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學習小結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br>
本章內容著重闡述了自然界內部微妙的聯系和平衡規(guī)律,指出大自然的持續(xù)存在并不是一種靠自己支撐的生存模式,而是通過相互協作、相互促進和相互照顧實現。
作者說道,“天長地久”,強調了大自然的長久性和耐久力,而這種穩(wěn)健性正是源于對自身的錘煉和完善。同時,作者還強調天地的長久,是因為它們能夠保持自然而來的智慧、質樸和純凈,自然會依據內在客觀條件觸類旁通,讓自然現象之間達成一種自動調節(jié)狀態(tài)。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遵從自然規(guī)律,尊重大自然,就能夠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并享有美好的未來。
與此同時,作者又強調,大自然能夠實現持久生存,是因為它不追求自我繁榮發(fā)展。反而,它會不斷地給人們以啟示,告訴我們如何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身,并認真思考如何保護和維持這個美好的世界。
總之,本章飽含對自然智慧的贊賞和尊敬,也展示出了大自然龐雜、微妙得到縱向協作、群體合作的努力所凝聚的無窮偉力。因此,我們要充分領會天地間智慧的深刻象征意義,同時迎接一包容、長久和多元的自然社群,在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模式下邁向更高水平的新未來。
小結:本章明確表示了天地間相互關聯及規(guī)律性的奧妙,透過這種進化型組態(tài)、良性循環(huán)地傳承與改造價值,以求在現實和歷史層面上達成一種人與和諧自然的秩序。只有當我們能夠肯定自然萬物于一體,弘揚其域外境內的品格時,才能真正把握自然那宏闊而深奧的美學信仰,共享一個安全、美好、長久的生存條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