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社】中美洲的軍隊
搬運自微信公眾號海寧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221號:中美洲的戰(zhàn)爭(1959-1989)-Central American Wars 1959-89。原作者Carlos Caballero Jurado和Nigel Thomas,繪圖Simon McCouaig。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古巴:上尉,“九月四日”步兵師第1團,1958年
古巴軍官穿當?shù)夭每p制作的美式制服,它們通常用質(zhì)量更好的面料制作,制服上通常帶有18克拉的金色徽章,它們是從有古巴的哈羅德百貨之稱的圣安博(San Ambrosio)商場私人購買的物品。野戰(zhàn)常服是美國的橄欖棕色人字紋斜紋布材質(zhì),M1式頭盔則涂成土黃色。軍官版土黃色營地服采用美式兵種徽章,這種徽章搭配團的番號佩戴在帽子和領(lǐng)角上;另外帽子上配有兵種色帽繩。兵種徽章樣式和兵種色對應(yīng)如下:步兵,交叉的步槍,綠色;騎兵,交叉的馬刀,黃色;炮兵,交叉的加農(nóng)炮,紅色;工兵,城堡,猩紅色。刺繡圖案的布面部隊徽章有時佩戴在上臂位置,金屬制軍銜徽章展示在肩章上,軍銜肩章的圖案如下:三顆縱列五角形代表中將,兩顆縱列五角星代表少將,一顆代表準將;三顆呈三角形排列的黃銅色星徽代表上校,兩顆縱向排列的代表中校,一顆代表少校;三條尖頭朝下的V字章代表上尉,兩條代表中尉,一條代表少尉;一條尖頭處斷開的V字章代表一級準尉,一條水平短杠代表二級準尉。征募軍人裝備美國的M1903式“10口袋版”織物攜行裝備以及相應(yīng)的褲子和帆布綁腿,武器則為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或加蘭德步槍。他們不佩戴領(lǐng)章,只是上臂位置佩戴橄欖綠背景的美式軍銜V字章(尖頭朝下),其中三條V字章加兩條半弧形裝飾代表軍士長,三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裝飾代表上士,三條V字章代表中士,兩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裝飾代表下士,兩條V字章代表上等兵,一條V字章代表一等兵,列兵則不佩戴軍銜徽章。軍官常服包括了配相應(yīng)徽章的美式土黃色大蓋帽和上衣;帽徽是獎杯型的國徽圖案,它被黃銅制或金色刺繡版花環(huán)所環(huán)繞,對于征募軍人,他們的帽徽只是軍官版的簡化,呈盾型章的樣式。
A2:古巴:指揮官,反抗軍,埃斯坎布雷山脈,1958年年初
按照全世界游擊隊的傳統(tǒng),普通士兵通常穿的都是便服——色彩多樣的襯衫、褲子、結(jié)實的靴子、草帽、“革命”黑色貝雷帽以及繳獲或臨時制作的武器裝備。游擊隊領(lǐng)導(dǎo)人鼓勵更加統(tǒng)一的軍事形象,包括使用多余的美軍服裝,比如橄欖綠色雜役服襯衫和褲子、卡斯特羅喜歡的M1943式“沃克帽”、硬帽頂或軟帽頂?shù)拇笊w帽以及繳獲的M1式鋼盔。他們的帽子上佩戴古巴陸軍的軍銜徽章來代表等級,三顆星代表“指揮官”(連長);三個尖頭朝下的V字章代表上尉(排長),兩條代表中尉(排長)。勝利臨近時,軍人們開始佩戴彩色臂章或袖標,通常采用代表古巴的紅、白、藍三色;圖中的例子是為了紀念卡斯特羅的“7月20日運動”而佩戴的袖標。這位指揮官仍然蓄發(fā)和胡子,它們要“等到古巴自由時再剃掉”;他身上佩戴繳獲的M1903式織物攜行裝備,炫耀著手中的點45口徑M3型“黃油槍”。
A3:古巴:上校,革命軍,步兵,營地服,1988年
