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的卷殼蟲—Australiadillinae 澳卷蟲亞科(潮蟲亞目 卷殼蟲科)總述與有效性討論
Australiodillinae澳卷蟲亞科是Dalens在1990年結(jié)合Vandel 1973年的工作將卷殼蟲科中的部分大洋洲類群整合的一個亞科,該亞科基于這些類群不具備大部分卷殼蟲那樣的卷曲能力(或卷曲能力過于低下)而成立,并認(rèn)為不能卷曲是更原始的形態(tài)。

該亞科包含四個屬:
*Australiodillo 澳卷蟲屬
*Caledonillo喀里多尼亞卷蟲屬
*Kimberleydillo金卷蟲屬
*Neodillo 新卷蟲屬
*Kimberleydillo金卷蟲屬
這是一個單型屬,只包含—Kimberleydillo沃氏金卷蟲一個物種


這個物種不能完全卷成一個球,背表面不結(jié)實但有規(guī)則彎曲
·胸節(jié)內(nèi)側(cè)沒有裂片也不含凹槽
·觸角的鞭毛2節(jié)
·五對偽氣管
·尾節(jié)扁平,近端呈梯形,遠(yuǎn)端呈亞矩形,先端稍圓。
沃氏金卷蟲最大體長5.9毫米,呈黑棕色(酒精標(biāo)本),于澳大利亞西部采集
金卷蟲與該亞科其他屬的不同之處在于背表面是規(guī)則彎曲的(圓潤樣),而澳卷蟲和新卷蟲的邊緣或多或少是水平延伸的(扁平樣)此外,在澳卷蟲中,尾節(jié)中間是凹陷的,而在金卷蟲中,尾節(jié)是完整的。其色素沉著減少、表皮半透明和觸角延長似乎是向穴居發(fā)展的步驟。
*Caledonillo喀里多尼亞卷蟲屬
該屬包含兩個物種
—Caledonillo brunneus棕喀里多尼亞卷蟲


—Caledonillo tillierorum蒂氏喀里多尼亞卷蟲


該屬形態(tài)為新卷蟲屬和澳卷蟲屬的過渡型
·尾節(jié)沙漏型,末端中央不凹陷
·第一觸角三節(jié)
·可根據(jù)體態(tài)(扁平樣)與金卷蟲屬(圓潤樣)區(qū)分
基于屬征,可根據(jù)尾節(jié)辨別兩個物種
1.尾節(jié)后端圓形....................Caledonillo tillierorum蒂氏喀里多尼亞卷蟲(普遍6亳米,棕色,兩側(cè)多斑點)
2.尾節(jié)后端方形.....................Caledonillo brunneus棕喀里多尼亞卷蟲(普遍8亳米,粽色,兩側(cè)少斑點顏色淺)
均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亞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屬有葉狀突,似乎并不是“徹底”的退化卷曲功能的物種,可以以此與其他屬區(qū)分開
*Neodillo新卷蟲屬
該屬包含兩個物種
—Neodillo chazeaui查氏新卷蟲


—Neodillo simplex單型新卷蟲


屬征為:
·五對偽氣管
·沒有任何胸節(jié)內(nèi)側(cè)助于卷曲的葉狀突
·其形狀類似于潮蟲屬(或者說……像是Monitus警示蟲屬)
基于屬征,可根據(jù)額葉辨別兩個物種
1.有明顯中額葉(這放在整個卷殼蟲科都是炸裂的)....................Neodillo chazeaui查氏新卷蟲(淡黃色,9毫米左右)
2.無明顯中額葉.....................Neodillo simplex單型新卷蟲(棕色,15—17亳米之間)
均采于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
該屬與該亞科其他屬不同的是
-存在一個完整的尾節(jié)(類似金卷蟲屬)
-新卷蟲屬的第一觸角有明顯的四節(jié),在金卷蟲屬蟲簡化為三個
*Australiodillo澳卷蟲屬
該屬包含九個物種
—Australiodillo anomalus異常澳卷蟲

