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吳文英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是 宋代 詞人 吳文英 所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先敘寫天氣及室中人的心態(tài);下片繼而回憶以往的歡宴夜游,對愛人表示歉意,最后才歸到正題“探梅”。詞題“探梅",實際卻是在探尋過往的游蹤遺跡,下片通過“西湖舊日”對此加以展開。筆墨閑散而情感雋妙幽深。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1
閣雪云低,卷沙風急,驚雁失序。戶掩寒宵,屏閑冷夢,燈飐唇似語2??皯z窗景,都閑刺繡,但續(xù)舊愁一縷。鄰歌散,羅襟印粉,袖濕茜桃紅露3。
西湖舊日,留連清夜,愛酒幾將花誤。遺襪塵銷4,題裙墨黯5,天遠吹笙路6。吳臺直下7,緗梅無限8,未放野橋香度9。重謀醉,揉香弄影10,水清淺處11。?[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永遇樂:詞牌名。此調(diào)有平仄兩體。仄韻始自柳永,見于《樂章集》,入“歇指調(diào)”。平韻始見于陳允平《日湖漁唱》,此為仄韻,雙調(diào),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韻。時齋:即沈義父,字伯時,號時齋,吳江人。致仕講學曾為白鹿洞書院山長,著有《樂府指迷》一卷。次韻:即和韻,是用他人詩詞所用的韻而作詩詞。分用韻、依韻、次韻三種。
2.飐(zhǎn):因風而吹動。唇:狀燈焰之形狀。似語:一作“語似”。
3.茜桃:宋寇準妾名。代指姬妾。張邦幾:“寇萊公之謫嶺南,道出杭州,妾茜桃疾作,謂公曰:‘妾必不起,幸葬我天竺山下。相公宜自愛,亦非久居人世者。’”前“堪憐窗景”與后“西湖舊日”諸句,均與此相關(guān)。
4.遺襪:化用《太真外傳》:“妃子死之日,馬嵬村嫗得錦拗襪一只。每過客來一玩,得百錢。”塵銷:被歷史的塵垢銷毀、掩埋。
5.題裙:用王獻之寫羊欣白裙故事?!端螘ぱ蛐纻鳌罚骸靶罆r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p>
6.吹笙:用仙人王子喬故事。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二十余年后來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税Q駐山巔,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而去?!蓖踝訂?,古仙人。
7.吳臺:指姑蘇臺。泛指吳地。
8.緗梅:俗稱黃香梅,花形小,心瓣微黃。梅:一作“悔”。
9.野橋香度:化用姜夔:“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10.謀醉、揉香:姜夔《玉梅令》:“便揉春為酒,剪雪作新計,拚一日繞花千轉(zhuǎn)?!迸埃簭埾取短煜勺印罚骸吧成喜⑶莩厣详裕破圃聛砘ㄅ??!?/p>
11.水清淺:化用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span id="s0sssss00s" class="ql-size-12px">?[2-3]??

白話譯文
室外紛紛揚揚的雪花雖然已經(jīng)停住,但是凍云層層卻壓得使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地面上風吹塵沙呼呼作響,致使空中的雁群也因為這風急云低而顯得驚慌失措,從而打亂了它們飛行的次序。我緊閉了門窗用以躲避寒夜勁風的肆虐,在屏風內(nèi)的床上無聊地閑躺著,甚至連睡夢中也感到了冷清與孤寂,醒后只見燈火在寒夜中閃爍、搖曳,它似乎也在啟唇低聲地訴說:“這里多么冷清啊?!贝巴獾木吧刹停挂寥巳滩蛔⊥O率种械拇汤C前去觀賞外面的雪景。但是面對著這似畫般的雪景,她不覺又想起往常是雙雙賞雪,如今卻只剩下她孤單一人,這不禁使人興愁。原來她是不放心我外出歡宴。在宴會中,郎君將會與其他女子打情罵俏,回來后恐怕還能從郎君的衣襟上發(fā)現(xiàn)女人敷面用的白粉,在袖子上或許也會顯露著腥紅色的胭脂印痕。
我回憶起當年曾在西湖中歡宴夜游,為貪杯中之物而留連忘返,幾乎將伊人的徹夜等候自己歸去的諄諄囑咐也忘得一干二凈,害得她白白地守了一夜空房。想當年伊人偷偷地跑出來與我相會的地方,如今恐怕再也難以尋覓遺跡了;而過去兩人互相唱和的愛情詩詞,現(xiàn)在也是變得墨跡灰黯。更何況我如今還遠在天涯,無法再回到兩人歡娛過的“吹笙路”上,作舊地重游而寄興了。姑蘇臺的周圍一片淡黃色的梅花盛開得簇擁而繽紛,這里算得上是個探梅訪幽的好去處,但是我卻認為,不如去荒郊中無名小橋邊尋覓到數(shù)枝梅樹,聞著那陣陣花香襲人顯得可愛得多。如果在野橋邊見到梅樹,我就會面對著那種疏影橫斜、暗色浮動、碧水清淺的絕妙景色,不覺高興得會捧起酒杯痛飲起來,以求得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