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一號種子與LCK一號種子首次會師總決賽
當戰(zhàn)歌響徹雷克雅未克,四支勢均力敵的戰(zhàn)隊上演最驚心動魄的半決賽對決
?
在上周末,2021英雄聯(lián)盟全球總決賽(以下簡稱S11)終于進行到了半決賽階段,LPL賽區(qū)一號種子EDG,承載著賽區(qū)所有希望,3-2艱難擊敗GEN,挺進全球總決賽。
?
EDG成為了第三支S賽BO5中擊敗LCK的隊伍(第一支是2014 OMG 3-0 NJWS,第二支是2018 IG 3-2 KT/2019 IG 3-1 GRF)而在下半?yún)^(qū)進行的2021LCK夏季賽總決賽復刻中,雖然結局依舊是DK取勝。
?
但比起夏決,T1一度先拿到賽點,將此前本次在世界賽中保持全勝的DK逼入絕境。
?
或許在賽前預測中,不論是觀眾還是相關從業(yè)人員都更加看好EDG與DK會師總決賽,但兩次戰(zhàn)歌響起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當隊伍差距逐步縮小,考驗的是什么?
?
在半決賽的比賽中,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到隊伍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距。不論是在選手個人能力及團隊配合還是在戰(zhàn)術執(zhí)行中,對戰(zhàn)雙方都展示了相對平衡的實力,這也是兩場比賽戰(zhàn)歌都能響起的關鍵因素。
?
在這種情況下,BP成為了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
?
當雙方都能執(zhí)行自己的既定戰(zhàn)術時,誰的戰(zhàn)術更高明,誰就將決勝千里之外。
?
而在為期一個月的世界賽進程中,高強度的對抗讓大家對于版本的理解不斷進步,在版本強勢英雄理解上可以稱得上是日新月異。
?
在這個過程中,與其說是比拼誰的學習能力更快,不如干脆的理解為“誰的頭不鐵”。
?
就像曾經(jīng)的“為什么不ban鐵男”“為什么不ban加里奧”,到火出圈的“為什么不ban猛犸”。似乎所有的MOBA游戲,越頂尖的較量,其勝負越能從BP中找到端倪。
?

?
昨天的熱搜從#EDG為什么不ban盲僧#到#EDG終于ban了盲僧#,這不僅是一次戰(zhàn)術調整,也說明了LPL在比賽應對能力上的進步。
?
這或許就是DK與EDG能夠在五場鏖戰(zhàn)中最終取勝的原因。
?
而這份改變,也是所有LPL觀眾最欣慰的一點。無關最后的輸贏,這一點改變足以讓LPL賽區(qū)的忠實擁護者看到勝利的曙光。
?
當我們不再輕視版本,當我們不再迷信版本,我們才有資格駕馭版本,成為最后的贏家。
?

訓練賽究竟扮演了怎樣的關鍵作用?
?
對于版本強勢英雄的理解絕非一朝一夕的突變,一場比賽戰(zhàn)術制定的背后,往往伴隨著無數(shù)的rank與訓練賽。
?
對于對手最直觀的研究來自于訓練賽,這是我們作為普通電競觀眾無法觸及的部分。
?
當LPL戰(zhàn)隊在小組賽中頻頻選擇看似逆版本的陣容時,所有人的疑問點都變成了“究竟是誰用XX(某個英雄)在訓練賽亂殺”“他們究竟在和哪支隊伍打訓練賽”。
?
這一切的背后,說明了觀眾也更加在意: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后,戰(zhàn)隊付出了什么,得出了什么。
?
在半決賽結束后的發(fā)布會上,GEN對于很多戰(zhàn)術復盤類問題的回答中,都強調了訓練賽。
?

?
能夠看出他們很信賴訓練賽中的數(shù)據(jù)及結論,但訓練賽并不是全部。它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所有隊伍都在根據(jù)訓練賽情況做出調整,一味的迷信訓練賽反而會讓隊伍“大意失荊州”。
?
作為觀眾,也不要盲目相信一場偶然爆出的訓練賽數(shù)據(jù)。
?
它只能代表當雙方選擇這一陣容,在這一場對局中的勝負。不能成為隊伍狀態(tài),或雙方實力的佐證。
?
結語:
?
半決賽的精彩程度,更多的來源于雙方勢均力敵的對抗,將比賽的懸念拉到了最終。
?
沒有大局已定,沒有垃圾時間,EDG在半決賽第一局的靈性偷家足以證明,在這場對抗中,一招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
十局比賽,十局不同的陣容,從BP階段就開始的精彩博弈。冷門英雄殺器頻出,讓比賽從第一分鐘就充滿懸念。
?
這種對結果無法預測的比賽,讓比賽精彩程度沖上了最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