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才女朱妙端《靜庵剩稿》
【朱妙端原有《朱靜庵自怡集》十卷、《靜庵遺集》五卷、《雜文史論》五卷、如今皆已佚失,再不可得。僅剩詩五十首,賦一篇、殘句兩句,被后人輯作剩稿?!?br>
【本文在知乎首發(fā),轉(zhuǎn)載請留言,如果有讀后感什么的再好不過了~】
《靜庵剩稿》正文
五律(共四首)
《客中偶成》
異鄉(xiāng)久為客,風(fēng)雨阻歸程。
兩岸數(shù)峰碧,孤舟一羽輕。
篷窗殘燭在,煙樹早鴉鳴。
坐待東方曙,依稀見海城。
《從軍行》
束發(fā)從飛將,長驅(qū)下玉關(guān)。
秋霜明寶劍,朔雪擁雕鞍。
曉角邊城苦,悲笳旅夢殘。
何時(shí)凈疆場,歌吹入長安。
《平望舟中即事》
獨(dú)坐蓬窗下,挑燈憶別離。
旋沽平望酒,細(xì)讀魯公詩。
遠(yuǎn)寺鐘聲動,孤村月上遲。
含情緘尺素,慰我北堂思。
《賦得皇都春色》
長樂鐘聲動,昽昽海日明。
千官環(huán)珮合,萬井轆轤鳴。
曉色侵宮柳,祥煙靄鳳城。
上林春意好,百囀聽流鶯。
五古(共七首)
《采蓮曲二首》
(一)
五月薰風(fēng)至,輕舟出南浦。
不愛蓮花紅,惟采蓮菂苦。
君去不思家,妾愁如亂麻。
紅顏易憔悴,惆悵不如花。
(二)
采蓮復(fù)采蓮,水深清見藕。
欲折紅芳枝,綠刺傷儂手。
《春日無題》
故人賢亦愚,新人拙亦巧。
待得新人故,始知故人好。
《雨中寫懷》
茒屋無客過,蒼臺滿庭綠。
誰憐揚(yáng)子居,寥寥苦幽獨(dú)。
《讀霍光傳》
武帝果雄才,付托真得人。
偉哉霍子孟,功與伊周倫。
曾孫踐天位,相業(yè)益忠勤。
精誠貫金石,大義驚鬼神。
牝晨失剛斷,子禍成殺身。
赤族一何幡,孝宣殊不仁。
元勛覆宗祀,何以懷人臣。
申韓不足法,王道誰為陳。
乃知元始后,舉國皆頌新。
《讀鸚鵡賦作》
誰云禰正平,剛傲而慢侮。
載讀鸚鵡賦,忠誠照千古。
清音悲且和,羈愁益凄楚。
阿瞞肆梟雄,直視何足數(shù)。
黃祖駑下材,焉能與君伍。
玉碎真可嗟,珠成竟何補(bǔ)。
鳳鳥攬德輝,賢人相時(shí)輔。
天地正昏蒙,君禍良自取。
不見商山翁,深藏避豺虎。
《題虞美人》
楚漢不兩立,苦戰(zhàn)民力疲。
君王惑反間,腹心生嫌疑。
亞父已謝病,龍且仍喪師。
威望日以挫,將士漸叛離。
鴻溝定界分,收兵斂旌旗。
釋彼妻與父,恩義何忍欺。
幡然背盟約,匹夫猶不為。
陰陵迷失道,天亡復(fù)何辭。
空歌拔山力,蓋世功業(yè)衰。
美人起長嘆,向劍攢蛾眉。
寧甘刎頸死,肯事忘親兒。
芳魂逐君去,騅兮竟何之。
烈烈貞婦心,千古名不隳。
七律(共十三首)
《金陵懷古》
石城風(fēng)起浪聲齊,六代興亡動客思。
吳苑落花啼杜宇,宋臺荒草走狐貍。
殘香猶染胭脂井,遺恨空傳璧月詞。
誰道鐘山佳氣歇,真龍又見起鐘離。
《答李都憲代夫作》
獨(dú)坐空堂玉漏遲,故人何處不相知。
蟲聲依井夜將半,花影橫窗月上時(shí)。
促席每聆高世論,挑燈重看舊來詩。
恨無雙翼飛騰去,幾度臨風(fēng)動客思。
《湖曲》
湖光山色映柴扉,茅屋疏離客到稀。
閑摘松花釀春酒,旋摘荷花制秋衣。
紅分夜火明書屋,綠漲清波沒釣磯。
唯有溪頭雙白鳥,朝朝相對亦忘饑。
《題明因尼寺陳后主所建》
六代興亡似擲梭,空留尼寺傍山阿。
