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越南更白眼狼?白拿167架中國戰(zhàn)機,到手扔掉直接投降西方


近日,據媒體報道,隨著歐亞經濟合作的推進,歐洲的一個小國阿爾巴尼亞再次映入人們視野,別看如今它名不見經傳,但幾十年前,它曾白拿167架中國戰(zhàn)機和數(shù)不清的物資,到手后扔在露天和洞庫,掉頭直接投降西方,當時就有人說它比越南更加白眼狼,那么阿爾巴尼亞做得有多過分呢?
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小國,二戰(zhàn)結束后建國,曾屬于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在建國之初就和南斯拉夫結盟,沒過多久就和南斯拉夫鬧翻轉投蘇聯(lián)懷抱,但好景不長,阿爾巴尼亞很快與蘇聯(lián)反目,與東方大國結盟,結果沒過多久就背信棄義再次拋棄盟友,一個小國能在短短幾十年如此反復橫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白眼狼了,那么阿爾巴尼亞今天發(fā)展的怎么樣?

阿爾巴尼亞是較早承認東方大國的歐洲國家,1949年兩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在1954年互派大使,從那時起,阿爾巴尼亞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獲得了一些援助,到了6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出現(xiàn)了動蕩和分化,東方大國和蘇聯(lián)矛盾重重,其他國家在地理上更靠近蘇聯(lián),所以站在了蘇聯(lián)一邊,而阿爾巴尼亞與眾不同的態(tài)度,使它成為了所謂的歐洲社會主義的明燈,為了這份支持,東方大國接替蘇聯(lián),開始源源不斷地援助物資和進行低息貸款,作為回報,1972年阿爾巴尼亞也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投出了關鍵的一票,兩國關系逐漸升溫。
當時東方大國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設備無償提供給他們,在阿爾巴尼亞第四個五年計劃,即1966至1970年期間,阿爾巴尼亞獲得了16.5億人民幣的外匯,同時獲得了金屬加工,軍工生產,石化紡織,化肥制造等全方位的工業(yè)化指導,但由于援助來得過于輕松,阿爾巴尼亞人根本不知珍惜,把支援的物資隨意堆放在露天場過期生銹,因為在他們心中這點東西浪費了還會再給,東方大國的援助天經地義,這種可怕的想法,領導人霍查也毫不掩飾,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歸還貸款的問題。

然而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世界各國外交方針也在改變,進入70年代后,美國開始頻頻示好,東方大國也調整了國家戰(zhàn)略,提出外交服務經濟建設的思想,這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阿爾巴尼亞不解,一個沒有自主能力的國家自然對形勢變化難以接受,阿國開始在大使館安裝竊聽裝置,公開指責東方大國的內政外交,這無疑傷害了兩國的關系,于是阿爾巴尼亞再也收不到援助,整個國家陷入了迷茫和貧困之中。

1991蘇東劇變后,阿爾巴尼亞因為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糟糕,接受的物資和及軍事裝備早已坐吃山空,為了加入北約和換取外匯,阿爾巴尼亞以幾千美元的價格將堪用的援助飛機進行了拍賣,只有遍地的用援助水泥做成的碉堡,和隱秘洞窟里廢棄的物資訴說著過去的那段歷史,如今阿爾巴尼亞依然好吃懶做經濟低迷,被稱為歐洲的乞丐,這些都提醒世人,只有自己勤勞奮斗,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