—Australiodillo armus阿氏澳卷蟲


—Australiodillo?bifrons比氏澳卷蟲

—Australiodillo?haplophthalmoides單眼澳卷蟲


—Australiodillo?insularis 獨立澳卷蟲


—Australiodillo?mucosus迅捷(滑)澳卷蟲

?—Australiodillo?neocaledoniensis新喀里多尼亞澳卷蟲


—Australiodillo?primitivus原始澳卷蟲


—Australiodillo?setosus多毛澳卷蟲

Australiodillo澳卷蟲屬與Schismadillo裂卷蟲屬近似,但完全沒有葉狀突
以下是種的檢索表
1. 標(biāo)本沒有葉狀突……………………………Australiodillo澳卷蟲屬
2.側(cè)額葉形成明顯的額盾…………………Australiodillo bifrons比氏澳卷蟲
? ?側(cè)額葉不形成額盾…………………………3
3. 背表面上尖刺 .................................Australiodillo primitivus原始澳卷蟲
? ? 背表面長有小瘤.................................................. 4
4.第二三胸節(jié)有后側(cè)片........................................Australiodillo armus阿氏澳卷蟲
? ? ? ?第二三胸節(jié)無后側(cè)片 ?..................................................... 5
5. 第一小顎具4 + 5的牙齒 .........................................Australiodillo anomalus異常澳卷蟲
? ? 第一小顎具4 + 6的牙齒 ?......................................................... 6
6. 背表面上有剛毛 .........................Australiodillo setosus多毛澳卷蟲
? ? 在背側(cè)表面沒有剛毛 ?...................……......................... 7
7.有鋒利的背結(jié)節(jié)< 12毫米長 ?...........................8
? ?有圓背結(jié)節(jié)> 12毫米長 ..........................Australiodillo muscosus迅捷(滑)澳卷蟲
8.尾節(jié)末端中央凹陷明顯……………………Australiodillo insularis 獨立澳卷蟲
? ? ? 尾節(jié)末端中央凹陷相對平整…………………9
9.中額葉明顯且頭部多結(jié)節(jié)………………Australiodillo haplophthalmoides單眼澳卷蟲
? ? ? 中額葉不明顯且頭部光滑………………Australiodillo neocaledoniensis新喀里多尼亞澳卷蟲
關(guān)于該亞科有效性的討論
在2013年Franco Ferrara等學(xué)者的工作中,Australiodillinae澳卷蟲亞科被認(rèn)為是有局限性的人為分類階元

Vandel(1973)和Dalens(1990)的觀點認(rèn)為這些屬代表了卷殼蟲科的一個原始階段。這種觀點在新的研究中被認(rèn)為應(yīng)該被重新考慮,這些非卷曲形式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演化方向。
Schismadillo tuberculatus 疣點裂卷蟲便是一個典例。K.W.Str?der(musum dHistoire Naturelle,Geneva)1973年?從新幾內(nèi)亞奧卡帕的塞普納采集的幾百個標(biāo)本的檢查,結(jié)果表明,只有幼體和成年雌性能夠卷起,在第一胸節(jié)和第二胸節(jié)上有小而清晰的葉狀裂,而成年雄性則是扁平的,不卷起,而且沒有葉狀裂。
根據(jù)目前的一般定義,幼體和雌性標(biāo)本應(yīng)該屬于能夠卷起成球的裂卷蟲屬(Schismadillo)。而成年雄性應(yīng)該屬于不同的澳卷蟲屬(Australiodillo),不能卷成一個球。這個例子一方面表明澳卷蟲屬等的定義是不令人滿意的,另一方面表明至少對這個物種來說,卷起成球的能力很可能是最原始的狀態(tài)。


Schismadillo?tuberculatus 疣點裂卷蟲的雌雄二態(tài)表明澳卷蟲屬的單系性可能是不被支持的而且,并沒有基因測序數(shù)據(jù)證明這幾個屬在演化上有直接聯(lián)系,不排除趨同演化的結(jié)果,該亞科的單系性也缺少證據(jù)支持。
并且,非(弱)卷曲類型的卷殼蟲并非僅存在于大洋洲,亞洲也有許多近似形態(tài)的物種









總的來說,雖然Dalens 和Vandel對大洋洲非(弱)卷曲型卷殼蟲的研究受技術(shù)層面原因無法很好地證明Australiodillinae澳卷蟲亞科的單系性,但該類研究無疑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條全新的物種演化路線,有利于為后世學(xué)者在研究該形態(tài)物種時提供參考,期待更多此類形態(tài)的物種能在先進(jìn)人才和技術(shù)的研究下獲得正確的分類地位。






最后希望本文可以給予該領(lǐng)域?qū)W者與愛好者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