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以后,李淵很會自保,李世民的善后工作很全面

公元626年,新興的唐帝國都城長安玄武門附近,發(fā)生了一場驚天政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誅殺,成為遺臭萬年的失敗者。秦王李世民經(jīng)此一役是徹底掌握了主動,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先是成為太子又被唐高宗李淵禪位,成為了皇帝,開啟了自己23年的帝王之路。
那么玄武門之變中,不說死去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淵是如何保命的呢,勝利者秦王李世民是如何善后的呢,今天貧道來具體說說。
一、李淵的保命之術(shù)就是徹底放權(quán)
秦王李世民在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以后,派剛剛殺掉齊王李元吉的尉遲敬德進(jìn)宮“宿衛(wèi)”唐高祖李淵。
當(dāng)然看似是“宿衛(wèi)”,實則就是派殺氣騰騰的尉遲敬德去震懾李淵,讓李淵識趣一些,不然剛剛殺掉齊王的尉遲敬德,真有膽量干點膽大包天的事情。
李淵很震驚,于是問道:“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

尉遲敬德回答道:“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wèi)”。
李淵這時候很明顯有些慌神了,所以問道身邊裴寂等重臣:“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dāng)如之何”?意思是問問這些大臣,看看他們的立場如何,如果他們支持自己,那什么都好說,不支持的話,自己只能認(rèn)命。
偏向于李世民的蕭瑀和陳叔達(dá)說道:“建成、元吉本不預(yù)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wù),無復(fù)事矣”。
李淵一看事已至此,身邊的重臣又表態(tài)支持李世民,于是馬上乖乖認(rèn)命,說道:“善!此吾之夙心也”。
當(dāng)時秦王府與東宮和齊王府的余黨還在戰(zhàn)斗,尉遲敬德請李淵降手敕,令諸軍受秦王處分,李淵是馬上同意了。
李淵隨后又派黃門侍郎裴矩至東宮曉諭諸將,這些將卒才徹底散盡了。
可以說唐高祖李淵很會審時度勢,眼看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殺,尉遲敬德殺氣騰騰的出現(xiàn),身邊重臣還傾向于李世民,自己又沒有魚死網(wǎng)破的決心。所以為了保命,馬上見風(fēng)使舵,認(rèn)可了尉遲敬德說法,同意了身邊重臣的意見,要重用秦王李世民,并且說道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心愿。

李淵這個人可以說也是相當(dāng)果決,既然選擇了保命,那么就一做到底。所以又是下手敕又是派裴矩,配合李世民遣散了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使李世民徹底鎖定勝局。
不久以后,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又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
兩個月以后,李淵禪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為太上皇,當(dāng)了九年太上皇以后,因病駕崩。雖然如同當(dāng)了九年的高級囚徒,但總是得以善終了。
總結(jié)來說李淵的保命方式不見得有多高明,但的確是當(dāng)時最有利于他保命的方法。不然如果他抱著魚死網(wǎng)破的心態(tài)反對李世民的話,那么真的有可能會落得一個“暴疾而崩”的下場。
二、李世民的善后是重拉攏次殺伐
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見到父親李淵以后,是當(dāng)眾表孝心,“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至于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想法呢,大家意會一下就知道了,當(dāng)然是表演成分居多了。
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fēng)吹又生。李世民在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以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兒子都誅殺。

雖然李世民殺了太子和齊王的子嗣,但冷血之外亦有一絲人性。還留下了太子和齊王的女兒,并且給他們保留了一定的待遇。諸如太子李建成的次女封為聞喜縣主,第五女封為歸德縣主。
太子妃鄭氏也是得到了安排,孀居于長樂門,撫養(yǎng)著自己的女兒,得以善終。
當(dāng)時李世民還有諸將還想誅盡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余黨,尉遲敬德說道:“罪在二兇,既伏其誅;若及支黨,非所以求安也”。意思罪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二人身上,余黨就不要牽連在內(nèi)了。
李世民經(jīng)過考慮,畢竟需要籠絡(luò)人心,而且一旦要清除太子和齊王的余黨,肯定會牽連甚廣,搞得是人心惶惶,所以采納了尉遲敬德的意見,因此是“兇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馀黨與,一無所問”。等于是與太子和齊王的余黨和解,不再搞大規(guī)模誅連之事。
同時李世民還有兩個舉動,一是啟用了太子舊黨魏征等人,向世人展現(xiàn)出自己的大氣。二是霸占了齊王妃楊氏,這點為很多人所詬病,但李世民這樣做也有著政治方面的考慮,楊氏出自門閥世家,讓她進(jìn)宮,還可以拉攏傾向于太子和齊王的門閥世家。

總結(jié)來說,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是當(dāng)斷則斷,既然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自然要鏟草除根,所以將其子嗣誅殺殆盡。
但除此殺伐以外,李世民重點在于籠絡(luò)人心,拉攏一切可拉攏的勢力。比如說對于太子和齊王余黨不再追究,避免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誅連。并且起用太子李建成的舊黨,還霸占齊王妃楊氏,以此拉攏其背后的門閥世家。
到了李世民登基為帝,統(tǒng)治穩(wěn)定以后,對于已經(jīng)死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又采取了兩個舉動。
一是通過《國史》、《實錄》等史書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二人加以誣陷之詞,因此《舊唐書》中是這般評價這二人:“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兇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jié),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意思是如果是這二人為帝,他們怕是連秦二世和隋煬帝都不如,哪里會有唐朝289年的江山呢,以此來突出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神武。
二是雖然李世民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子嗣都?xì)⑺?,但帝位穩(wěn)固以后,在名義上并沒有讓這兩人的絕后。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第十三子趙王李福出繼到太子李建成一房。后來第十四子曹王李明被過繼到李元吉一房。
至此玄武門之變以后的善后工作,唐太宗李世民是事無巨細(xì)的完成,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連后世評價都考慮其中,這份心思實屬罕見。由此可見很多成功的背后,是對于各方面的精密把控。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