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能源普漲東風,瑞思教育(REDU.US)好事將近?
備受關注的瑞思教育“改嫁”新能源賽道迎來新的關鍵進展。據(jù)智通財經(jīng)消息,瑞思教育(REDU.US)日前宣布,將于4月29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批準與Dada Auto Inc.(NaaS)的合并協(xié)議。
根據(jù)公告,此次臨時股東大會表決的提案包括:將公司名稱從“RISE Education Cayman Ltd”變更為“NaaS Technology Inc.”,在交易完成前立即生效。此舉意味著,瑞思與NaaS的合并進程正按計劃加速推進,從側面回擊了外界對瑞思退市的擔憂。
此前有媒體報道,4月7日,瑞思教育收到納斯達克關于最低價合規(guī)的通知,認為其“再收退市警告”,并擔憂其退市風險。
但從公司近期公告披露來看,納斯達克此前的聆訊結果已明確,瑞思教育可以保留上市地位直至其與NaaS的合并交易結束。而且,瑞思已公開回應,公司和NaaS正在努力確保合并實體在擬定交易完成后遵守所有適用的初始上市標準,這些努力可能包括改變公司美國存托股與普通股的比例,以確保合并實體遵守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首次上市最低收盤價4美元的要求。
4美元的上市標準,是所有美股IPO的最低發(fā)行價。由于中概股發(fā)行是按一定比例折算的ADR(存托憑證)。因此瑞思完全可通過調(diào)整ADR與每股價格比例,達到這一最低上市標準,退市風險只是理論上存在。換做任何一個正常公司,也不會讓其發(fā)生。
此外,瑞思的公告還解開了一道謎題——NaaS到底有何來歷?
?
“幕后大佬”現(xiàn)身
2月8日,瑞思教育發(fā)布公告稱,將與一家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市場運營及技術服務商Dada Auto Inc(簡稱“NaaS”)達成合并協(xié)議,意欲進軍電動汽車充電領域。
彼時,公告顯示,Dada Auto Inc.是一家服務于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的運營和技術提供商,為充電器運營商提供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并與電動汽車充電價值鏈的所有成員合作。
消息一出,坊間熱議NaaS是什么背景,有什么來歷。有一些自媒體透過蛛絲馬跡,順藤摸瓜,猜測NaaS跟國內(nèi)能源物聯(lián)網(wǎng)及新零售公司能鏈有關。但僅停留在猜測階段,瑞思或者NaaS官方并沒有公布答案。
此次,瑞思教育新發(fā)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公告,“開誠布公”地揭曉了謎底。公告顯示,2019年,NaaS通過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北京車主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快電動力(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電動車充電服務。公告還詳細介紹了NaaS為重組其組織架構和電動車充電服務業(yè)務的一系列交易。簡而言之,NaaS或許就是能鏈的新能源業(yè)務板塊。
?
背靠大樹好乘涼
能鏈“浮出水面”,對瑞思教育與NaaS合并無疑是一大利好。過去幾年,能鏈屢次刷新國內(nèi)能源數(shù)字化賽道的融資紀錄,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僅在2021年,能鏈累計融資就超過40億元人民幣。據(jù)公開資料顯示,能鏈的股東中多家國資背景股東,包括招商局資本、中金資本、華潤資本、招銀國際、國家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子基金、洪泰基金旗下國調(diào)洪泰、山東綠色發(fā)展股權投資基金等,還有貝恩資本、愉悅資本、蔚來資本、小米集團等國內(nèi)知名投資機構。
能鏈旗下業(yè)務包括團油、快電、能鏈云、能程科技等七大業(yè)務,覆蓋油、電、氫、氣等多元能源品類,為能源產(chǎn)業(yè)上中下游提供數(shù)字化解決方案。
在能鏈的新能源布局中,NaaS采用了輕資產(chǎn)的商業(yè)模式,主要服務于充電站運營商、充電樁制造商、電動車OEM,也使終端用戶和電動車充電產(chǎn)業(yè)價值鏈上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受益。
針對充電站運營商,NaaS提供包括線上線下的運營運維服務,提高充電樁利用率,并為運營商提供零售等增值服務,來提高運營商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針對充電樁制造商,NaaS幫助他們增加銷售量。針對終端用戶,NaaS為用戶提供互聯(lián)互通的充電網(wǎng)絡及“一鍵找樁”服務。針對主機廠,NaaS可在電動汽車預裝軟件中增加充電功能,改善車主的充電體驗,促進電動汽車銷售。
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市場的高速成長,以及能鏈的資源、資金、技術積淀,NaaS得以在新能源市場較快發(fā)展。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NaaS已接入800多家充電站運營商,覆蓋29萬根充電樁,其中超過70%為直流快充,服務用戶約190萬。
通過NaaS成交的充電服務訂單總數(shù)從2019年的700萬,增長至2021年的5500萬。NaaS的總交易額從2019年約1.53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約11.9億元。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量中約18%是通過NaaS完成的。
?
憑風好借力
除了自身的高速成長,NaaS也趕上了全球新能源板塊崛起的風口。
今年2月份以來,隨著原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價格的飆漲,綠色能源迎來發(fā)展契機,全球多地綠色能源產(chǎn)業(yè)開啟瘋狂“吸金”模式,股價攀升明顯。
在歐洲,2月底至3月中旬,全球最大風機制造商丹麥維斯塔斯股價上漲34%、德國老牌風機制造商恩德的股價已上漲32%。同一時期,美國的風機葉片制造商TPI Composites股價上漲26%、太陽能電池板和家用電池住宅制造商Sunrun股價上漲了33%。
與此同時,充電樁行業(yè)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圍內(nèi)也迎來普漲行情。其中,與NaaS業(yè)務模式相類似的ChargePoint(CHPT.US)及EVgo (CLII.US),兩家企業(yè)股價近一個月來漲幅分別高達82%、90%。
4月12日,據(jù)中國證券報報道,知名資管機構貝萊德3月加倉多只中資能源股。海外資管機構普遍表示,中國綠色能源和清潔環(huán)境轉(zhuǎn)型等領域長期投資前景向好,對中國資產(chǎn)抱有信心。
在全球普遍看好新能源的大背景下,NaaS與瑞思的合并趕上了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