有的光格設備100萬元出資轉給鄭樹生持有。2008年和2010年時鄭樹生正任職新華三。
公司原董事劉飛、黃力波、陶淵分別于2020年7月、2020年11月、2021年12月辭去公司董事一職,公司原財務總監(jiān)徐瑞生于2022年5月辭去公司財務總監(jiān)一職。
市場規(guī)模小,預計22年營利增幅均大降,稅補占比一度近半
光格科技是專注于新一代光纖傳感網絡與資產數字化運維管理系統(tǒng)研發(fā)、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業(yè)務領域較為集中公司收入來源以電力電網領域為主,分布式光纖傳感為新興技術,當前市場規(guī)模相對偏小且市場開拓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2022年1-6月,公司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15億元、1.949億元、2.799億元和1.002億元,2020年和2021年營收增幅分別為69.48%和43.61%;各期凈利潤分別為1638.17萬元、3524.31萬元、6606.24萬元和1806.72萬元,2020年和2021年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15.14%和87.45%。目前經營規(guī)模相對偏小,生產規(guī)模、研發(fā)和銷售服務網絡需要進一步擴大。
公司預計2022年的營業(yè)收入為3億元-3.3億元,較2021年度同比增長7.16%-17.88%;預計歸母凈利潤為7,000.萬元-8,200萬元,同比增長5.96%-24.13%;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00萬元-7,900萬元,同比增長7.00%-26.17%。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24.79萬元、2,295.84萬元、1,751.77萬元和-1,518.76萬元,均小于凈利潤。
報告期內,光格科技所享受的相關稅收優(yōu)惠金額合計分別為535.78萬元、1,132.31萬元、1,699.41萬元和366.01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1.62%、28.71%、23.07%和19.25%,

報告期內,光格科技其他收益主要系政府補助,與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相關。與收益相關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 政府補助分別為425.18萬元、826.79萬元、1,257.75萬元和391.77萬元。

2021年光格科技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1257.75萬元,疊加當年稅收優(yōu)惠金額1699.41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為40.14%,而2020年比例達49.67%近乎過半。
業(yè)績集中在電力電網領域,毛利率高于同行,趨勢背離
光格科技技術和產品可應用的領域包括電力電網、海底電纜、綜合管廊、石油石化、交通基建、城市安防等領域。報告期內,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力電網、海底電纜、綜合管廊,其中公司收入來源以電力電網領域為主,而海底電纜、綜合管廊的應用領域處于開拓期。
報告期內,公司電力設施資產監(jiān)控運維管理系統(tǒng)業(yè)務銷售收入分別為9,047.34萬元、1.279億元、1.371億元和6,540.83萬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69%、65.61%、48.98%和65.28%,銷售收入呈現穩(wěn)定增長趨勢,隨著公司產品應用的領域不斷豐富,電力設施資產監(jiān)控運維管理系統(tǒng)銷售收入占比呈現下降趨勢。
光格科技海纜資產監(jiān)控運維管理系統(tǒng)業(yè)務銷售收入分別為1,487.42萬元、2,242.16萬元、7,140.14萬元和2,223.52萬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94%、11.50%、25.51%和22.19%。公司綜合管廊資產監(jiān)控運維管理系統(tǒng)業(yè)務銷售收入分別為512.70萬元、4,010.26萬元、6,769.32萬元和1,049.46萬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6%、20.57%、24.18%和10.47%。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電力電網、海底電纜、綜合管廊領域,主要客戶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大型國企,業(yè)務領域相對集中,如主要客戶對其所在領域的投入出現波動,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容易受到影響。2019年-2021年,公司第四季度主營業(yè)務收入占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17%、58.71%和52.21%,占比較高。

公司電力設施資產監(jiān)控運維管理系統(tǒng)業(yè)務的主要客戶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其下屬公司,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是我國電網建設投資的最主要力量。報告期內,公司向兩大電網公司下屬公司的銷售額分別為6,393.63萬元、8,387.06萬元、6,960.47萬元和4,775.62萬元,占當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5.61%、43.03%、24.86%和47.67%,占比較大。
報告期各期,光格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0.35%、56.84%、59.76%和57.98%,高于可比同行均值52.53%、50.38%、45.99%和43.20%。可比同行綜合毛利率是一路下滑的趨勢,公司2020年下滑,2021年上升,且2021年高于同行均值十幾個百分點。

