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體面
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
?“人生最重要的兩天,是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你為何活著的那天。”
?出生的那天,我們有了生命,知道自己為何活著的那天,我們成了真正的自己。
?這兩天里,一天是生命的新生,另一天是靈魂的新生。
?35歲那年,高更明白自己為何活著累,他不想再做一個只會養(yǎng)家糊口的小市民了,他要做一個前途未卜的畫家。
?于是,他辭去高薪體面的工作,放棄了體面的上流生活,成了一名畫家,又聲稱要遠離“文明社會”,最后遁跡荒島,過著窮困的生活,專心畫畫。
?據(jù)《紐約時報》稱,藝術品的成交價格新紀錄在2015年初被刷新了,高更1892年創(chuàng)作的“When Will You Marry? ”以將近3億美元的價格成交,成為截至目前為止成交價格最高的畫作。
?高更死后,毛姆旅行到高更曾經(jīng)生活過的小島,以高更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風靡全球。
?作家蔡崇達(《皮囊》的作者)讀后說:
?“這本書讓我明白,如果我一輩子不忠于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的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開心?!?/p>
?①每種生活方式都有它的美好之處。
?對于熱愛這種生活的人來說,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可是對于一些有其他追求的人來看,這樣的生活,不管再怎么美好,生活在其中,也不會讓人幸福。
?有人喜歡熱鬧,熱衷于各種聚會,愛結交各種有名氣有地位的人,然后虛與委蛇,互相吹捧。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里克蘭德的妻子就是這樣的人,她喜歡和上流社會的人交往,覺得一個女人自己掙錢是恥辱,只有被男人供養(yǎng)著才是高雅。
?她熱衷于這樣的生活,她有一個英俊的兒子,有高薪的丈夫,終有一天,丈夫退休,兒子在繼承他的事業(yè),老兩口享受衣食無憂的晚年。
?一輩子這樣也挺好,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可是,到底好不好,還要看自己喜歡不喜歡,你要是不喜歡,這種“美好”對你來說就是一種囚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