殘碑猶識金仙事,國破誰傳玉樹歌。
繞屋煙霞供笑語,一龕燈火隔松蘿。
由來陵谷皆遷變,湖水依然自綠波。
《題探梅圖》
一筇秋老踏蒼苔,為有南枝繞徑開。
小澗風(fēng)輕欹影瘦,孤山云暮冷香來。
尋詩曾共巡檐笑,問酒還同步月回。
今日重過幾惆悵,翠禽啼處獨(dú)徘徊。
《夜坐》
吳蠶初出悄無眠,數(shù)盡更籌覺暮寒。
柳色弄陰春已暝,角聲吹月夜將闌。
金爐火冷沉煙細(xì),羅幌風(fēng)生蠟炬殘。
獨(dú)坐空庭望銀漢,碧天如水露漙漙。
《吳山懷古》
萬里中原戰(zhàn)血腥,宋家南渡若為情。
忠臣有志清沙漠,庸主無心復(fù)汴京。
北塞春風(fēng)啼蜀魄,西湖夜月照瑤箏。
百年興廢空陳跡,回首吳山落照明。
《春雨》
濕云漠漠雨如絲,花滿西園蝶未知。
金屋曉寒鶯語澀,畫樓春晚燕歸遲。
宮桃有恨啼紅淚,煙柳多情斂翠眉。
檀板金尊久寥落,孤城愁聽角聲悲。
《秋夜》
月轉(zhuǎn)梧桐夜未央,繡屏斜裊篆爐香。
金風(fēng)吹起桂花落,玉露無聲秋夜長。
碧海望窮仙路遠(yuǎn),紫簫吹徹晚天涼。
乘槎欲共天孫會,惆悵銀河路渺茫。
《五岳樓》
登臨四望敞幽懷,縹緲軒窗傍水開。
煙鎖越山秋色晚,雨昏吳苑雁聲哀。
微范遠(yuǎn)樹云中畫,洶涌波濤海上來。
極目鯨波幾千里,不知何路到蓬萊。
《題琴清軒》
獨(dú)坐幽軒理玉琴,泠泠清磐發(fā)禪林。
高山流水閑中趣,白雪陽春太古心。
商調(diào)一聲驚鶴淚,朱弦三弄和潮音。
曲中拂拂南薰起,回首西巖日未沉。
《題望徽樓》
懷祖懸懸日倚樓,楚天盡處見徽州。
考亭遺跡磨今古,云谷文光射斗牛。
活水有源分一派,孝心無替仰千秋。
慚余不是儒楚客,強(qiáng)伴題詩到上頭。
《題小桃源文公祠堂》
春秋絕筆世云衰,夫子重來啟圣規(guī)。
學(xué)貫天人窮妙理,道傳堯舜贊無為。
丹心憂國陳方略,青史懲奸辟四維。
累葉諸孫隆祀典,清祠瞻拜識鳳儀。
七古(五首)
《白門懷古》
炎精已熄兵戈起,漢苑青青草千里。
長安日晚歌布乎,金刀血染權(quán)臣死。
奉先本非王佐才,忠言棄斥成嫌猜。
區(qū)區(qū)豈是老瞞敵,孤城坐守真堪哀。
白門已下身將戮,搖尾求生尚何欲。
座上應(yīng)無大耳公,鴟鸮又啄奸雄肉。
扁舟我來事已非,登臨懷古徒傷悲。
凄涼遺跡不可問,荒煙落日號狐貍。
《春睡詞》
茸茸芳草含新綠,露井夭桃錦云簇。
石闌干外早鶯啼,又喚春光到華屋。
綺窗花影搖玲瓏,玉人夢破春溶溶。
云鬟半亸鳳釵滑,枕痕一縷消輕紅。
香汗輕輕透衾濕,含情欲起嬌無力。
海棠庭院鳥聲和,睡足東風(fēng)一竿日。
《白纻詞》
西風(fēng)肅肅天雨霜,館娃宮深更漏長。
銀臺絳蠟何煌煌,笙歌勸酒催華觴。
美人起舞雪滿堂,清歌宛轉(zhuǎn)飛雕梁。
君王沉醉樂未央,臺前月落天蒼蒼。
《小桃源詩為故元尚書貢玩齋隱朱質(zhì)夫亭館作》
元季君臣失綱紀(jì),黃塵四野干戈起。
鸞輿北狩禁城慌,萬姓奔荒亂如蟻。
使君避地東南濱,故人傾蓋情相親。
深村地僻絕共草,不獨(dú)桃源能避秦。
二君義氣千秋結(jié),生死論交等金石。
佳城郁郁兩相望,百世相攜同血食。
《寒夜曲》
銅龍無聲更漏長,博山火冷消蘭香。
故人一去久寂寞,羞睹彩屏雙鳳凰。
深閨夜永寒威烈,霜滿空庭厚如雪。
銀屏酒冷燭光殘,窗外梅花上明月。
西風(fēng)蕭蕭南雁鳴,城烏夜寒棲復(fù)驚。
