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為人處世之道
中國與外國不同的是,中國在政治方面看的是《四書五經(jīng)》,在戰(zhàn)爭方面看的是《孫子兵法》,外國在政治方面看的是《資本論》,在戰(zhàn)爭方面看的是《戰(zhàn)爭論》。中國人崇尚只有注重仁德的大賢,才能夠站在高處,真正的將國家發(fā)展好,在戰(zhàn)爭方面,崇尚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只有不通過戰(zhàn)爭而贏得戰(zhàn)爭,才是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外國是純粹信仰利益,手段與金錢的方法,在戰(zhàn)爭上崇尚暴力美學,戰(zhàn)爭就是絕對殘酷的。
你可能對中國的思想根本就不懂。劉備早年四處顛沛流離,從未得勝,從賣草鞋到種地來隱藏自己的實力,再到漢中之戰(zhàn),打敗了曹操,以仁義之名而聞名華夏。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終于打敗了吳王闔閭。周文王以仁義著稱,后來大興義兵打敗了殘暴的帝辛。楚霸王雖千古無二,但是卻被地痞流氓混混劉邦所打敗。
自古邪不壓正,是因為當你站在正義的一方,有些事情你才能夠做到。而且沒有哪個勝利者會把自己包裝成邪惡的。
因為我們中國人深刻的明白,當你把自己當成弱的一方不爭一時之長短,才能夠成為強的一方。歷史上的日本四處征戰(zhàn),信仰武士道精神,最后還不是被美國控制,強大的蒙古人四處征戰(zhàn),統(tǒng)治了亞洲,最后不還是國破家亡。所謂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不僅僅是一個境界,只不過你不懂他的意思。
就拿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人,武圣關(guān)羽,來舉例,他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能打的人之一,于萬軍之中斬其首,以一偏之軍使曹操想遷都??墒蔷褪侨绱擞挛涞娜?,卻被呂蒙不費一兵一卒所打敗。呂蒙當時表面上示弱夸贊關(guān)羽,讓關(guān)羽放松并出兵,襲取了后方,這正對應了,當你也把自己偽造成弱的一方,才能夠成為強的一方,后來,呂蒙對本土的百姓非常好,對窮人非常的關(guān)照,不搶老百姓的任何物品,去老者的家中慰問,讓關(guān)羽手下的本土士兵無心交戰(zhàn),大部分逃走,關(guān)羽只好遣散軍隊,突圍,最后兵敗被殺。這才是真正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再舉一個例子,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時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南方比北方打仗更具優(yōu)勢,打贏了很多戰(zhàn)役,可是為什么北方卻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因為林肯頒布了“解放黑奴”的宣言,南方的黑人倒戈,才讓北方打敗南方。
但是我們中國人還是要吸取一個教訓,不要裝聰明,不要假成熟,清朝的人都自以為自己明白了,其實已經(jīng)離經(jīng)叛道,認為儒家的經(jīng)典無非是奴役百姓的思想,以至于人口占世界1/3,經(jīng)濟占世界1/3,洋務運動后,武器和外國一樣,艦隊是世界第六大艦隊,卻依然被外國人以少勝多擊敗,誰也不傻,互相傷害,最終受傷的也是你。他們根本就不懂“正義”其實是一種力量。
但也要記住以下幾點:
一,善良絕對不是軟弱,也絕對不是毫無防備的挨打。
二,因機制敵,在對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打敗對手。
三,靜待變時,絕對不與命運抗爭。
四,人有多大度,能成多大器,心胸狹隘是絕對不行的。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50多個國家,50多個民族,但是最后存活下來了,依然是最古老的漢族,卻從來不是通過戰(zhàn)爭的手段,而且現(xiàn)在依然如此,正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深韻此道,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我們中國為人處世之道,我們的父母常說,吃虧是福,隱忍才是上策,因為這是以前的人帶給我們的最根本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