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心冠更嚴重的“不明疾病“幻陽癥”,今天你幻陽了嗎?
最近,網絡上頻頻冒出一種新的“不明疾病”——“幻陽癥”。
網友紛紛表示自己出現了新冠的諸多“癥狀”:
- 總覺得自己身體哪里不舒服,咽痛、頭痛、肌肉酸痛……
- 參照網上或身邊陽了的親友的癥狀反復比對自身,對身體感受過度警覺與檢查,例如多次吞咽口水以判斷嗓子是否干疼、身體感到燥熱忍不住測量體溫、肌肉有酸痛擔心是不是出現癥狀、一天多次測抗原等;
- 關注相關信息動態(tài),例如身邊有誰陽了、陽了有什么癥狀、多少人陽了、陽了后會如何……
- 反復詢問、分析、判斷自己是否有接觸陽性人員或環(huán)境的可能性及接觸時間等;
- 既擔心自己陽了,又希望早點陽了算了。
對此,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徐轅虹、主治醫(yī)師王美娟給予大家解答。兩名專家均表示:“幻陽” 是對未知情況的焦慮,屬于正常反應,不要一味害怕。
上述專家表示,從心理學專業(yè)來說當然不存在“幻陽癥”,“幻陽”的出現,反映的其實是大家在面對短期內疫情發(fā)展迅速變化,心理上出現的不適應狀態(tài)。調侃“幻陽”的背后,是大家對陽了之后未知情況的焦慮:青少年擔心影響學業(yè)、中年人擔心工作進度受影響同時又擔心家中老人孩子感染、老年人擔憂對身體狀況的危害等等。
“經歷了三年抗疫過程,大家先后經歷過大大小小各種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情況,擔憂、焦慮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就算經歷過再多,也仍然可能會出現。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害怕、擔憂不可控的事情,而是盡量保持適度的情緒反應,并采用積極的、合理有效的方式應對?!毙燹@虹說。
那么,
面臨感染的可能性,
一直感到焦慮怎么辦?
王美娟說,未來總是充滿未知,往往越想要掌控則越容易不安、焦慮。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掌控不可控的部分,例如我們每天接觸的人、環(huán)境是否會有陽性,又在何時何地接觸過哪些人、哪些東西;而是做好我們可控的部分,例如個人生活、家庭防疫狀況。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以下內容:
- 理解自己因當下環(huán)境影響而產生的正常的焦慮反應。
- 關注權威平臺、官方科學的信息,且關注疫情消息的時間不宜過長,適時轉移注意力,減少過度暴露在信息轟炸之下而難以篩選、鑒別。
- 做好個人防護,科學預防,適度未雨綢繆,但要減少不必要的過度囤積、哄搶。如果一味地跟隨焦慮情緒進行不恰當的預防與儲備,對緩解焦慮并沒有幫助,甚至有可能強化焦慮行為。
- 盡量保持自己的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吃好、喝好、健康飲食,適度補充營養(yǎng),保證身心得到充足休息。
如果真的“陽”了,
會經歷什么?
如何做能讓自己舒服點?
