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多夫戲劇學派的理論著作《舞臺生活的藝術》(十五)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考慮過演員的自由嗎?
他的整個戲劇導演道路是從“專制”到自由。起初,他自己承認,他是一個“專橫的導演”,他要求演員最準確地履行對他的所有關于外部和內部的所有指示。然后漸漸地,年復一年,他越來越不讓演員難堪。目前尚不清楚此方案會導致什么。畢竟,他本人和蘇勒日茨基·洛杉磯(他最親密的助手、同事和思想家,于1916年去世)以他所有的導演“專制”,不小心拋出了兩三個關于自由的詞,然后他們自己表現出如此迷人的不由自主和獨立于任何人。他們自己的藥方,在場的人都有一件事:多么有才華,多么輝煌!來吧,再做一次!
如此驚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光芒不僅發(fā)生在最近,而且總是發(fā)生,即使還沒有談論任何“系統(tǒng)”時也是如此。舞臺自由和不由自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蘇勒日茨基才華的核心。
但所有這些以及類似的言行,并沒有成為“舞臺上的生命”的種子,至今仍被低估了。尤其是在“系統(tǒng)”開始出現之后,它的“元素”開始被認為是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根源。然后所有這些在工作中突然跳出來的關于自由的詞似乎都掉了下來,像是非法預訂,大膽的導演表演——尤其是在喜劇的地方——只是一個淘氣天才的自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看到演員的聯系,對此感到非常惱火,并經常將其歸咎于才華不足......后來,面對這種聯系非常重要的事實,他開始認為它很正常,并將其歸因于觀眾的分散注意力和可怕的影響。然后他開始在公眾的各種“干擾”的幫助下系統(tǒng)地對抗它,前幾頁剛剛提到的干擾。雖然他們是姑息的,但他們仍然完成了他們的工作。這些干擾的高度是他最新版本的“身體動作”。
他對自由的態(tài)度在《熾熱之心》的最后一次排練中對演員赫梅列夫說的話很好地表達了:“只有當你實現了內在和外在的自由時,你才會演得好?!?/span>
根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經驗,這就是自由與演員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之間的關系。
在某些情況下,他贏得了演員,通過各種適合當時的手段,他的“僵硬”,“緊繃”和虛假并使他處于正確的健康狀態(tài),他說:“現在 -完全的自由!做你想做的和如何做!不要把自己束縛在任何東西上。” 在這些情況下,演員達到了他最高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
但為了第二次獲得如此有效的結果,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耐心地從演員身上去除一切阻礙他自由和創(chuàng)造力的東西。有了這種將自由視為真正創(chuàng)造力所必需的東西的觀點,未來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可能會開始更加具體和堅持不懈地尋找它的起源和成長過程,當然,憑借他對此事的堅持和理解,他會找到的。但死亡阻止了一切。
如果自由在某個場景中作為正確工作的完成而出現,首先,它只適用于規(guī)定場景,其次,在這個特定場景中,它非常不穩(wěn)定,很容易消失……必要的是,演員的藝術中沒有一切都是理性的、冷酷的、合理的——這怎么可能呢?
經驗和實踐給出了答案。他們表明,當自由因長期且特別高素質的導演工作而屈尊出現時,沒有必要等待自由,而是從一開始就教育,從第一課開始,作為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品質之一.
而且,事實證明,它可以被如此強烈地灌輸,以至于演員在舞臺上的存在,甚至他在那里的出口——跨越舞臺的門檻——已經成為他自由的刺激。
這些觀察表明,具有自發(fā)性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性狀態(tài)不可避免地聯系在一起,它們不可避免地共存;即使在最簡單甚至最簡單的創(chuàng)造性現象中也總是存在這種自由;它已經是創(chuàng)造力的 本質, 它是創(chuàng)造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進一步:如果這種自由被打在基礎上,作為基礎,并且牢固,如此牢固,以至于它成為演員的第二天性,沒有它他就不能再上臺了,那么分析和理性的增加與普遍接受的角色發(fā)展相關,甚至增加一些命令性(指示性) - 所有這些都不會消除演員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會是富有成效和必要的。
反之亦然:如果在教育之初就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命令性和分析習慣,那么正是這些品質奠定了基礎。而他們,作為所有自由和非自愿的對立面,根本不允許任何一種自由的思想到達意識。對于這樣的人來說,他們在舞臺上的每一秒,為一個角色工作的每一分鐘都受制于他們的意志:這是必要的,那是必要的……這是必要的,是必要的,是必要的這是必要的......沒有非自愿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機的。
他們天生的表演天賦,即使沒有完全消失,也會被壓抑得面目全非。在考試中,他是一個自發(fā)的、情緒化的、容易被點燃的年輕人,有著生動的想象力,有著活潑、流動的幻想,而現在他是一個智障的思想家、發(fā)明家、挖掘者、他對每一件小事都很聰明,完全受制于他深奧的算術。他不僅不再相信自己的才華,而且養(yǎng)成了根本不聽他的習慣。就這樣,他一步一步地失去了他帶到學校的最大寶藏。
有時它會變成一個悲傷的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