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駝納米抗體噬菌體文庫構建
1.????實驗目的
使用抗原免疫后羊駝PBMC構建噬菌體文庫
2.????實驗設計
從羊駝PBMC中提取總RNA,反轉錄為cDNA,經過兩輪PCR擴增后得到抗體序列擴增產物,選擇載體進行酶切后連接,最后轉化至SS320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得到細菌文庫,經過輔助噬箘體(M13KO7)侵染并誘導后制備獲得噬菌體文庫。
3.????實驗方法與步驟
3.1總RNA提取
3.1.1將羊駝PBMC樣品從-80℃冰箱中取出,分裝0.5ml/管,每管中加入100μl氯仿,在震蕩器上劇烈震蕩15s后,室溫放置靜置5min;
3.1.2將離心機預冷至4℃,12000g離心15min,離心后出現分層,將最上層的透明層用移液槍小心轉移到新的無RNase和DNase的1.5ml離心管中,每管加入250μl的異丙醇,上下顛倒多次混勻后室溫放置靜置10min;
3.1.3 12000g離心10min,去除上清保留沉淀;
3.1.4每管加入1ml 75%乙醇,上下顛倒多次以懸浮沉淀;
3.1.57500g離心5min,去除上清保留沉淀;
3.1.6保持離心管口打開,室溫放置干燥10min,每管加入DEPC處理水溶解,55℃孵育10min以確保RNA完全溶解;
3.1.7小心吸取至同一個離心管中,即為PBMC中提取出的總RNA;
3.1.8取1μl上述總RNA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以檢測總RNA的完整性,同時取2μl用核酸濃度測量儀檢測RNA的濃度和A260/A280并記錄。
3.2?RNA反轉錄
樣品在總RNA提取后立即使用反轉錄試劑盒進行反轉錄以減少RNA的降解。
3.2.1將上述總RNA樣品分為兩份,一份使用試劑盒內的Oligo dT Primer作為引物,另一份用試劑盒內的Random 6-mers作為引物,在1.5ml離心管中按下表比例配置反應液,當總RNA量大于5μg時,同比例擴大反應體系。

3.2.2將含有上述反應液的離心管放入金屬加熱器中,65℃反應5min使RNA變性,反應結束后置于冰上迅速冷卻;
3.2.3在上述1.5ml離心管中按下表比例配置反應液,當管內總體積大于10μl時,同比例擴大反應體系。

3.2.4緩慢混勻后,將含有上述反應液的離心管放入金屬加熱器中,45℃反應60min,再75℃反應15min,冰上冷卻,即為總RNA反轉錄后的cDNA,-20℃保存。
3.3 PCR擴增
3.3.1第一輪PCR
6.3.1.1以cDNA為模板進行第一輪PCR反應,為了確定最佳模板使用量,分別使用0.5μl,1μl,2μl,3μl,4μl,5μl的oligo dT Primer和random 6-mer的cDNA作為模板,按照下表配置PCR反應體系:

按照下表配置并進行PCR反應:

