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文化的Lolita——Lolita風格入門指南NO.2
一、亞文化?
“作為亞文化的Lolita”,乍一聽好像非要學術又很一頭霧水,但一言概括,就是有著自己認同方式的群體文化。
總有人說混lo圈,但總說不清楚什么是lo圈,在我看來,就是為了“認同感”、“防御不同”的群體,制造出并維系各類風格,通過言行和外表凸顯群體的存在,作為“圈內(nèi)人”和“圈外人”的標志。這里說的“風格”,不單單是指Lolita服飾的風格,還指Lolita愛好者(我們)而經(jīng)常舉行的茶會、走秀等各種儀式性的活動。
回顧飛速發(fā)展的這些年,Lolita被收編進大家的主流詞典的過程,可以概括為以生產(chǎn)商品的方式,把“Lolita”這個亞文化符號,轉(zhuǎn)化為大量的漂亮小裙子的過程。
二、日本服飾品牌的創(chuàng)立
在日本,洛麗塔時尚成長過程,就是服飾品牌不斷被收編的過程。前有隨著《下妻物語》爆紅的BABY,也有隨之嗅著商業(yè)利益紛至沓來的Metamorphose (1993 創(chuàng)立) ;Emily Temple Cute (1998 創(chuàng)立);Arble、Victorian ?Maiderd(1998 創(chuàng)立)……
而各類日牌中較為被我們熟知的,大概就是1988成立于東京澀谷的日本Lolita品牌老大,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以及同樣作為日式老牌,在1979成立于東京原宿,風格涵蓋sweet lolita,gothic lolita和classic lolita的Angelic Pretty。




在2006年,Baby衍生了Alice and the Pirates品牌,走與與Baby甜系不同的路線,也主打暗黑風、華麗風等其他風格,形成包圍路線。


對其他知名日牌作下簡略。如Innocent World,其價格較為適中,品牌風格為清新淡雅類型。


如,Mary Magdalene,價格相對昂貴,走華麗優(yōu)雅風。


還有設計理念源自維多利亞風格的Victorian Maiden,風格復古,像是從中世紀走出來的優(yōu)雅貴族公主。



主走紛繁復雜暗紋的,設計層次豐富,腰封含量max的ATELIER-PIERROT。


它的系列品牌ATELIER BOZ,價格昂貴,設計華麗,多為哥特基佬風。

除了裙子本體之外,Lolita配飾店如Queen Bee等的出現(xiàn),讓大家選購陽傘、皮鞋、手套、提包、各類小物等更為方便。
三、Lolita文化在中國的井噴
隨著Lolita時尚文化在國內(nèi)的流行,國牌Lolita店也隨之發(fā)展,國內(nèi)Lolita店家的名字,則更為我們耳熟能詳了。至今,每年都有幾十家Lolita新興品牌誕生,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當然是喜聞樂見的。而有些品牌也在國內(nèi)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各類萌款的名字我們是不是已經(jīng)數(shù)不清了呢?
說到這里,還記得幾年前的校服——在某個預約期就狂售24000+條的占星貓嗎(不是



除此之外,各種實體店、茶會、走秀、漫展的出現(xiàn),也幫助Lolita文化俘獲了更多年輕人群的喜愛。特別是國內(nèi)三個Lolita文化發(fā)揚廣泛、普及程度高的城市——北京、上海、廣州。




以及讓人心生向往的,AP與BABY每年都在上海策劃的茶話會。


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Lolita愛好者們,為其提供了線上與線下交匯的平臺。當然也給予品牌宣傳展示的絕佳機會,往往也會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進行宣傳,擴大我們小眾服飾的影響力。
本期完,下期:Lolita風格基礎分類
合作作者:橘涂,喜歡記得點贊收藏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