徐轅虹指出,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力雖然增強,但對人體機能的危害性確實是減弱了,大部分感染者表現為輕癥或者無癥狀,因此真的陽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與其思前想后,不如保持情緒穩(wěn)定,更有益于恢復健康。
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 關注權威科學的信息指導,合理看待軀體癥狀,減少對軀體不適嚴重程度的災難化;
- 正確服藥、休息,若癥狀無法緩解或加重,請及時前往醫(yī)療機構就診;
- 不必對陽了后學習、工作和家庭受到影響而過度擔憂,要理解自己當前的困境,減少不必要的自責、內歸因,將注意力從想法轉換到可采取的有效行動上,例如好好休養(yǎng)以盡快康復、在有限的狀態(tài)及環(huán)境下嘗試做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動。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yī)師劉輝國分享了三點康復建議:
- 一定要休息。身體才是第一位的,多補充水分,多臥床休息。
- 不要大量囤藥??砂醇抑腥藬?,備3天的退熱藥物即可(注意特殊人群用藥);可以備一下水果和潤喉糖,以緩解咽部不適癥狀。
- 服用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物。不建議同時大量服用各種中藥或中成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即可,把癥狀最重的頭2~3天相對舒服地度過即可。
8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院長寧光對于居家治療的朋友,給出3個食療方:
- 沒有癥狀者或者鼻塞者可以新鮮檸檬切片泡水喝。
- 如果發(fā)熱沒有汗的,就用紅糖姜湯加蔥白煮水喝:紅糖20克、生姜3片、蔥白2段,加水300毫升,煮沸放溫后熱飲。
- 干咳的時候可以用冰糖燉生梨。取生梨一只,掏空加冰糖,隔水燉熟食用,也可以加百合、杏仁粉,如果有金銀花就加一點金銀花。還可以用3、4個金橘煮水代茶飲。
作為新冠病毒感染親歷者,山東省立醫(yī)院耳鼻喉副主任醫(yī)師陳成芳15日分享,大量補充含有電解質的水分非常重要。
陳成芳解釋,發(fā)燒會使體內電解質失衡,此時大量補充含電解質水分會讓免疫系統(tǒng)戰(zhàn)斗起來更有力量。電解質水可以購買成品,也可以在家中自制,只需要在水中加入檸檬、鹽和糖即可,放涼飲用還對嗓子有鎮(zhèn)痛作用?!拔易蛱斓臄z入量為3000毫升,到今天不適癥狀已經明顯減輕。”
總體來說,對于疫情與防疫的相關信息,應保持適當程度的重視,既不宜過分關注影響正常生活,也不能過分樂觀而掉以輕心。無論沒陽、“陽過”或者“陽康”,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都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各種狀況的實際應對能力。
最后,若發(fā)現“幻陽”無法通過自行調節(jié)緩解,甚至逐漸發(fā)展為“恐陽”,并對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建議及時尋求精神心理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幫助。
沒“陽”的擔心自己會“陽”
怎么做才能不讓自己“陽”呢
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
近期你是否有這種感受:身邊的朋友陸陸續(xù)續(xù)都陽了。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從疫情開始到現在,自己還從未被感染過,那么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三位北京市民分別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防疫心得。
堅持佩戴N95口罩
今年25歲的劉女士目前在一家國企上班,她說,自從單位要求按比例輪值到崗后,她就減少了出門次數,并且將之前的普通醫(yī)用防護口罩一律換成了N95口罩。“我承認到現在都沒感染肯定是有偶然性的,但我覺得出門堅持佩戴好口罩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我在外面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口罩戴得半個鼻子都露在外面,或者鼻夾都沒夾好,那這樣感染的幾率肯定就會增加?!?/p>
據劉女士表示,雖然現在疫情比較嚴重,但必要時她也會出門,但口罩是一直是規(guī)范佩戴的。“包括下樓扔垃圾我都會帶,我怕在電梯里會通過氣溶膠感染?!?/p>
在玄關設置“半隔離區(qū)”
28歲的侯先生回憶起自己疫情三年來的防護措施,他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在家里的玄關處設置了一個不到一平方米的“半隔離區(qū)”?!斑@個名字是我自己瞎起的,簡單說,就是到家之后,外面穿的衣服、鞋子和自己本人都要在這個‘半隔離區(qū)’消下毒再進屋?!?/p>
侯先生說,他每次回家,都會在自家的“半隔離區(qū)”把衣服鞋子脫下來消毒后放好,手部也要進行消毒才會正式進入客廳。“最近疫情有點嚴重,比如我前兩天去醫(yī)院拿藥來著,回來之后又馬上洗了個澡?!彪m然聽起來很麻煩,但侯先生表示,三年來他一直堅持,現在已經習慣了。“如果你有一天不讓我這么做,我反而會覺得有點別扭?!?/p>
出門要“趕少”
24歲的王女士2020年去了英國留學,2021年剛剛回國,到現在一直都沒感染。
談起自己的防疫心得,王女士表示:“其實我還是挺愛玩的,但是我又怕感染,所以我出去都是去人少的地方,或者等人少的時候再出去?!?/p>
“比如商場人多,你可以去逛公園啊,又可以親近大自然,感染風險又小,一舉兩得。超市可以試試剛開門或快關門的時候去,真的人很少,而且晚上超市里還會有很多東西打折,感覺自己在‘薅羊毛’?!蓖跖空f,北京最近好多公園都開了,她正打算過兩天去北海公園逛逛,“但是電影院這些我可能最近不會考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