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s Therapy- 3】忽然出現(xiàn)霧海上的“男性”浪漫
【Art as Therapy- 3】- 今天這幅畫可以歸到“emm..好像看過又不知道在哪里看到“ 的那一類吧。畫名叫“在霧海之上的流浪者”(Wander above the sea of fog/ Der Wandererüberdem Nebelmeer)。94x74厘米大,是德國浪漫主義畫家Caspar David Friedric于1818年創(chuàng)作的。

我覺得畫名翻譯的不準(zhǔn)確,弄低了卡先生的畫意。Wander 是漫無目的游走的意思,而漫無目的游走的人就是流浪漢嗎?
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是七年前,德國一月灰冷的冬日,風(fēng)雨大作,有點(diǎn)像今天的倫敦。好朋友在我耳邊說“你看,這是我們德國人的浪漫。” 然后就呵呵的笑著,急急的出去抽煙了。
很長一段時(shí)間都無法理解,為什么“霧海上”是西方浪漫主義的代表作。
而這個(gè)中年男人,站在冰冷巖石峭壁上,背對著觀眾。他身穿深綠色大衣,右手握住手杖,頭發(fā)被風(fēng)纏住,凝視著忽然升起的濃霧,而面前龐大的山谷,不為所動(dòng),是浪漫嗎?
直到這幾天,才晚知完覺,明白了原來向上前行的人,被忽然升起的霧海擋住前路,背后又是兇險(xiǎn)的懸崖。也可以挺直了脊梁,深吸口氣,看著眼前的這片山脊。這種面對忽然未知前路的平靜,是很“男性”的浪漫。
由德國畫家畫出,又無名的透出一種無法解釋,卻的確透出畫框哲學(xué)的意義。哎,悶騷的德國人。
而藝術(shù)的意義就是,在明天不想上班的夜里,給你一點(diǎn)走出家門,面對前路霧海的勇氣吧。
*這幅畫現(xiàn)藏于德國漢堡kunsthalle.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