1959年,卡斯特羅政權(quán)開始采用一款綠色的軍官常服,它保留了巴蒂斯塔政權(quán)時期的帽徽,至于橄欖綠色雜役服和“沃克帽”繼續(xù)被作為戰(zhàn)斗服來使用。軍銜徽章佩戴在夾克的肩章上或是野戰(zhàn)襯衫的領(lǐng)子上:一顆星代表“指揮官”(最高軍銜,之后擴充到了5個級別);下級軍官的徽章全是黃銅色的,圖案為四到一條尖頭朝下的V字章或是單獨一條短杠。士官保留了巴蒂斯塔政權(quán)時的美式軍銜V字章。1973年12月1日,常規(guī)的校官和將官軍銜開始采用,而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蘇聯(lián)風格明顯的制服。軍官和普通士官穿土褐色常服,常服上衣的衣領(lǐng)上佩戴金色的條形領(lǐng)章牌,上面展示被花環(huán)環(huán)繞的盾形章(將官的是被花環(huán)環(huán)繞的金星以及月桂枝圖案);黑帽舌的棕色大蓋帽配金色脖帶(士官的是黑色)、綠色帽墻和國家帽徽,帽徽下方是一顆金星,金星上帶有采用紅色剪影的金色“FAR”字樣,這是“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縮寫。營地服會佩戴蘇式的金邊紅領(lǐng)章,領(lǐng)章上展示的是帽徽圖案的縮小版。蘇式硬肩章上有為將軍們設(shè)計的橄欖綠緞面條帶,卡斯特羅專屬的“總指揮官”軍銜是在這種肩章上展示金色樹葉以及樹葉上方左紅右藍等分的長菱形,長菱形上還裝飾一顆白星;上述樹葉裝飾搭配金色五角星時,從4顆到1顆五角星分別代表了上將、中將、少將和準將。校官的肩章采用橄欖綠色編紋緞面和兩條垂直的紅色條紋,上面配小號金星,三顆到一顆分別代表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的肩章上只有一條紅色條紋,同時配四到一顆星徽分別代表了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佩戴裝飾紅色滾邊和縱向排列小號星徽的肩章,三顆和兩顆星徽分別代表一級準尉和二級準尉。軍士長的肩章是與制服同色的,上面是橫向的四條金色短杠。征募軍人穿橄欖綠色上衣時佩戴野戰(zhàn)肩章,兵種盾型章佩戴在袖子上臂位置,橄欖綠色的“沃克帽”上裝飾金色脖帶和配花冠的國家盾形徽章。

B1:古巴:上士,戰(zhàn)斗服,1988年
士兵們穿蘇聯(lián)式雜役服上衣或襯衫以及褲子。常服的軍銜徽章樣式為:征募軍人佩戴硬肩章套,肩章套下半部是“FAR”黃色字樣,上半部是三條、兩條、一條黃色短杠或空白圖案,它們分別代表上士、中士、下士和士兵。帽具包括普通的沃克帽、古巴制造的蘇式M40式或保加利亞的M72式頭盔。圖中士兵手持一支蘇聯(lián)的7.62毫米口徑AKM突擊步槍,蘇聯(lián)的織物載具裝備則包括了右胯部的彈藥包、急救包和左側(cè)的防毒面具包。軍官們配備棕色武裝帶,坦克手則戴蘇式頭盔穿黑色連身外套,傘兵則穿戴迷彩連身外套和布制頭盔。帶帽舌和護耳的捷克式野戰(zhàn)帽也在使用,它們供步兵使用以搭配迷彩野戰(zhàn)上衣和褲子,與它們相配的軍銜肩章套如圖所示。
B2:古巴:一級準尉,海軍陸戰(zhàn)隊營,營地服,1988年
550人的精銳部隊“格拉瑪?shù)顷懖筷牎保o念1956年12月卡斯特羅抵達古巴時乘坐的格拉瑪號)使用蘇聯(lián)風格的黑色海軍陸戰(zhàn)隊制服。圖中這位長期服役的士官佩戴軍官式樣的帽徽(士兵版的省略掉了花環(huán)),系棕色武裝帶。海軍的軍銜徽章與陸軍的相同,但校官、尉官和準尉都佩戴金色緞面加黑色條帶的肩章,征募軍人戴全黑色肩章,上面展示黃色的短杠和“FAR”字樣。
B3:墨西哥:中士,總統(tǒng)衛(wèi)隊旅突擊營,哨位制服,1988年
軍官們穿深藍色常服(俗稱“警察藍”),上衣設(shè)計了帶三顆紐扣的牌狀袖標裝飾。帽子上則佩戴國家圓帽章(自內(nèi)而外依次為綠白紅三色)。領(lǐng)子上的黃銅色兵種徽章以及兵種色(征募軍人的軍銜徽章展示了兵種色)本別代表:交叉的步槍加小號(猩紅色)——步兵;交叉的馬刀加頭盔(淺藍色)——騎兵;交叉的軍刀加坦克(灰色)——裝甲兵;交叉的火炮加榴彈(深紅色)——炮兵;城堡(鈷藍色)——工兵;八角星上疊加國徽(老鷹、蛇和花環(huán)圖案)——總統(tǒng)衛(wèi)隊,這些領(lǐng)子徽章旁對應(yīng)佩戴了部隊徽章或次級部隊番號徽章。軍銜肩章樣式分別為:四顆縱列銀五角星加下方的金色國徽代表國防部長;三到一顆銀五角星代表中將、少將和準將;三顆呈三角形排列的黃銅色星徽代表上校,兩顆橫向排列的黃銅色星徽代表中校,單獨一顆代表少校;三只中間相連橫向排列的黃銅色短杠代表上尉,三只中間相連橫向排列的黃銅色短杠(中央一只稍短)代表中尉,兩只代表少尉,一只代表準尉。征募軍人穿美式的OG107號橄欖綠色雜役服(如圖所示),雜役服上佩戴背板為兵種色的黑色縱向短杠(總統(tǒng)衛(wèi)隊是金色的斜條袖帶)。這些短杠依據(jù)數(shù)量(從三只到一只)依次代表了上士、中士和下士;如果是一條橫向短杠則代表一等兵(總統(tǒng)衛(wèi)隊只在右袖子上佩戴這種徽章),而列兵不佩戴軍銜徽章。
