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巡洋艦介紹(十五)-愛丁堡級

愛丁堡級巡洋艦是英國建造的第三批城級輕巡洋艦。該級艦在南安普敦級和格羅斯特級的基礎上繼續(xù)增強了火力與防護,共建造兩艘:愛丁堡(HMS Edinburgh)、貝爾法斯特(HMS Belfast)。

建造過程
愛丁堡號于1936年12月29日在英國斯旺亨特船廠開工,1938年3月31日下水,1939年7月6日完工;貝爾法斯特號于1936年12月10日在哈蘭與沃爾夫船廠開工,1938年3月17日下水,1939年8月3號完工。

性能數(shù)據(jù)
艦員:750人
標準排水量:10635t
滿載排水量:13175t
艦艇尺寸:187m×19.2m×6.12m
裝甲防護:主裝甲帶最大厚度124mm;甲板裝甲:51-32mm;主炮塔正面裝甲102mm,兩側(cè)51mm,炮座51-25mm
動力:4座海軍部型三缸鍋爐,4臺帕森斯齒輪減速蒸汽渦輪機;主機輸出功率:82500馬力;四軸
續(xù)航力:9800海里/15節(jié)
最大航速:33節(jié)
武器配置
4座三聯(lián)裝152mm/50倍徑MK23型艦炮;
6座雙聯(lián)裝102mm/45倍徑MK16型高炮;
2座8聯(lián)40mm維克斯MK2砰砰炮;
2座4聯(lián)12.7mm維克斯MK3高射機槍;
2座三聯(lián)裝533mm魚雷發(fā)射管;
后期加裝4座4聯(lián)+4門單裝40mm砰砰炮,6座雙聯(lián)40mm博福斯以及14門20mm厄利孔;
1座高角度指揮儀控制塔;
284/286型對空搜索雷達;
271/273型對海搜索雷達;
282/285型火控雷達;
2-3架超馬林海象水上飛機

服役歷史
愛丁堡號服役后立刻被分配到蘇格蘭斯卡帕灣的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第18巡洋艦分艦隊,1939年轉(zhuǎn)屬第2巡洋艦分艦隊。
該艦曾參追擊過沙恩霍斯特號,也圍剿過俾斯麥,雖然都沒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1941年6月,愛丁堡號參與了向被軸心國圍困的馬耳他到輸送物資的物質(zhì)行動,途中遭到德國空軍打擊,好在走運沒有受傷。
當年底,該艦被調(diào)往北極航線參與護航運輸任務。
1942年5月2日,從蘇聯(lián)返程的QP11船隊,運載著蘇聯(lián)支付給同盟國武器貨款的愛丁堡號被擊沉,艦上的465塊金磚(4570kg)隨艦沉沒(現(xiàn)已撈出460塊)。

貝爾法斯特號服役后同樣隸屬于第18巡洋艦隊。
1939年11月21日,該艦在福斯灣被一發(fā)德國的磁性水雷炸壞龍骨,不得不返廠大修到1942年11月3日,之后之后重新加入了第10巡洋艦隊并成為旗艦。

回歸后的貝爾法斯特號四處出擊,參加了包括擊沉德國戰(zhàn)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的戰(zhàn)斗、北極船隊護航、攻擊提爾皮茨號的“鎢”行動以及諾曼底登陸場的炮火支援行動。
歐戰(zhàn)將盡時,該艦被調(diào)往遠東參與對日作戰(zhàn)。二戰(zhàn)結(jié)束后,貝爾法斯特就地加入遠東艦隊駐波香港。

1947年該艦初次退出了現(xiàn)役,次年又重新服役,后成為第5巡洋艦隊旗艦參加了朝鮮戰(zhàn)爭。
1953年降為預備役,1956年-1959年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后繼續(xù)在遠東艦隊服役。

1963年8月24日,貝爾法斯特號再次退役,并作為紀念艦保存,是英國繼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之后第二艘以國家名義保留下來的戰(zhàn)艦。現(xiàn)在該艦已經(jīng)成為了倫敦泰晤士河上的一處著名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