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保全活動是基于專業(yè)維修人員保全的活動嗎?
1.何謂計劃保全
計劃保全是指通過對設備進行檢查、分析和預測,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在早期發(fā)現設備故障和性能低下的狀態(tài),按照計劃進行維護的預防性保全活動。
計劃保全活動是基于專業(yè)維修人員保全的活動,由維修部開展。目的是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縮短維修時間或減少故障的發(fā)生,從而實現零故障。與制造部門獨立開展的保全活動不同,計劃保全活動是以設備專業(yè)部門為中心的,所以也叫專業(yè)保全活動。
2.計劃保全的主要內容
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檢查、保養(yǎng)、維修,都屬于計劃保全的范疇。計劃保全的主要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站點自主維護
計劃維護和自主維護相互結合,自主維護由現場操作人員進行;計劃維修是指設備維修部在現場操作人員的配合下,在故障前、故障中、故障后用計劃進行的一些維修。
②及早發(fā)現異常
及早發(fā)現設備的微小異常將有利于設備的及時維修。一旦異常轉化為故障,設備將很難完全修復,有時需要停止設備運行進行修復,對生產影響很大。
③維護信息的收集和建立
通過維修信息系統的建立,專業(yè)維修人員可以與現場工作人員建立密切的聯系,專業(yè)維修人員可以在現場快速檢查設備的運行和狀態(tài),進而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和手段,縮短維修時間。
④建立技術數據庫
從購買設備開始,建立技術數據庫,制定維修措施細則,讓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按章進行維修。這種系統工程可以事半功倍。建立文檔,針對每臺機床的具體性能和加工對象制定操作規(guī)程,建立工作和維修檔案。管理者要經常檢查、總結、提高。
⑤合理的人員安排和技能培訓
為每臺數控機床合理分配專門的操作人員、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通過維修的實施,使全體人員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水平。
3.保養(yǎng)計劃的編制
在計劃預維護中,設備的維護是通過計劃來實現的,所以維護表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其維護的有效性。因此,編譯計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結合設備運行的動態(tài)管理
設備運行動態(tài)管理是指各級維護管理人員通過一定的手段牢牢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并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
A.通過日常和定期的點檢、定期的技術調查和測量等,分析設備的技術狀況,從而核實設備的實際技術狀況和維修間隔時間的長短,從而提高設備維修核算的準確性、合理性和經濟性。
B.建立健全檢查保障體系。在現場設備管理中,除了操作人員有責任對本崗位所用設備的所有檢測點進行檢查外,還應根據設備的數量和復雜程度指派專職檢測人員。專職巡檢人員除承包重要巡檢點外,還應全面掌握設備運行動態(tài)。
C.設備狀態(tài)信息的建立、傳遞和反饋。巡檢時,對發(fā)現的隱患或缺陷應進行記錄和檢查,并記入檢查表。根據故障和隱患的類型,由相應的管理人員及時安排處理,作為計劃編制的重要依據。對檢查中發(fā)現的設備缺陷必須立即處理的,生產和設備管理人員應及時組織處理;其他人可在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確定后納入維護計劃。
②結合設備的技術改造計劃
從企業(yè)的設備構成和技術裝備水平出發(f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結合修理進行技術改造,使修理時間和維修資金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企業(yè)的技術裝備水平。
③與生產的協調計劃
維修要服從計劃生產的需要,必須考慮對計劃生產的影響,必須權衡經濟效果。
④維修前的預檢
對于年度維護為計劃或季度維護為計劃的項目,在計劃實施前進行預覽,確認其符合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4.實施設備計劃保養(yǎng)管理的基本條件與應樹立的觀念
①實施計劃維護的基本條件:
得到各級管理人員的支持;
配備具有專業(yè)技能的維修人員;
樹立正確的設備觀念;
生產管理部門和人員之間有著無邊際的充分合作;
有完善的設備技術和狀態(tài)信息;
保持完整的報表和記錄。
②實施設備維護時,應樹立以下觀念:
設備損失包括故障損失和管理損失;
應該是預防故障,而不是統計故障;
設備維修管理以成本和性能為基礎,采用培養(yǎng)人才、有工作價值的工作環(huán)境;
加強維護管理制度和技術;
積累強化裝備技術(體質);
實施日常預防管理和維護;
實施標準化的設備維護和管理等手段,以最低的成本創(chuàng)造最大的附加值,從而達到徹底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