守衛(wèi)國家宮的這名特種部隊士官戴M1式鋼盔,國家徽章位于鋼盔正前方,部隊徽章則位于兩側(cè)以及兩只袖子上臂位置;金色的衛(wèi)隊領(lǐng)章搭配營的徽章(一名戰(zhàn)斗中的士兵的剪影),它們共處于代表步兵的猩紅色背板上;白色的閱兵圍巾、白色手套、系帶靴、部分的美國“ALICE”系列織物載具裝備以及西德的G3型步槍也展示在圖中。作戰(zhàn)中,迷彩制服和迷彩頭盔套將得到使用。

C1:危地馬拉:中士,特種部隊團,戰(zhàn)斗服,1988年
和大多數(shù)中美洲國家一樣,危地馬拉的制服也深受美國的影響。軍官們戴黑色的慶典用大蓋帽,穿裝飾金色刺繡徽章的上衣或者綠色或茶色的常服上衣(搭配相應(yīng)的大蓋帽);金色帽徽上展示著一只高舉獨立旗幟的鴿子,鴿子下方是被花環(huán)環(huán)繞的交叉的步槍圖案。將軍們佩戴金邊紅色厚肩章,上面展示著與帽徽圖案相同的徽章,這一徽章之上縱向排列的星徽的數(shù)量(兩顆或一顆)分別代表了中將和少將。校官在無裝飾的肩章上展示縱列的三到一顆星黃銅色星徽,它們分別代表了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的肩章上展示橫向排列中間有連接的短杠,三條短杠加一顆黃銅色星徽代表了上尉,三條短杠代表了中尉,兩條代表了少尉,一條代表了準尉。黃銅色的兵種領(lǐng)章樣式如下:交叉的步槍代表步兵、交叉的馬刀代表裝甲兵、交叉的加農(nóng)炮加榴彈代表炮兵、城堡代表工兵。將官的領(lǐng)章是金邊紅色菱形的,上面展示金色的月桂葉圖案。另外,部隊盾形章展示在左袖子上臂位置。
征募軍人穿淺茶色襯衫和褲子,兩只袖子上展示部隊盾形章,它們位于黃色的美式軍銜V字章(尖頭朝上)的上方。五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代表軍士長,四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代表技術(shù)軍士,三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代表上士,三條V字章代表中士,兩條V字章代表下士,一條V字章代表一等兵,沒有軍銜徽章的是二等兵。
戰(zhàn)斗中使用的是美國的橄欖綠色“林地”戰(zhàn)斗服或是(如圖所示的)韓國的“波浪”迷彩雜役服以及相應(yīng)的貝雷帽、圓邊寬檐帽、叢林帽和以色列的OR201型凱夫拉頭盔(傘兵使用棕色和沙地色迷彩版本)。國旗徽章佩戴在右袖子上臂位置,軍官則佩戴暗色版的黑色軍銜領(lǐng)章(將官的是月桂葉圖案)。特種部隊戴紅色貝雷帽,上面佩戴的部隊徽章或軍銜徽章(如圖所示),這兩種徽章之上還會佩戴“KAIBIL”字樣的名銜章;海軍陸戰(zhàn)隊和傘兵戴黑色貝雷帽,后者在連的帽徽之上佩戴銀色跳傘飛翼章;上述這些徽章在野戰(zhàn)中會摘掉。圖中這名特種部隊人員外形整潔,這提示我們他在執(zhí)行保衛(wèi)城市安全一類的任務(wù)或是執(zhí)行短期任務(wù),他配備美國的M1956式織物載具裝備,攜帶以色列的烏茲沖鋒槍;Galil式步槍和M16式步槍也在使用。
C2:危地馬拉:步兵,第1軍區(qū),戰(zhàn)斗服,1988年
這名裝備美國M60型機槍的班用機槍操作手配備M1967式織物攜行裝備。危地馬拉部隊使用美國的戰(zhàn)斗服或是其仿制品。這名士兵唯一佩戴的徽章是他的營所屬的第1軍區(qū)(也就是路易斯·加西亞·利昂將軍軍區(qū))的徽章。背包則是美國的熱帶尼龍版背包。
C3:薩爾瓦多:上校,騎兵團,常服,1988年
