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交通圖考·西京長安館驛
(1)都亭驛西京置都亭驛 ,在朱雀街西,城中心地帶;然城東南隅曲江池北亦見有都亭驛。都亭驛為使臣、官員出入之總匯。六典云置馬七十五匹,蓋亦因時代不同而有增損,可多至百匹以上。
續(xù)高僧傳四玄奘傳述其歸國時事云:
【從故城之西南至京師朱雀門街之都亭舉二十余里,列眾禮謁,動不得施?!渴翘瞥醵纪んA在城中心朱雀街也。
程大昌雍錄三唐都城內(nèi)坊里古要跡圖,都亭驛在朱雀街西、自北而南第四坊。(猜:安業(yè)坊?)又卷八:【都亭驛....在朱雀街西, 近鴻臚寺?!浚ú拢汗獾摲唬浚?/strong>是即玄奘傳所指者。
又通鑒二六O,乾寧二年,王行瑜殺韋昭度、李溪于都亭驛。胡注:【都亭驛在朱雀門外西街含光門北來第二坊。】亦即含光門南第二坊(猜:通義坊或者通化坊?)。
檢兩京城坊考圖(據(jù)平岡武夫《唐代之長安與洛陽地圖篇摩繪本》),當(dāng)在朱雀街西之第一街由北而南第二坊。疑即在通義坊東,坊名闕考之坊。是胡生所指亦在朱雀街西側(cè),惟為自北而南第二坊,非第四坊耳。
而長安志九,敦化坊【東門之北,都亭驛站。】兩京城坊考三,同。
是在西京東南隅曲江池之北,地在朱雀街東甚遠(yuǎn)。此兩說皆甚古。蓋唐京師城中本有二都亭驛;或者先置于朱雀街西側(cè)都城中心地區(qū),后移置東南隅歟?然兩京皆有兩都亭驛,似不能以遷徙為解也。
唐會要六一館驛目云:
【(開元)十五年四月十日敕:兩京都亭驛應(yīng)出使人,三品以上及清要官,驛馬到日,不得淹留,過時不發(fā);馀并令就驛進(jìn)發(fā)?!?文字疑有缺誤。)
又書一九上懿宗紀(jì)云:
【(咸通)十四年春正月,...御史中丞韋蟾奏:應(yīng)諸州刺史除授,正衙辭謝后,托故陳牒請假。...自今后,....應(yīng)內(nèi)外除官入京,合便朝謝。如遇假日,且合在都亭驛。近日多因請假,便歸私家,既犯條章,頗乖禮敬。自今以后,望準(zhǔn)故事,如未朝謝,須于都亭驛。】
此兩條皆見都亭驛為使臣、官員出入之總匯。李端有都亭驛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詩(全唐詩五函三冊), 當(dāng)即西京都亭驛也。六典五兵部駕部郎中目云:
【量驛之閑要以定其馬數(shù),都亭七十五匹?!?/p>
此當(dāng)是開元二十四五年時都亭驛馬數(shù)。參之下洛陽都亭驛馬數(shù),則數(shù)額當(dāng)常有變動,或多至百匹以上。都亭為使臣官員出入之總匯,固宜多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