3.3.1.2反應結束后,取20μl PCR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最終選取電泳結果中目的條帶單一且片段大小為600bp的模板量為最佳模板量,將所有cDNA按照此模板量并使用3.3.1.1相同條件進行PCR反應;
3.3.1.3將所有PCR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并切膠回收目的片段大小在600bp左右的條帶;
3.3.1.4使用通用型DNA純化回收試劑盒對切膠的膠條進行DNA回收,根據試劑盒說明書,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柱平衡:向放入收集管中的吸附柱CB2中加入500μl平衡液BL,12000 rpm離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2)將從瓊脂糖凝膠中切下的DNA條帶放入干凈的離心管中,稱取重量;
(3)向膠塊中加入等體積PC溶液(如果凝膠重為0.1g,其體積可視為100μl,則加入100μlPC溶液),50℃水浴放置10 min左右,其間不斷溫和地上下翻轉離心管,以確保膠塊充分溶解;
(4)將上一步所得溶液加入平衡過的放入收集管中的吸附柱CB2中,12000rpm離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CB2放入收集管中;
(5)向吸附柱CB2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使用前請先檢查是否已加入無水乙醇),12000rpm離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CB2放入收集管中;
(6)重復操作步驟(5);
(7)將吸附柱CB2放入收集管中,12000rpm離心2min,盡量除去漂洗液,將吸附柱置于室溫放置2min,徹底晾干;
(8)將吸附柱CB2放入一個干凈離心管中,向吸附膜中間位置懸空滴加30μl的ddH2O,室溫放置2min。12000 rpm離心2 min,收集DNA溶液;
(9)??????將所有純化回收產物收集至一個離心管中,即為第一輪PCR擴增產物,-20℃保存。
3.3.2第二輪PCR
3.3.2.1將第一輪PCR擴增產物作為模板進行第二輪PCR反應,為了確定最佳模板使用量,分別使用0.1μl,0.2μl,0.3μl,0.5μl,1.0μl,2.0μl作為模板,按照下表配置PCR反應體系:

按照下表配置并進行PCR反應:

3.3.2.2反應結束后,取20μl PCR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最終選取電泳結果中目的條帶單一且片段大小為600bp的模板量為最佳模板量,將已獲得的第一輪PCR擴增產物的1/20體積共576個反應按照此模板量并使用3.3.2.1相同條件進行PCR反應;
3.3.2.3使用通用型DNA純化回收試劑盒對PCR反應液進行DNA純化,根據試劑盒說明書,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柱平衡:向放入收集管中的吸附柱CB2中加入500μl的平衡液BL,12000rpm離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2)根據PCR反應液的體積,向其中加入等倍體積PC溶液,充分混勻;
(3)將上一步所得溶液加入一個放入收集管中的吸附柱CB2中,室溫放置2min,12000rpm離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4)向吸附柱CB2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使用前請先確認已加入無水乙醇),12000rpm離心1分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廢液,將吸附柱CB2放入收集管中;
(5)重復操作步驟(4);
(6)將吸附柱CB2放入收集管中,12000rpm離心2min,盡量除去漂洗液,將吸附柱置于室溫放置2min,徹底晾干;
(7)將吸附柱CB2放入一個干凈離心管中,向吸附膜中間位置懸空滴加30μl的ddH2O,室溫放置2min,12000 rpm離心2 min,收集DNA溶液。
(8)將回收回的所有產到物收集至一個離心管中,即為第二輪PCR擴增產物,同時取2μl用核酸濃度測量儀檢測回收產物的濃度并記錄,其余產物-20℃保存。
3.4載體與PCR產物酶切連接
3.4.1酶切體系分別如下表。
載體酶切體系:

第二輪PCR擴增產物酶切體系:

3.4.2 37℃孵育2h,分別補加10μl和2μl限制性內切酶Bgl 1至載體和PCR擴增產物反應中,繼續(xù)酶切2h;
3.4.3酶切結束后,使用通用型DNA純化回收試劑盒純化載體和酶切產物,純化步驟同3.3.2.3;
3.4.4酶切反應純化后,分別取2μl用核酸濃度測量儀檢測回收產物的濃度,然后按照下表配制連接反應體系:

3.4.5將上述連接反應4℃過夜(約16h)孵育;
3.4.6酶切結束后,使用通用型DNA純化回收試劑盒純化連接反應液,純化步驟同3.3.2.3,取2μl用核酸濃度測量儀檢測回收產物的濃度并記錄,4℃保存。
3.5細菌文庫構建
將連接產物進行電擊轉化后構建含有納米抗體片段的大腸桿菌文庫。
3.5.1取100ng回收連接產物,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電擊轉化:
3.5.1.1從-80℃超低溫保存箱取出1管SS320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冰上放置5min使其融化;
3.5.1.2使用提前預冷的槍頭加入100ng連接產物,輕輕吹勻,轉移到已經預冷的1mm電轉杯中,輕敲電轉杯,讓混合物流至電轉杯底部;
3.5.1.3設定1800V,1mm間距,進行電轉,完成后立即加入950μl 37℃預溫的SOC培養(yǎng)基,將菌液從電轉杯中快速取出至1.5ml離心管中,37℃,200rpm震蕩復蘇1h;
3.5.2復蘇后的菌液按使用2×YT液體培養(yǎng)基進行10倍梯度稀釋,共稀釋6個梯度,即將復蘇后的菌液取100μl稀釋到1000μl,再從中取100μl稀釋到1000μl,依次類推,共稀釋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倍;
3.5.3從10倍梯度稀釋中每管取100μl均勻涂布到2×YT固體培養(yǎng)基(Amp),37℃靜置培養(yǎng)過夜;
3.5.4數出梯度稀釋平板上的菌落數目,并使用公式計算連接效率:
3.5.5同時隨機挑選平板上的48個單克隆菌,接種于含有氨芐抗性的1ml 2×YT液體培養(yǎng)基(Amp)的離心管中,37℃培養(yǎng)3h,按照下表配制PCR反應并進行單菌落PCR:
PCR反應體系:

PCR反應條件:

3.5.6將單菌落PCR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目的條帶片段大小為600bp的菌落認定為陽性克隆,按公式計算連接產物陽性克隆率:
3.5.7按照3.5.1相同方法進行20個電擊轉化反應,將復蘇后的全部菌液集中至一個15ml搖菌管中混勻,取100μl復蘇菌液按照3.5.2-3.5.6方法計算連接效率和陽性克隆率,其余復蘇菌液則均勻涂布到5個含有100μg/ml Amp和2%葡萄糖的2%瓊脂糖的245mm方形培養(yǎng)基平板中,37℃正置過夜培養(yǎng);
3.5.8取過夜培養(yǎng)的方形板,在每個培養(yǎng)板表面加6ml 2×YT液體培養(yǎng)基,用涂布棒輕輕將5個方形板菌落刮下并將菌液收集至同一個50ml離心管中,加入終濃度為20%的甘油,即為細菌文庫。陽性克隆率為按照3.5.6方法計算出的陽性克隆率,庫容量按照公式計算;
3.5.9取20μl上述細菌液到980μl 2×YT液體培養(yǎng)基中并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OD600,根據以下公式計算記錄細菌文庫總OD600;將細菌文庫菌液進行分裝10管,1ml/管,其余保留在50ml離心管中,-80℃保存;
3.5.10從菌落PCR檢測的陽性克隆中隨機挑選48個克隆送測序,將測序結果中納米抗體片段翻譯成氨基酸序列后進行序列比對,檢測細菌文庫中序列多樣性。
3.6噬箘體文庫構建
3.6.1噬菌體擴增
3.6.1.1從-80℃冰箱中取出細菌文庫,冰上融化,根據下面公式計算出相應菌液量,轉接到100ml含10μg/ml Tet和100μg/ml Amp的2×YT液體培養(yǎng)基中,以使初始OD600為0.1:
3.6.1.2在恒溫搖床中37℃,250rpm培養(yǎng)直至菌液OD600達到0.5-0.55;
3.6.1.3加入輔助噬菌體M13KO7以使細菌個數:噬菌體數=1:20:
3.6.1.4在恒溫搖床中37℃,220rpm繼續(xù)培養(yǎng)30 min;
3.6.1.5分別加入終濃度為50μg/mlKana和終濃度為0.2μM IPTG,恒溫搖床中30℃,250rpm過夜培養(yǎng)。
3.6.2噬菌體文庫制備
3.6.2.1將過夜培養(yǎng)的菌液轉移至新的50ml離心管中4000 rpm,4 ℃離心10min;
3.6.2.2將離心后的上清液轉移至新的50ml離心管中,加入1/4體積的4℃預冷的20%PEG/2.5M NaCl,充分混勻后冰上放置30min;
