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態(tài),你的后個性擁有的十二個秘密——樂觀性、悲觀性
本文是《后天個性學》的子篇。

樂觀性
樂觀性的相反是悲觀性。家庭不貧窮、父母要求不高的人更容易樂觀。
樂觀性的代表國家是巴西。
[代表成語]
樂在其中、喜氣洋洋。

樂觀性的較好表現(xiàn)
人上舞臺做演講,做直播,他的一舉一動被無數(shù)眼睛看著,樂觀性高的人這種不適感低,能在上面正常發(fā)揮。
人是有很多Y昧的想法的,而樂觀的人開放性高,而更少因為自己的愚昧而減少接觸好人好機會。
俗話說欺山莫欺水,即水比山更危險。在大航海時代,海中的風險是未知的,航海人有對前途的樂觀性才能進行。
[代表作品]
哲學家羅素《幸福之路》;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樂觀的自己》、《真實的幸?!?。
[代表言論]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時間的樂觀和偶爾的悲觀。輕度的悲觀使我們在做事之前三思,不會做出愚蠢的決定;樂觀使我們的生活有夢想、有計劃,有未來。
亨·埃利斯:
??墮落的?總認為??是最不可救藥的癱瘓者,因?總是賴著不起來。
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
世界是屬于勇者的。
佚名:
失敗乃成功之母。
[代表成語]
笑臉迎人、開心果、樂觀向上、其樂融融、苦中作樂、積極向上。

樂觀性的較差表現(xiàn)
我們看到不少人開兩輪車不戴頭盔,除了忘記戴頭盔,是要求舒適性勝過了安全感,這是樂觀性高的差表現(xiàn)。開/坐車的人也有沒戴安全帶的。

很多人座右銘說要快樂,開開心心,都是要求樂觀性高的表現(xiàn)。
很多深度的事情都不是快樂能達到的,巴西文化最樂觀,日本和德國文化最悲觀,巴西很多方面不如日本和德國,幅員遼闊人口多但從未得過諾貝爾獎,連與文化最相關、經(jīng)濟門檻最低的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也沒有得過。

這類名人還有土木之變明英宗、諧星賈玲、C鮮戰(zhàn)爭麥克阿瑟。

[代表作品]
Du博(包括C票)。
[代表言論]
統(tǒng)一中國的秦始皇: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zhàn)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shù),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13]
結果秦朝只有短命的14年壽命。
[代表成語]
樂不思蜀、G舞升平、逃避痛苦、FS太平。

悲觀性
悲觀性的人安全感低,想事情容易想到負面。
悲觀性的名人除了以下提及的,還有歌曲《Lost Rivers》演唱者珊蔻·娜赤婭克、西班牙畫家戈雅、法國文人加繆、文人魯迅、將軍LB。
悲觀性的代表國家是冰島和日本,冰島的主要原因是白天光照時間短。
悲觀性的較好表現(xiàn)
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文學作品都有悲觀性和有批判性,寫各種美好并不會給你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莫言并不會是一個喜劇作家。諧星陳佩斯、郭德綱等人的相聲雖然好笑,但是那是皮膚,扒開表皮里面也常是在罵人。
悲觀才能給負面的事情做準備。三國的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沒有大敗仗,姜維十一次北伐國力損耗。魏國的將領知道諸葛亮撤退不能追擊,因為諸葛亮早已安排好伏兵,魏國將領王雙和張郃就是因此陣亡的。
未雨綢繆就是沒下雨之前就悲觀的做好下雨的準備,而不是下雨的時候再怨天尤人。正規(guī)的市場監(jiān)督局做安全檢查,就是排除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率,降低事故損失。
有些人會屯糧食,屯急救用品,學習逃生知識,天災來臨時,他們是存活率最高的,而且還能有能力去救助其它人,而不是“橋到船頭自然直”。
這類名人還有荀子、哲學家康德、哲學家叔本華、《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

[代表作品]
《西游記》、《囗織經(jīng)》、毒理學。
[代表言論]
萬事開頭難。
《菜根譚》: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西漢《淮南子》:
圣人敬小慎微。
(白話)
圣明的人對細微的事也持謹慎小心的態(tài)度。
道家奠基人莊子: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于己也。
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代表成語]
小心駛得萬年船、慎獨、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虛懷若谷。