薩爾瓦多軍官穿的是美國陸軍的M1957式綠色禮服或M1942式土黃色制服的仿款,它們具有該國獨有的翻袖尖頭和紐扣設(shè)計。肩章帶上展示軍銜徽章:垂直的一支金色刺繡月桂葉代表將軍;縱列的三到一顆黃銅色星徽代表了上校、中校和少校;三到一枚橫向排列之間有連接的黃銅色短杠分別代表了上尉、中尉和少尉;單獨一條黑色短杠代表了軍校生。仿美式的黃銅色兵種領(lǐng)章樣式如下:交叉的步槍代表步兵、交叉的馬刀代表裝甲騎兵、交叉的加農(nóng)炮代表炮兵、城堡代表工兵、交叉的旗幟代表通信兵。右胸口袋上的掛帶上展示著部隊徽章,同樣的徽章圖案還出現(xiàn)在右袖子臂章上。傘兵飛翼章佩戴在左胸口袋之上,這一徽章也是美式的,但增加了國徽圖案設(shè)計。

D1:薩爾瓦多:二級中士,國民警衛(wèi)隊,野戰(zhàn)常服,1986年
成立于1912年的國民警衛(wèi)隊是一支鄉(xiāng)村警察部隊,它由14個省屬連(實際上通常是一個營的規(guī)模)組成并編為5個“司令部”單位:憲兵連、“九月十五日”反恐步兵營、技術(shù)援助分隊(由美國顧問和反恐特勤組組成)、交通團以及快速反應(yīng)反恐連。在1980年軍隊陷入財政困難之前,這支殘忍而高效的部隊一直在反游擊戰(zhàn)中沖鋒在前。
看上去過時的制服設(shè)計靈感來自西班牙的國民衛(wèi)隊,經(jīng)過改良后它們一直使用至今(本書出版于1990年,譯者注),當然在野戰(zhàn)中經(jīng)??梢钥吹剿麄兇┑氖敲绹亩喙δ軈擦址蚴荁DU戰(zhàn)斗服。亮黑色的M1式頭盔右側(cè)展示著國旗圖案盾形章,正面是被字母“G”和“N”(國民警衛(wèi)隊的縮寫)夾在中間的金色陸軍帽徽?!癎N”字母縮寫的徽章佩戴在兩只領(lǐng)子的領(lǐng)角,藍白兩色的國民警衛(wèi)隊臂章則佩戴在兩只袖子上,同樣佩戴在袖子上的軍銜徽章則遵循陸軍的序列。美國的M1964式“棒球帽”也在使用,上面佩戴與領(lǐng)角徽章圖案相同的帽徽,該帽徽之上是小號的金屬軍銜徽章。圖中人物的武器是G3型步槍,射術(shù)徽章則佩戴在他左胸口袋的上方。
D2:薩爾瓦多:上尉,步兵,圣薩爾瓦多省,野戰(zhàn)閱兵制服,1988年
士兵的野戰(zhàn)制服包括了美國供應(yīng)的OG107號橄欖綠色棉緞襯衫和褲子或是M1967式多功能叢林制服。M1式頭盔往往罩著松垮的繩網(wǎng);“叢林帽”、寬檐帽和M1964 式“棒球帽”都在使用,其中“棒球帽”上佩戴非正式的部隊徽章或是軍官(暗色版)或士官(黃銅色)的軍銜徽章。軍官們在右領(lǐng)子上佩戴黑色啞光版軍銜徽章,左領(lǐng)子上則是黑色的兵種徽章。步兵、游騎兵和特種部隊在閱兵時圍的圍巾是淺藍色的、總參謀部的是蘋果綠色、裝甲兵為黑色、傘兵為橄欖綠色、炮兵為紅色、工程兵為黃色、通信兵為橙色。部隊臂章則需佩戴在兩只袖子的上臂位置。
D3:薩爾瓦多:下士,“吉博阿”(Jiboa)游騎兵營,圣文森特省,戰(zhàn)斗服,1988年
像游騎兵、傘兵、海軍步兵和特種部隊這樣的精銳部隊使用迷彩寬檐帽和M1967式貝雷帽,美國支援的“林地迷彩服”(也有當?shù)胤轮频模┗蚴琼n國的“波浪”迷彩雜役服也被普遍使用。陸軍標準織物載具是M1956式,但精銳部隊接受了一些ALICE系列載具裝備。陸軍通用的美式橄欖色軍銜V字章佩戴在兩只袖子上:三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代表中士,三條V字章代表二級中士,兩條V字章代表下士,士兵們則不佩戴軍銜徽章。在戰(zhàn)場上,精銳部隊不鼓勵佩戴徽章,比如圖中游騎兵在黑色貝雷帽上佩戴的黑底金色“CAZADOR”(游騎兵)字樣的名銜章以及這種帽子上還會出現(xiàn)的黃銅色軍銜徽章。部分個人有時也在游騎兵資格名銜章下面佩戴營的金屬制徽章。注意圖中這名下士穿著美國的叢林靴,手持M79型榴彈發(fā)射器。
D4:薩爾瓦多:二級中士,海軍步兵營,營地服,1988年
海軍步兵營成立于1985年,基地所在地烏蘇盧坦(Usulatan)位于臨近洪都拉斯邊境的濕地海岸。該部隊裝備美國人的LCM-6型和LCM-8型登陸艇來阻止尼加拉瓜人把武器偷運到“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游擊隊的手中。雖然處于海軍的指揮下,海軍步兵營使用的卻是陸軍的軍銜和精銳部隊的制服。圖中人物戴的黑貝雷帽上佩戴部隊徽章和軍銜徽章,美國的戰(zhàn)斗服袖子上佩戴的是暗色版部隊徽章,這種徽章有時也在實戰(zhàn)中佩戴。野戰(zhàn)中寬檐帽或“海豹突擊隊”式樣的頭巾也在使用,同時載具裝備和武器也都是美式的

