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溪畔話梅列 鴨肴隨著節(jié)令轉
作者:何景銓?羅域炬 古今文人墨客以鴨為題入詩入畫不乏甚人,北宋晁沖之的土絕“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首詩寫出農(nóng)村春來春去情意,流暢,清新;陳子奮的《春曉圖》,以畫鴨為題,邊款題上“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詩句,烘托錦繡山河春意盎然的景況。鴨子自由自在在小溪、河流上蕩漾戲水的表演又成了鄉(xiāng)間田園生活的一大景觀。我最喜愛鴨子,喜愛他們提倡群居覓食,結伴嬉戲,崇尚集體,向往自然和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戲劇表演",主人發(fā)出緊急集合信號,他們就“嘎嘎”叫著,猶如“呼風喚雨”似的一哄而起,張開雙翅拍打著象飛機起飛姿態(tài)一樣撲向集合地,“鴨司令"常常為有這“一營兵"而感到自豪。當然,我遇見此景況也喜悅不已,引來一番念念不忘的爽朗。 鴨子全身都是寶,鴨羽絨可制衣被,鴨頭可治婦女血虛頭疼,“鴨內(nèi)金”可治小兒疳積,鴨唾液可治“魚骨卡咽喉”,同時鴨血還是滋補妙品?!秳e錄》記載:鴨可“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敝嗅t(yī)認為鴨肉適于體內(nèi)有熱、上火的人食用。鴨子“奉獻精神”可佳,為民眾提供了制作四季爽口菜肴的豐富原料,其中鴨子“五吃"是民間傳統(tǒng)佳肴。 梅列區(qū)村民農(nóng)歷一月底或二月初開始孵化鴨苗,飼養(yǎng)子鴨,約經(jīng)過三個月的飼養(yǎng),子鴨養(yǎng)成大鴨,這一季的鴨子又肥又嫩,是民間五月節(jié)前夕制作薰鴨好原料。 薰鴨,亦稱板鴨。制作時,先將鴨子宰殺,除去內(nèi)臟,洗凈,放到缽中,然后加上適量的蒜頭片,生姜絲、桂皮片?辣椒干、食鹽,在鴨子上除沫均勻,淹制約1小時后,取出鴨子,用適當長度的竹曳將鴨子腹部撐開,蒸鍋中放上適量的米糠或大米,并在上面擺上竹架子,然后放上撐開的鴨子,加蓋燒大火蒸13 至 15 分鐘,即刻停火,余火再薰一會兒,即可起鍋。薰鴨再回到干凈的鍋中,加清水煮熟,取出鴨子切塊裝盤,其湯留著煮面,蒸鴨肉可按各人口味,蘸佐料食,鴨肉呈黃色,鴨皮可另外撕下切絲,加佐料包春卷吃,鴨肉清香、嫩美、不膩,咀嚼起來回味無窮,是一道下酒的美味佳肴。 鹵鴨面又是五月節(jié)的一道面點,其面嫩長,意在子孫吃鹵鴨面后會象面條一樣"長長”懷念屈原,以激助子孫奮發(fā)向上,明白其理,同時倡導寓居他鄉(xiāng)異客和旅居海外的游子心系家鄉(xiāng),夢牽故土,不忘祖宗。 鹵鴨面是用薰鴨湯和堿面制成。首先堿面放到沸水中漂煮2分鐘,其目的去堿味。煮2分鐘后,面條即可撈起,涼干備用;燒旺火,鍋中倒上適量的食油,待食油冒煙后,放入大蒜片、適量食鹽,爆炒一會兒,再倒下薰鴨湯,加上適量的清水,煮沸后放入堿面,煮熟后加上一些黃酒,即可起鍋,面上撒一些香蔥花,便是一道民間傳統(tǒng)美味小吃,香甜可口,嫩滑清爽。 時至冬至節(jié)氣,家家戶戶都有制作風鴨習俗。一則由于此時季節(jié)氣候寒冷,便于貯藏;二則此時節(jié)日比較多,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派上用場。冬末你到鄉(xiāng)間走一走,農(nóng)家屋前屋后掛的不是風鈴,而一串串風鴨,東西南北遙呼相應,它和其它農(nóng)作物一樣,多姿多彩,迎風搖曳,同時也成為鄉(xiāng)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生活富庶的實物證明。 梅列風鴨油光發(fā)亮,香氣濃郁,入口香脆,肥而不膩,每逢喜慶節(jié)日,親朋蒞臨,即可將風鴨切段、切丁做菜宴請,切段的風鴨,擺盤撒上幾段蔥頭蒸煮,切丁的風鴨與大蒜片一起爆炒上盤,然后再備上幾道自制的紅糖糕餅點,熱上土黃酒,圍座飲酒敘情、猜拳娛樂,宛如一段歌,猶如一出戲,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寫照",使人引發(fā)一種綿長的情思。 風鴨,亦稱臘鴨。其腌制方法與薰鴨制作方法相同。風鴨腌制后,用芝麻油將全鴨均勻涂抹一遍,既增加香味,又可防止蟲蠅下蛆,掛在通風處風干半個月,脫水后的風鴨呈暗紅色,即可薰烤。薰烤的方法與薰鴨制作的方法相同。 我印象較深的還有菜芋燉鴨和板栗燉水鴨母,香氣四溢,味道清純爽口。 菜芋燉鴨主要原料是菜芋和鴨子,鴨子宰殺除去內(nèi)臟,洗凈切塊,倒入開水鍋中攪勻后立即撈起;菜芋去皮切塊;燒大火,鍋中倒入適量食油,待食油冒煙后,下幾段蔥頭和一些食鹽爆炒,然后倒入鴨塊,菜芋再爆炒一會兒,起鍋,將鴨塊和菜芋放入缽中,加上適量的清水、黃酒、姜片,然后將缽放入沸水的鍋中,加蓋燒大火清燉,約25分鐘后起鍋,再加少許味精,即可。 菜芋燉鴨子佳肴,面上僅浮一些油花,鴨肉呈米黃色,菜芋呈灰色。其湯清香可口,鴨肉嫩美,菜芋香甜爽口,可調(diào)中補虛、生津開胃、消疬散結,入腸、胃、腎三經(jīng),是夏季農(nóng)家滋補炒品。 板栗燉水鴨母主要原料是板栗蕊和水鴨母。宰殺水鴨母,除去內(nèi)臟,洗凈切塊,倒入沸水鍋中,攪拌幾次后撈起放缽中,加入板栗蕊和清水、姜片,然后放進燒開的水鍋中,燒旺火清燉 20 分鐘后起鍋,再加入少許黃酒和味精,即可食用。 板栗燉水鴨母是民眾炎夏三伏的“清補”佳品,其味香甜爽口,使人大開胃口??裳a腎氣,益脾胃,強筋活血,入脾、胃、腎三經(jīng)。特別是那些虛弱、便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最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