3.6.2.3 4000 rpm,4 ℃離心20 min,棄上清,并在紙上倒置2min;
3.6.2.4加入1ml PBS重懸沉淀,將重懸液移至新的1.5ml離心管,12000rpm,4 ℃離心20min;
3.6.2.5將離心后的上清轉移至新的1.5ml離心管,加入1/4體積預冷的20%PEG/2.5M NaCl溶液,混勻后冰上放置10min;
3.6.2.6 12000rpm,4 ℃離心10min,棄上清,加入1ml PBS重懸沉淀;
3.6.2.7 12000rpm,4 ℃離心2min,將上清轉移到新的1.5ml離心管中,即為噬菌體文庫,100μl /管分裝,長期-80℃保存,短期(1-2周)可于4℃放置保存。
3.6.3噬菌體文庫效價檢測
3.6.3.1將-80℃冰箱保存的SS320菌株在2×YT固體培養(yǎng)基(Tet抗性)進行單菌落劃線,37℃過夜培養(yǎng)(4℃保存一周),從單菌落板上挑取一個單菌落到5ml含有10μg/ml Tet的2×YT培養(yǎng)基,37℃過夜培養(yǎng);
3.6.3.2取過夜培養(yǎng)菌液250μl轉接到含5ml含有10μg/ml Tet的2×YT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250rpm培養(yǎng)約45min-60min后至OD600為0.5-0.55;
3.6.3.3取3.7.2方法制備好的噬菌體文庫10μl,在1.5ml離心管中10倍梯度稀釋,共稀釋12個梯度,即將噬菌體文庫取10μl稀釋至100μl,再從中取10μl稀釋至100μl,依次類推,共稀釋12個梯度至10-12,振蕩混勻;
3.6.3.4在每個稀釋離心管中加入90μl的SS320菌液,混勻后37℃孵育30min;
3.6.3.5從每個稀釋離心管中取5μl滴加到2×YT固體培養(yǎng)基(Amp)中,37℃過夜培養(yǎng);
3.6.3.6統(tǒng)計板上可以明顯區(qū)分單菌落的稀釋度的單菌落數量,并按照下面公式計算每毫升噬菌體溶液中噬菌粒的數量,即噬菌體文庫效價。
4.????實驗結果
4.1總RNA提取和反轉錄
4.1.1總RNA瓊脂凝膠電泳結果:
圖1羊駝PBMC總RNA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
4.1.2反轉錄cDNA結果:
4.2 PCR擴增
4.2.1第一輪PCR擴增
4.2.1.1確定最佳擴增模板量
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顯示,oligo dT Primer轉錄后進行第一輪擴增使用2μl作為模板擴增條帶強清晰且無雜帶,選擇2μl為最佳擴增模板量;random 6-mers轉錄后進行第一輪擴增使用2μl作為模板擴增條帶清晰且無雜帶,選擇2μl為最佳擴增模板量。

圖2使用不同cDNA模板量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4.2.1.2第一輪PCR擴增和回收

4.2.2第二輪PCR擴增
4.2.2.1確定最佳擴增模板量
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顯示,第二輪擴增使用0.1μl作為模板擴增條帶清晰且無雜帶,選擇0.1μl為最佳擴增模板量。

圖3使用不同的第一輪PCR產物模板量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4.2.2.2第二輪PCR擴增和回收

4.3載體和PCR產物酶切、連接
4.3.1酶切、連接檢測結果

4.4細菌文庫構建
4.4.1細菌文庫檢測

4.4.2陽性克隆率菌落PCR
菌落PCR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顯示,挑選的55個單克隆有53個為陽性克隆,陽性率為96%,細菌文庫陽性克隆率符合要求。

圖4菌落PCR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
4.4.3序列多樣性
隨機挑選48個單克隆測序后使用GENtle軟件轉錄翻譯成蛋白質序列,序列多樣性比對顯示48個序列均為獨立序列,多樣性100%,細菌文庫多樣性符合要求要求。

圖5序列多樣性比對
4.5噬箘體文庫制備
4.5.1噬菌體文庫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