E1:洪都拉斯:中尉,第2空降營,戰(zhàn)斗服,1986年
大多數(shù)洪都拉斯部隊采用美國提供的OG107號橄欖綠色棉緞襯衫和褲子或是M1967式多功能叢林服作為戰(zhàn)斗服來使用,與它們搭配的是M1式頭盔或者M1964式“棒球帽”;軍官們通常在左右衣領(lǐng)上分別佩戴橄欖色底黑色圖案的暗化版軍銜徽章及兵種徽章,征募軍人則在袖子上佩戴黃色的軍銜V字章。1986年12月,圖中這名傘兵所在的這支精銳部隊被派往邊境對抗正在對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進行“窮追猛打”的桑地諾政權(quán)。他的服裝明顯是個人購買并經(jīng)過二次裁剪的美國BDU戰(zhàn)斗服,款式類似輕便襯衫,斜開口的口袋則類似多功能叢林服的式樣,至于貝雷帽也是和戰(zhàn)斗服同樣材質(zhì)的。他身上的徽章包括了美國的跳傘飛翼章;飛翼章之下菱形的展示軍銜短杠的兵種色徽章;橄欖色/黑色的暗色版陸軍臂章;斜著固定在胸前的姓名標簽章和國名標簽章。ALICE系列織物載具中位于胯部的彈藥包被推到身后,與之搭配的還有手槍套、軍刀和手雷。中尉的武器是呈“突擊狀態(tài)”背在身后的采用黑色背帶的M16型步槍。他的以色列OR-201型傘兵頭盔套著“獵鴨人式”迷彩偽裝套。
E2:洪都拉斯:少尉,第110步兵旅,戰(zhàn)斗服,1986年
和E1人物一樣,這名軍官的形象也取材自同一次行動中的照片。他身穿一套由“獵鴨人”迷彩襯衫、褲子和貝雷帽組成的完整制服,它們可能是個人或部隊層級單獨渠道獲得的。橄欖色底黑色圖案的暗化版軍銜徽章和兵種徽章佩戴在領(lǐng)子上;全彩色版的陸軍徽章佩戴在右袖子上;在左袖子上佩戴的是美國的暗色版“Ranger”(游騎兵)資格名銜章,可與之替換的還有洪都拉斯的“Teson”字樣全彩色徽章。少尉左胸口袋上佩戴一只幾乎看不清的橄欖棕色底黑色圖案的菱形徽章,右胸口袋上方則是姓名標簽章(并沒有國家標簽章佩戴在左胸口袋對稱的位置)。他的載具設(shè)備是美國的ALICE式,但搭配了早期式樣的腰帶扣。人物的褲子和叢林靴是推測性復(fù)原的。
洪都拉斯的軍官常服是根據(jù)美國陸軍的M1957式綠色常服設(shè)計的,對應(yīng)的土黃色版本在夏季使用。大蓋帽配金色脖帶和黃銅色國徽?!癛H”(洪都拉斯共和國的縮寫,譯者注)字樣的黃銅色徽章和美式兵種徽章佩戴在領(lǐng)角或領(lǐng)章牌上,其中交叉的步槍代表步兵、特種部隊和傘兵;交叉的軍刀、交叉的加農(nóng)炮和城堡圖案分別代表裝甲騎兵、炮兵和工兵。軍官肩章上展示縱向排列的星徽,五顆到一顆分別代表了少將、準將、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是橫向排列中間彼此相連的黃銅色短杠,短杠數(shù)量從三只到一只分別代表了上尉、中尉和少尉。
征募軍人在土黃色襯衫或雜役服的袖子上臂位置佩戴美式綠底黃色V字章:三條V字章加三條半弧加一只實心的菱形代表了軍士長,三條V字章加三條半弧代表上士,三條V字章加兩條半弧代表二級上士,三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代表中士,兩條V字章代表下士,一條V字章代表一等兵,列兵不佩戴軍銜徽章。
E3:洪都拉斯:警察傘兵,眼鏡蛇營,1988年
1979年4月成立的眼鏡蛇警察中隊是一支接受過傘兵訓(xùn)練的公共安全部隊,1983年該部隊擴充成為一個營。1988年4月,這支快速反應(yīng)憲兵部隊在特古西加爾巴執(zhí)行防暴任務(wù)時,他們所穿的制服被拍攝下來。這支部隊對美國的BDU戰(zhàn)斗服進行了改良,增加了黑色肩章以及膝蓋和肘部的加厚補丁,口袋(包括褲子后側(cè)口袋的口袋蓋)則被染成黑色。依據(jù)情況,雜役服上會佩戴陸軍式樣的V字章;帽子則是陸軍版的林地迷彩帽,但被染成了黑色。左臂臂章圖案是一條響尾蛇,響尾蛇頭部為金色和藍色。圖中的ALICE系列載具裝備搭配額外的可裝多種型號手雷和防毒面具的小挎包;人物的武器是標準的CAR15型步槍以及勃朗寧GP35型自動手槍。

F1:尼加拉瓜:下士,索摩查(Somoza,時任尼加拉瓜總統(tǒng),譯者注)戰(zhàn)斗營,尼加拉瓜國民警衛(wèi)隊,戰(zhàn)斗服,1979年1月