公司產品以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為核心,該技術為新興技術,2021年分布式光纖傳感解決方案市場規(guī)模為29.4億元,目前市場規(guī)模相對偏??;如果公司未來在市場競爭中不能保持研發(fā)優(yōu)勢,則可能導致公司的競爭力下降,市場規(guī)模增長速度不達預期,進而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重銷售輕研發(fā)
截至2019年末-2022年6月末,光格科技員工人數分別為213人、246人、264人和286人。報告期研發(fā)人員數量分別為59人、84人、83人和88人,占比30%上下。公司還使用少量勞務派遣人員作為公司生產人員的補充,勞務派遣用工 均系補充臨時性、輔助性用工。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勞務派遣人員情況0人、7人、12人和15人,占比分別為 0%、2.77%、4.35%和4.98%。

報告期內,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5,905.02萬元、7,539.53萬元、9,715.55萬元和4,294.20萬元,占各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1.36%、38.68%、34.71%和42.86%,2019年-2021年占比呈下降趨勢,2022年上半年占比提高。
公司的銷售人員規(guī)模相對較小,且主要為技術性銷售人員,公司銷售人員相對可比公司數量較少。不過公司銷售費用并不低,報告期分別為2,745.74萬元、4,241.97萬元、5,473.37萬元和2,017.38萬元,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88%、21.76%、19.55%和20.14%。銷售費用一路上漲,2021年較2019年翻番。

對比之下,研發(fā)人員相等或超過銷售人員數量,研發(fā)費用卻要遠低于銷售費用,報告期研發(fā)費用接近于銷售費用的分別為2,064.21萬元、2,278.35萬元、2,908.42萬元和1,495.40萬元,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95%、11.69%、10.39%和14.93%。研發(fā)費用率一路下降,2021年較2019年占比下跌了7.56%。光格科技顯現典型的重銷售輕研發(fā)狀態(tài)。
代理商推廣模式收入占比高,應收賬款高企,逾期過半
光格科技同時采用內部銷售人員推廣模式和代理商推廣模式并行的方式進行市場推廣、業(yè)務拓展,與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的業(yè)務推廣模式存在一定差異,報告期各期,公司代理商推廣模式下形成的收入分別為1,995.48萬元、9,015.56萬元、1.41億元和4,650.47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36%、46.25%、50.36%和46.42%,代理商推廣模式下形成的收入占比相對較高;報告期各期,代理費率(代理費占代理商推廣模式下形成的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94%、20.99%、20.15%和15.33%,代理費率相對較高。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1.83、1.78、1.92和1.76,速動比率分別為1.43、1.40、1.54和1.32,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低于可比同行均值。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1.18%、52.16%、47.75%和45.22%,高于可比同行均值35.30%、37.45%、31.22%和26.51%。

報告期各期末,光格科技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9,618.23萬元、1.234億元、2.025億元和1.893億元,應收賬款余額隨營業(yè)收入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66%、63.33%、72.35%和188.95%。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為875.34萬元、1,011.93萬元、1,740.19萬元和1,626.17萬元。其中,應收賬款中逾期款項占比分別為30.11%、56.28%、54.82%和53.12%;另外,在公司信用政策中,存在“背靠背”的結算方式,該結算方式下導致項目回款較慢。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逾期金額截至2022年8月31日回款金額分別為2,377.87萬元、5,661.54萬元、5,029.77萬元和919.75萬元,回款比例分別為82.11%、81.49%、45.30%和9.15%。蘭州倚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海東天潤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君兆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逾期款項期后回款比例不足30%;報告期各期末銷售合同中存在背靠背結算條款形成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3,430.33萬元、2,392.76萬元、3,428.25萬元和3,056.22萬元,未在逾期款項統(tǒng)計范圍內,實際回款周期較其他結算方式的回款周期長4-6個月。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674.70萬元、5,095.76萬元、6,523.06萬元和7,647.53萬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16%、21.42%、19.59%和25.23%,占比較高;報告期各期,庫齡1年以上存貨占比分別為8.84%、12.92%、13.10%和15.73%,存貨中長庫齡占比較高;公司期末存貨余額較大及長庫齡占比較高。

報告期內,光格科技營業(yè)收入逐年增長,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 的現金隨公司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不過其收現比一路下跌。表現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上,報告期各期末分別為911.79萬元、117.91萬元、-1,164.49萬元和1,691.56萬元,2021年一度為現金凈流出。光格科技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tǒng)升級研發(fā)及量產項目中鋪底流動資金1,622.10萬元,此外公司單獨募資8,999.99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光格科技募資過億元用于補流。
光格科技經營所在市場規(guī)模小,客戶集中,應收賬款高企和逾期比例高回款慢,其持續(xù)經營的可能性令投資者難以放心,“紙面繁榮”的經營之道,即便上市后又將如何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