擁衾危坐不成寐,愁聽子規(guī)啼到明。
七絕(二十首)
《海溢》
颶風(fēng)拔木浪如山,振蕩乾坤傾刻來。
臨海人家千萬戶,飄流不見一人還。
《竹枝詞二首》
(一)
西子湖頭賣酒家,春風(fēng)搖曳酒旗斜。
行人沽酒唱歌去,踏碎滿堤山杏花。
(二)
橫塘秋老藕花殘,兩兩吳嫗蕩槳還。
驚起鴛鴦不成浴,翩翩飛過白蘋灘。
《柳枝詞》
樓外春風(fēng)吹柳枝,枝頭新月斗蛾眉。
綠陰留待昏鴉宿,莫折長條贈別離。
《春蠶二首》
(一)
桃花落盡日初長,陌上雨晴桑葉黃。
拜罷三姑祭蠶室,漸籠溫火暖蠶房。
(二)
交交戴勝屋頭鳴,桑葉青青烏已生。
女兒守箔無夜寐,切葉喂蠶天欲明。
《客中即事》
華屋沉沉乳燕飛,綠楊深處囀黃鸝。
疏簾不卷薰風(fēng)靜,坐看庭花日影移。
《吹簫士女》
侍寢昭陽下直回,紅蕉花底獨(dú)徘徊。
鳳簫偷得梨園譜,閑向深宮奏落梅。
《病中作》
夜剔寒燈夢不成,擁衾危坐到三更。
不知何處吹羌笛,落盡梅花月滿城。
《閨怨》
啼鳥驚回曉夢醒,起來無力倚銀屏。
蛾眉未得張郎畫,羞見東風(fēng)柳眼青。
《秋日見蝶》
江空木落雁聲悲,霜染丹楓百草萎。
蝴蝶不知身是夢,又隨秋色上寒枝。
《長信宮詞》
長信深沉天路遙,玉階涼露濕宮袍。
不辭團(tuán)扇輕拋擲,雙燕俄驚別舊巢。
《游仙詞》
洞天春暖碧桃芳,瑤草金芝滿路香。
吹徹玉簫天似水,笑騎黃鶴過扶桑。
《染甲》
金盤和露搗晴霞,紅透纖纖玉筍芽。
翠袖籠香理瑤瑟,綠陰新綻海棠花。
《暮春即事》
落花如雪點(diǎn)蒼苔,深掩重門畫不開。
蝴蝶不知春已去,又隨飛絮過墻來。
《詠梅花燈籠》
筼筜織作巧玲瓏,朵朵分明似化工。
薄暮高挑照歸路,滿圿疏影月朦朧。
《虞美人》
力盡重瞳霸氣消,楚歌聲里恨迢迢。
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fēng)入漢郊。
《明妃》
玉容憔悴向遙天,為惜黃金誤少年。
自是君王偏貴色,丹青不盡夢中賢。
《書青衣扇頭》
一夜西風(fēng)滿地霜,粗粗麻布勝無裳。
春來若睹桃花面,莫負(fù)寒梅舊日香。
《初夏》
落盡殘紅日正遲,薰風(fēng)一夜拆薔薇。
池塘雨過無人到,滿地榆錢鶯亂飛。
六言(一首)
《惜春》
掛樹游絲旖旎,撲簾飛絮輕狂。杜宇喚將春去,小桃落盡紅香。
殘句(二句)
《籬落見梅》
可憐不遇知音賞,零落殘香對野人。
《讀李易安詞題后》
一代才華真可惜,錯將閑恨寄新詞。
賦(一篇)
《雙鶴賦》
惟仙禽之高潔,秉玉雪之貞姿。翔昆侖之琪樹,啄玄圃之靈芝。共邀游于碧落,同沐浴乎天池。與鸞鳳而為侶,矧燕雀之敢窺。何虞人之見獲,遂羈絡(luò)于軒墀。蒙主人之至愛,聊隱跡而棲遲。故其呼之即應(yīng),撫之即馴,山雞雜處,野鶩為倫。志昂藏而獨(dú)立,情偃蹇而弗伸。若夫春雨初晴,光陰滿庭,臨風(fēng)振羽,向日梳翎?;蝓滠]而對舞,或夭矯而同行。望故巢之修阻,徒奮迅而長鳴。既而白露初降,金風(fēng)始高,丹頂皎潔,玄裳飄蕭。發(fā)清唳于永夜,徹遺響于九皋。感游子之躑躅,使遷客之無聊。而乃安于棲息,飲啄適宜。受乘軒之寵渥,釋龍檻之羈靡。愧微軀之菲薄,承眷顧之恩私。感厚德之未報(bào),徒馳情而在茲。永充君之玩好,誓畢世而不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