國民警衛(wèi)隊軍官的常服包括了美國提供的土黃色M1942式大蓋帽(采用棕色漆皮脖帶和帽舌),另一種黑色禮服大蓋帽則采用金色脖帶并配銀色三角形國家帽徽,校官和將官的版本在黑色帽舌上還裝飾金色刺繡圖案。帽徽圖案徽章還展示在土黃色上衣的領(lǐng)子上,同樣展示在領(lǐng)子上的還有兵種徽章:交叉的步槍代表步兵、交叉的馬刀代表裝甲兵、交叉的加農(nóng)炮代表炮兵以及城堡圖案代表工兵。將官肩章上縱向排列銀色五角星,從五顆到三顆分別代表了中將、少將和準將;校官佩戴的是黃銅色星徽,三顆到一顆分別代表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則是橫向排列中間有連接的黃銅色短杠,三條短杠到一條短杠分別代表著上尉、中尉和少尉。征募軍人佩戴深綠色背板的黃色軍銜V字章。
戰(zhàn)斗服是OG107號橄欖棕色棉緞襯衫加褲子,或者像圖中這種M1967式多功能叢林制服。戰(zhàn)斗服的右衣領(lǐng)上有黑色的啞光軍官版軍銜徽章,左衣領(lǐng)上佩戴兵種徽章,而士官們佩戴黃色軍銜V字章。右胸口袋上方佩戴暗色版姓名標簽章,左胸口袋上方佩戴國家名銜章,兩只袖子上臂位置都佩戴部隊徽章。在野外的閱兵儀式中,軍人會系兵種色領(lǐng)巾(步兵為淺藍色)。圖中這名士官配備M1956式織物載具裝備、彈藥背囊以及以色列的OR-201型凱夫拉頭盔,個人武裝包括了以色列的5.56毫米口徑加利爾突擊步槍以及發(fā)煙手雷。
F2: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突擊隊(FSLN),馬那瓜,1979年6月
為了獲得服裝和武器,F(xiàn)SLN遵循了與卡斯特羅的反抗軍相同的模式。普通士兵穿平民服裝,蓄“古巴式”胡子和長發(fā)。就像圖中魅力超凡的埃登·帕斯托拉(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領(lǐng)導(dǎo)人之一,譯者注)一樣,F(xiàn)SLN的指揮官們更喜歡展現(xiàn)出較傳統(tǒng)的軍事形象。古巴支援了橄欖綠雜役服襯衫和褲子以及標志性的野戰(zhàn)帽,這種帶帽舌的帽子是美國的M1943式“沃克帽”的仿制版。領(lǐng)導(dǎo)了非馬克思主義“恐怖分子”的帕斯托拉有時候會在穿戴上述服裝時搭配繳獲的美國M1956式織物載具裝備,并在肩背手槍套里裝一把美國的M1911式柯爾特點45口徑手槍。圖中的帕斯托拉應(yīng)該還背了一支AK步槍和一只挎包(可能是蘇制防毒面具包),他沒有佩戴任何國家徽章、軍銜徽章或是部隊徽章。
F3:尼加拉瓜:上尉,桑地諾人民軍(EPS),野戰(zhàn)閱兵服,1988年
EPS的制服雖然變得越來越傳統(tǒng),但它們?nèi)匀徽宫F(xiàn)出“革命的簡潔性”。古巴風格的橄欖綠色雜役服襯衫、褲子和不配徽章的“卡斯特羅帽”成為士兵們通用的野戰(zhàn)服和常服。閱兵式上,軍人們戴白色手套,頭戴蘇聯(lián)的M40式、M60式或保加利亞的M72式頭盔,再或者全黑色的貝雷帽;榮譽衛(wèi)隊則使用白色護踝和腰帶。M1980式軍官軍銜肩章是銀色的,最高的兩個政治性的軍銜中,“革命總指揮”一職的徽章圖案為一顆星加邊角上一顆刺繡版白星(處于左黑右紅交叉的樹枝圖案之上);“游擊隊指揮官”的肩章上則展示上紅下黑中央一顆白星的銀邊盾形章。兩顆星徽代表“旅指揮官”,一顆代表“指揮官”;四條尖頭朝下的V字章代表“副指揮官”,三到一條V字章則代表“上尉”、“中尉”和“少尉”,一條短杠代表“準尉”。士兵們在上臂位置佩戴黃色的美式V字章:三條V字和三條橫杠代表“一級士官”、三條V字和兩條橫杠代表“二級士官”、兩條V字和一條橫杠代表“三級士官”、一條V字和一條橫杠代表“一等兵”、普通士兵不佩戴軍銜徽章。1986年8月22日,上尉以上軍官開始使用新的軍銜系統(tǒng)(兩個政治性軍銜得到保留)。將官們在肩章套上展示銀色星徽,星徽下方是寶劍與樹枝交叉的裝飾物,星徽從四顆到一顆分別代表了上將(供武裝力量指揮官兼國防部長Humberto Ortega Saavedra專用)、中將、少將和準將。校官只佩戴銀星,三到一顆代表了上校、中校和少校。這時期將官們穿橄欖綠色叢林夾克,夾克上會展示暗色版的EPS名銜章以及姓名標簽章,貝雷帽上佩戴金屬帽徽,但他們并不佩戴兵種徽章或是部隊徽章。
