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昆侖”到底是什么?現(xiàn)實中有原型嗎?
昆侖,原名昆侖丘,又名昆侖虛,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山,是中國人尋尋覓覓數(shù)千年的萬山之祖。
傳說中,它是溝通天地的階梯,是與奧林匹斯山一樣,眾神居住的樂土,更是凡人通向長生不老的捷徑。

01.《山海經(jīng)》里的昆侖
傳說中的昆侖和如今地理學上的昆侖山(即昆侖山脈,位于西藏與新疆的交界)不是同一概念。
在我國目前的文獻中,最早記錄了昆侖的莫過于神秘莫測的古代奇書《山海經(jīng)》了:
海內(nèi)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
昆侖,到底是何物?
是一座山?亦或一片虛無縹緲的異度空間?
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古人想象中的產(chǎn)物?
如果存在,它又在哪?
關(guān)于昆侖的種種猜測與探索,自古以來從未斷絕,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有人都在努力尋找答案。
總體而言,多數(shù)人更愿意相信它是一座高山。
02. 漢武帝的認證
漢武帝元朔三年,張騫歷經(jīng)九死一生,終于回到長安。
在出使西域這十三年里,他走遍西域山川河流,遍覽風土人情,最后把沿途所見所聞做了詳細的匯報,遞交給了漢武帝。
這次的西域之行,除了完成外交任務(wù)外,其實可能還有一個機密任務(wù),就是為漢武帝尋找那座擁有著長生不死藥的神山——昆侖。
我們知道,秦漢時期,尋求長生不老,問道求仙,非常盛行,雄才大略的秦皇漢武畢生都在尋求長生之夢。

秦始皇失敗了,漢武帝可沒有放棄,他把眼光轉(zhuǎn)向了傳說中的昆侖。
據(jù)漢武帝的叔叔,劉安所編著的《淮南子》一書論證,昆侖所處的位置應(yīng)該在中國的西北,黃河的源頭。
此書還詳細地描述了昆侖的面貌:
高一千余里——折合為現(xiàn)在的高度也有好幾千米了,可見是一座古人遙不可及難以高攀的雪山,處于中國西部地區(qū)還是符合客觀事實的;
除此之外,山上種著各種用珠寶玉石裝飾的樹木,山頂還有一座無比華麗的九重宮殿,宮殿四周圍繞著四百四十座城門,每座門相間四里,門內(nèi)還有傾宮、璇室、涼風、樊桐等殿堂,它們都是眾神居住之地。
凡人只要能登山昆侖,喝了山上的水、吃了山上的丹藥、不死樹上的果實,就能羽化登仙、長生不死。

所以,根據(jù)《淮南子》和更權(quán)威的上古奇書《山海經(jīng)》的描述,若能尋找到黃河的源頭,必能找到昆侖。
漢武帝對此深信不疑,所以,當張騫回報說,在西域的于闐國找到了黃河的源頭,于闐南面有高山,山上還盛產(chǎn)玉石——這個地方其實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和田,于是,漢武帝大筆一揮,正式把于闐南面的河源之山命名為“昆侖”。
這就是“昆侖”確切身份和位置的第一次官方印證。
不過,很可惜,張騫的判斷是錯的,里面有一個非常大的bug——黃河的源頭不是在于闐,它真正的源頭在青海南部,與新疆和田相聚數(shù)千里,兩者壓根兒扯不上關(guān)系。
而張騫發(fā)現(xiàn)的那個源頭其實是塔里木河的發(fā)源地,它是一條內(nèi)陸河,流到羅布泊就終止了,與黃河南轅北轍,怎么也成不了黃河之源。
不過,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對于山川地貌的了解還比較模糊,而且當時的青海西藏也不屬于西漢的勢力范圍,所以出現(xiàn)這種錯誤也情有可原。
?03. 唐朝的探索
到了唐朝,隨著唐朝與吐蕃之間的多次會盟與聯(lián)姻,唐朝官員對于青藏高原一帶的地理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據(jù)記載,唐穆宗慶元年間,大唐使者劉元鼎廚師吐蕃,得以路過黃河之源,并對其地貌進行認真了解和考證,最后記錄在《使吐蕃經(jīng)見紀略》中。

他把青海境內(nèi)的紫山,也就是今天的巴顏喀拉山,認作黃河源頭,紫山,因此被確認為昆侖。
紫山是不是昆侖我們不確定,但是,巴顏喀拉山為黃河源,這點是準確無誤的。
關(guān)于昆侖的尋找,似乎可以蓋棺定論了。
然而,事情到了清乾隆時又出現(xiàn)分歧。
?03. 乾隆與“潛流黨”
雖然自唐以后,后人多次地理考察,青海為黃河發(fā)源地基本上是大家都公認的,可是到了乾隆爺這兒,他確固執(zhí)的認為,黃河之源就在新疆,也就是張騫當年所認為的于闐一帶。
至于如何解釋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塔里木河和黃河如何掛上鉤,乾隆爺是堅定不移的“潛流黨”。

何謂“潛流黨”?
就是從漢朝開始,有一批人堅持認為,塔里木河流入羅布泊以后,就潛于地下,伏流數(shù)千里后再留上地面,然后和大家公認的黃河源銜接上,這樣一算,于闐可不就是黃河真正的源頭嗎?
乾隆為此還頗為自得地作了一首《御制河源》來記錄這個發(fā)現(xiàn),還命令紀曉嵐等人修撰《河源紀略》來進行官方印證。
有人推測,乾隆也不是真的蠢,而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了達到順利安定新疆這一政治目的,所以要把“昆侖”安在新疆,這樣一來,才能證明這里自古就是華夏之土,如今是“故土新歸”。
你不信?我們有“昆侖”為證!

昆侖,到底是什么?
根據(jù)不同時代的解讀,它是一座遠古人類信仰的神山,也是《山海經(jīng)》里眾神居住的都城,它是《淮南子》里通往天上的天梯,也是風水術(shù)士眼中華夏龍脈之首......
它的原型可能是遠古時期的某個真實存在,比如一座山,一座城,或者是一座遠古先民祭祀天地的人工建筑。
但無論是什么,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歷史的沉淀,如今的“昆侖”早已不是某個簡單的實物,它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蘊含了復(fù)雜的政治因素和文化淵源,成為了中華文明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象征。

注:本文內(nèi)容為作者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