悲觀性的較差表現(xiàn)
清朝將領曾國藩打敗仗了會悲觀的現(xiàn)場跳河自盡,有左右救護才不能成功。但曾國藩也會打保守仗,即軍隊一點點的向前挪動修筑防御性高的堡壘。民國蔣第五次圍剿共軍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就是蔣學了他偶像曾國藩的這個戰(zhàn)法。
文人章太炎女兒章?,字蘊來,自幼端莊持重,性情耿直,有潔癖,衣服、鞋和擺設物有一點灰塵必清凈光潔才肯罷手,寢食內外各有一地毯,以便擦干凈鞋底再走。天性拘謹小心,潔身自好,不與人茍合(狷介),不喜交往,時常郁悶。
章太炎每次遇難時,章?總是悶悶不樂,透露出厭世心理。在首都期間他丈夫數(shù)次帶她出去游玩,想辦法逗?開心,但是她始終悶悶不樂。章太炎因為反對袁世凱稱帝,被袁世凱半軟禁,但是所用供給,章太炎曾經(jīng)向仆人表示因遭此境遇想買石藥(一種危險的礦物類藥物)服用,章?聞之十分擔心,叮囑仆人千萬不可以去買。一天章太炎生氣寫字“速死”掛起來,章?看后卻自己自縊身亡,可能是為了表達抗議。
有這樣一些人,之前被父母或學??荚嚮蚬敬罅看驌暨^,有了悲觀性高的個性,別人跟他說什么關于他個人更好的方案,他都以自己能力不足為拒絕,甚至說以前自己是精子的時候,是被后面頂進卵子成人的,當然這是不對的,一次精Z數(shù)量有0.6~1.5億,能奮力游到卵Z那的只有10萬左右,而且不是次次JP都會生,能懷孕生下來的比中C票頭獎的概率還少。
這類名人還有民國WJW、歌手竇唯。
[代表言論]
哲學家叔本華:
人生來就是一團欲望,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所以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搖晃晃并不斷的蹣跚前行。
章太炎女兒章?∶
人生實在沒有趣味,死,才是最恬靜的休息。
[代表成語]
一蹶不振、垂頭喪氣、暮氣沉沉、心灰意冷、死氣沉沉、心如死灰、萬念俱灰。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癥、焦慮癥、抑郁癥、意志缺失癥、弗雷里格妄想綜合癥、強迫癥、科塔爾綜合癥、恐懼癥、厭食癥。


部分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鑒》/卷194:長孫皇后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
《大學衍義》/卷36:文徳長孫后之賢,其行事皆可為后世法。方太宗之怒魏徵也,非后從容開捄,則徵不得免矣!其為君徳之累可勝計耶?一言而全直臣於將死之際,立太宗於無過之地,雖古之賢后何以逾此?吁可仰哉!吁可仰哉!
[^2]罵犬子據(jù)說只來自小說《三國演義》,正史《三國志》記載的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3]《資治通鑒》: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輕已,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及,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懼。于是蒙令故騎都尉虞翻為書說仁,為陳成敗,仁得書即降。翻謂蒙曰:“此譎兵也,當將仁行,留兵備城。”遂將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開門出降。
[^4]《明史紀事本末》:初,上在講筵,讀《論語》‘色勃如也’,誤讀作‘背,字。居正忽從旁厲聲曰:‘當作勃字’。上悚然而驚,同列皆失色。
《明史》:居正自奪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愛憎。
[^5]《三國志》/卷13 ‘魏魯’、‘王肅傳’注引‘魏略’:
五年,……尚有愛妾嬖幸,寵奪適室;適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絞殺之。尚悲感,發(fā)病恍惚,既葬埋妾,不勝思見,復出視之。文帝聞而恚之曰:“杜襲之輕薄尚,良有以也?!比灰耘f臣,恩寵不衰。六年,尚疾篤,還京都,帝數(shù)臨幸,執(zhí)手涕泣。尚薨。
《魏志》/夏侯尚傳 也載。
[^6]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第4部/16章 戰(zhàn)爭——最后的抉擇。
[^7]《國榷》/卷62:胡宗憲許汪直以不死,其后議論洶洶,遂不敢堅請。
[^8]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guī)篇 記載西晉大臣王衍,崇尚玄學,自命清高,嫌他妻子貪財,她妻子把錢圍起來讓他不得不說錢,他就把錢稱為阿堵物。
[^9]263年,蜀軍第一大將姜維聽聞魏國鐘會于關中治兵,于是上書給皇帝劉禪調兵遣將以防范于未然,宦官黃皓崇信巫術的預測,告訴劉禪敵人最終不會到來,劉禪信之不做準備,鐘會偷襲成功,蜀亡。
《三國志》/卷44·蜀書14·蔣琬費祎姜維傳第14:
維表后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guī)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别┽缧殴砦?,謂敵終不自致,啟后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
《資治通鑒》/卷78 魏紀10/元皇帝下景元三年:
姜維表漢主:“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guī)進取,宜并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之橋頭,以防未然?!秉S皓信巫鬼,謂敵終不自致,啟漢主寢其事,群臣莫知。
[^10]《三國志》: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jié)度,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亮適卒,秘不發(fā)喪,儀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后將乎!”……儀遣馬岱追斬之……遂夷延三族。
[^11]《三國志》/姜維傳:每欲興軍大舉,費祎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12]《元和郡縣圖志》/卷31: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而反!”進屯綿竹,埋人腳而戰(zhàn)。父子死焉。
[^13]出自秦始皇出巡所刻《嶧山刻石》,《史記》/秦始皇本紀 載。
[^14]據(jù)說伏爾泰自己并不遵守他所說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