F4:尼加拉瓜:三級士官,“西蒙·波利瓦爾”非正規(guī)戰(zhàn)斗營,戰(zhàn)斗服,1988年
像非正規(guī)戰(zhàn)斗營這樣的精銳部隊在作戰(zhàn)中穿迷彩外套或襯衫并搭配相應(yīng)的褲子,在眾多款式的服裝中我們繪制了這種最常見的。軍官們在衣領(lǐng)上佩戴銀色軍銜徽章,士官們則在上臂位置佩戴軍銜V字章。最常見的帽子是蘇聯(lián)的熱帶野戰(zhàn)帽,通常帽子的脖帶會緊緊兜住帽頂——非正規(guī)戰(zhàn)斗營一直使用這種帽子以作為自己的標志物,但美式棒球帽和迷彩“卡斯特羅帽”也在使用。圖中這名士兵可能是桑地諾黨的一名黨員,所以他戴著無政府主義者的傳統(tǒng)裝飾物——一條非正式的領(lǐng)巾,領(lǐng)巾的紅色和黑色代表了“自由或死亡”。中式的胸圍武裝帶用來裝蘇聯(lián)的7.62毫米口徑AKM突擊步槍的彈夾或是手雷。

G1:尼加拉瓜:游擊隊員,尼加拉瓜民主陣線(FDN),基拉利地區(qū)司令部,戰(zhàn)斗服,1984年
6個反政府組織都沒有自己統(tǒng)一的制服。他們穿繳獲自桑地諾軍隊或民兵的制服、美國提供的橄欖綠色或迷彩色服裝以及平民服裝,或者是上述服裝的組合。1982年,F(xiàn)DN的國民軍得到了大量統(tǒng)一服裝,其中包括了顏色很深的藍綠色棒球帽、雜役服襯衫、夾克和褲子(如圖所示)。FDN使用行政職銜而非軍銜,這些職銜包括了地區(qū)指揮官、分隊/團/任務(wù)部隊指揮官、連長、排長和班長之類的稱謂,他們都不佩戴軍銜徽章。這名游擊隊員佩戴了旗幟圖案按扣章,這種徽章也被革命民主聯(lián)盟使用,它和FDN的臂章一樣隨然常見但并非通用。另外這名士兵裝備美國的織物載具裝備,手持一支M60型機槍。
G2:尼加拉瓜:游擊隊員,尼加拉瓜民主陣線(FDN)特種部隊,戰(zhàn)斗服,1988年
站的筆直的這名“特種行動突擊隊”成員以骷髏頭臂章來宣示自己的身份。他穿的是繳獲自桑地諾民兵的雜役服,但佩戴的是最新的國旗徽章;迷彩寬檐帽上佩戴非正式的暗色國家名銜章;美國提供的ALICE織物載具裝備、熱帶靴以及中國的56/1式步槍也展示在圖中,后者是蘇聯(lián)AKM突擊步槍的仿制版。
G3:尼加拉瓜:游擊隊員,革命民主聯(lián)盟(ARDE),戰(zhàn)斗服,1985年
許多ARDE的成員都喜歡戴綠色貝雷帽,因為這是精銳部隊的標志,而圖中這名游擊隊員還在貝雷帽上附加了一只奇怪的自制三角形帽徽。他穿的彩迷服是當時各種各樣迷彩服中的一種(其它還包括了樹葉迷彩和虎皮迷彩),手中的武器是羅馬尼亞版的蘇聯(lián)AKM突擊步槍。胸前的國家徽章同樣被FDN的游擊隊員們佩戴,并且和FDN一樣,ARDE也是使用包括“指揮官”在內(nèi)的職務(wù)頭銜。作為桑地諾的忠實信徒,一些ARDE部隊仍然使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突擊隊(FSLN)的紅色/黑色圍巾。

H1:哥斯達黎加:中尉,北方邊境安全營,戰(zhàn)斗服,1988年
一開始很容易將穿野戰(zhàn)服的哥斯達黎加國民衛(wèi)隊與美軍混淆,這些戰(zhàn)斗服是由美國提供的OG107號橄欖綠色制服、M1967式叢林雜役服、“林地”迷彩襯衫和褲子組成的,它們與美軍制式的版本類似,只是裁剪稍有不同。國民衛(wèi)隊的帽具包括了M1964式棒球帽、寬檐帽以及M1式頭盔。ALICE織物載具裝備也有使用。他們的輕武器包括了M16式步槍、過時的M1式加蘭德步槍以及老式但表現(xiàn)優(yōu)秀的Beretta MAB38/49型沖鋒槍。
人物的左胸口袋之上是“C.R.Guardia Civil”(哥斯達黎加國民衛(wèi)隊)字樣的徽章,連的徽章佩戴在右袖子上臂位置。國民衛(wèi)隊第1和第2連組成了一個營去守衛(wèi)與尼加拉瓜接壤的邊境,因為和追捕革命民主聯(lián)盟(ARDE)游擊隊的桑地諾政權(quán)軍隊發(fā)生嚴重沖突,1985年5月該營被改編為北方邊境安全營,安全營的黑底黃色“BINICIO”字樣名銜章展示在人物的右肩頭,左臂佩戴的袖標則代表“北方司令部”。這名軍官在帽子和右領(lǐng)角上佩戴美國標準的金色/銀色軍銜徽章,美國陸軍式樣的兵種徽章展示在左領(lǐng)角上。征募軍人佩戴的是美國的M1958式軍銜V字章,這種綠底黃色徽章佩戴在兩只袖子上,三條V字加一條半圓弧代表中士,兩條V字章代表下士,一條代表一等兵。列兵不佩戴軍銜徽章。
