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讀完《了不起的蓋茨比》之后的隨筆
(這個當(dāng)時有想給學(xué)校文學(xué)社投稿來著,然后還是覺得寫得比較隨意垃圾就作罷了(畢竟本來是自己給自己看的隨筆)......畢竟這種有點“裝模做樣”(顯得自己很了解似的)所以不要笑話我啦.......以及觀點不同就是你對/抱拳/)
當(dāng)蓋茨比癡情地在水池邊等黛西打電話來的時候,當(dāng)他聽別電話鈴響卻被一槍打中的時候——
我終于再也忍不住我的眼淚。
或許電影更有浸入式體驗吧,讀原著時,我并未感到如此悲傷,根本控制地涕泗橫流,是我在開始看電影前沒有想到的。
你或許聽說過“舔狗”一詞。說實話,我聽到有人評價蓋茨比是“舔到最后一無所有”,心里微微有些刺痛。
是什么可以讓人做到如此地步?是愛情。
或許蓋茨比在這場泡沫般的愛戀里確實是卑微的。跳開悲傷的劇情, 以冷靜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了不起的蓋茨比》這一書的成功, 并不僅僅因為描繪了這樣一個愛情故事——還有對那個時代的反思。階級終究還是阻礙了蓋茨比與黛西。蓋茨比發(fā)達(dá)了——他廣交社會名流;他去幫警察局長的忙……可他依舊為湯姆看不起。他有錢了,他能滿足黛西的愿望了,他靠自己站到了老牌貴族一樣的地位了——可湯姆狠狠嘲諷,狠狠否決;黛西的失控更是讓他壓抑已久的內(nèi)心動搖。片尾黛西與湯姆的離去是如此絕情,明明蓋茨比黛西付出了一切。
?
黛西喜歡的或許只是錢——或者說是不愿拋棄也不可拋棄的地位、名聲。
本以為會是蓋茨比與黛西的神仙愛情,事實上終究是一場鏡花水月的悲劇。
漸漸躋身上流社會的蓋茨比應(yīng)該算的上是與黛西門當(dāng)戶對了,但我們依然可以預(yù)見,即使黛西選擇與蓋茨比離開,他們的思想終會使他們形同陌路、
?
而更懸殊的差異——帶來的基本也是悲劇。我想起谷崎潤一郎的《春琴抄》中,富家小姐春琴與她家的仆人佐助。
佐助一生都“扮演”著仆人的角色——哪怕她和春琴心意相通,哪怕 春琴毀容后,家境漸漸沒落時,佐助都倔強(qiáng)地以主仆之禮對待春琴——維護(hù)春琴的自尊心,以及保持他自己對春琴永遠(yuǎn)高高在上的優(yōu)雅形象的幻想。而春琴雖然愛著佐助,雖然父母同意這樁戀情,她也不愿承認(rèn)。這不能說不是她奇怪的、差不多是與生俱來的高傲所導(dǎo)致,更不要說佐助是心甘情愿待奉她。她始終沒有給佐助真正的名分。哪怕佐助自己覺得這是神仙愛情,恐怕讀者依舊對高傲到近乎有些變態(tài)的春琴、卑微到近乎塵埃的佐助不會有過多好感。
更何況,即使門當(dāng)當(dāng)對,結(jié)局也不會是童話里的“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在我第一次大致了解李清照生平時,我把他與趙明誠的愛情毫不猶豫地歸為神仙愛情。從“襪滑金釵溜”的初見,到賭茶潑墨喝酒打馬、共集文物,《金石錄》 是他們愛情最好的見證。直到我在 《文學(xué)回憶錄》里看到木心說,李清照還是寂寞的,她才高趙明誠太多。
?
而后對她更深的了解我更贊同《文學(xué)回憶錄》里的說法。趙明誠依舊是傳統(tǒng)的士大夫。踏上仕途,就是一條不歸路。有的身不由己,有的忘記初心。趙明誠腳步在遲疑,眼神在搖擺。
還有那個時代對于沒有子嗣的偏見。
?她卻道“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有著男性筆下沒有的清高與自矜,她是超越時代的,也許注定不為時代理解或?qū)捜?,她始終逃不開孤獨的宿命。
而我對那些對她第二次婚姻(無論是真是假)評頭論足的士大們也始終沒有好感。他們甚至于沒有李清照的胸襟與氣魄。至于她的死,其倉促之景一如趙明誠最后那離別的倉皇背影。我知道這不怪趙明誠,但我終究無法認(rèn)同這是神仙愛情。
現(xiàn)實中讓我想稱之為神仙愛情的,在我并不豐富的閱歷中,目前只有勃朗寧夫婦這一對。他們在意大利度蜜月,因為愛,勃朗寧夫人康復(fù)了癱瘓。他們在樓上樓下寫十四行詩互訴愛意。勃朗寧夫人至死也極其浪漫,她與丈夫談心說笑,覺得累了,就依偎在他臂上睡去。
?
總會有著期待神仙愛情的幻想吧?如蓋茨比一樣:至少最后的最后,蓋茨比是微笑著離開的。他死在電話響起的霎那。他遺憾,沒想到最終“失約”的是自己;他滿足,因為黛西“選擇”了他。作為觀眾,
知道電話是尼克打來這一真相的我們只是不知該為蓋茨比感到幸運還是不幸。
他得到了他的神仙愛情。
(最后,這只是一個并不懂談情說愛的高中生讀完書之后的淺薄之見而已)
(觀點有參考《文學(xué)回憶錄》《李清照詞傳:人生是一場絢爛的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