H2:巴拿馬:少尉,第7“馬喬山”火槍連,巴拿馬國防軍,戰(zhàn)斗服,1988年
巴拿馬國防軍的軍官穿美國的M1957式綠色常服,其中包括綠色夾克和褲子以及大蓋帽,大蓋帽上裝飾金色國徽和金線裝飾的脖帶,將官和校官的帽舌上還有金線刺繡裝飾。此外,另一種土黃色常服也在使用。黃銅色的“RP”(巴拿馬共和國的縮寫)字樣徽章展示在夾克的領(lǐng)子上,領(lǐng)章牌上還展示兵種徽章:被花冠環(huán)繞的五角形代表將官和總參謀部,交叉的步槍代表步兵。軍官的肩章上展示黃銅色軍銜徽章(如果穿襯衫軍銜徽章展示在綠色肩章套上),將官和總參謀部人員往往佩戴綠色金邊硬肩章來展示軍銜徽章。軍銜徽章的樣式如下:四顆五角星之上加國徽代表了準將(武裝力量總司令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所專屬);三顆星代表上校、兩顆星代表中校、一顆星代表少校。三條橫向排列,之間相連的短杠代表上尉、兩條代表中尉、一條代表少尉。征募軍人在OG107號橄欖綠色雜役服襯衫的袖子上佩戴綠底黃色的美式M1958式軍銜V字章,三條V字章加一條半弧形代表上士,三條V字章代表中士,兩條代表下士。士兵不佩戴軍銜徽章。
M1式頭盔和美國的鴨舌帽在野戰(zhàn)中使用,與它們搭配的是OG107號橄欖綠色襯衫和褲子或是橄欖色的多功能叢林服,最近(本書出版于1990年,譯者注)第7連還接收并使用了美國的BDU迷彩戰(zhàn)斗服。軍官在左右領(lǐng)角分別佩戴兵種徽章和黃銅色軍銜徽章,連的名銜章佩戴在右肩頭,傘兵飛翼章佩戴在左胸口袋之上。圖中這名軍官配備美國的ALICE系列織物裝備,手持烏茲沖鋒槍。
H3:海地:專業(yè)士官,總統(tǒng)衛(wèi)隊,海地陸軍,閱兵服,1988年
比深藍色慶典禮服更常見的是搭配黑領(lǐng)帶的美國M1957式土黃色常服。大蓋帽配金繩脖帶和黃銅色帽徽,帽徽為國徽疊加在獎杯和交叉的大炮之上的圖案。校官和將官的大蓋帽帽舌上還有月桂枝裝飾,將官的大蓋帽帽墻另外裝飾一圈刺繡的月桂枝。夾克的領(lǐng)子上展示“RDH”(海地共和國的縮寫)字樣黃銅色領(lǐng)章,領(lǐng)章牌上則佩戴兵種徽章——代表總參謀部的星徽或代表步兵的交叉的步槍。中將的軍銜肩章為縱向排列的三顆巨大的銀星,如果是兩顆則代表少將,一顆代表準將。對于校官,軍銜徽章為縱列的小號黃銅色星徽,數(shù)量從三顆到一顆分別代表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佩戴尖頭朝下的V字章,三條到一條代表上尉、中尉和少尉,單獨一條V字章(尖頭朝上)則代表準尉。征募軍人的服裝包括了土黃色船形帽、帶脖帶的M1957式軍帽(或老式的M1942式軍帽)和相應(yīng)的襯衫、領(lǐng)帶和褲子。士兵的軍銜V字章也是美式風格的,這種深棕色背板黃色圖案的徽章佩戴在袖子的上臂位置,三條V字章加三條水平短杠代表了軍士長,三條V字章加一條長菱形代表了上士,三條V字章加一條短杠代表專業(yè)士官,三條V字章代表中士,兩條代表下士,一條代表一等兵。此外,列兵不佩戴軍銜徽章。上述士兵的服裝加上M1式頭盔就組成了野戰(zhàn)服,但總統(tǒng)衛(wèi)隊和所謂的“豹子”部隊還使用了OG107號橄欖綠色制服以及“林地”或“獵鴨人”迷彩雜役服??偨y(tǒng)衛(wèi)隊在袖子上佩戴部隊徽章,在領(lǐng)子上佩戴“GP”(總統(tǒng)衛(wèi)隊的縮寫)字樣領(lǐng)章,這種領(lǐng)章還被軍官佩戴在肩章上的軍銜徽章之上。本圖中的士兵使用了老式的帶10個口袋的美國織物載具裝備,手中的武器是M1型加蘭德步槍。
H4:海地:民兵,國家安全志愿軍,1985年
為了防止和穿便衣的政治警察部隊混淆,這些“志愿兵”(據(jù)說是模仿墨索里尼的國家安全義勇軍,即黑襯衫民兵)使用了原警察部隊的大蓋帽或是自己特有的貝雷帽以及藍色的襯衫和褲子,同時佩戴紅色圍巾或袖標。他們裝備老式武器,比如M1928A1型湯普森沖鋒槍、M1型加蘭德步槍或是以色列的烏茲沖鋒槍。1986年2月,隨著“爸爸醫(yī)生”杜瓦利埃(海地前總統(tǒng),譯者注)的倒臺,這支部隊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