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水滸傳》寫的這么深啊!

雖然這是一句傻話,但我其實真的沒有看過《水滸傳》的實體書,電子書也沒有看過。一切對這本書的印象都只停留在電視劇階段。既然是電視劇就少不了對書中人物的藝術(shù)性加工,而隨著時代背景的需要,則對其中單個人物的評價也會隨著價值觀的不同而不同。比較常見的是把這些人物塑造的更符合當下人們對于英雄的向往,至于人物的黑歷史則隱而不談。
武松這個人物就是如此。書里他并不是一個正義人士。他也濫殺無辜,而且擱現(xiàn)在來看就是必須全國懸賞通緝的那種。他在書中正式出場是非常高調(diào)的,可以說直接就走上了人生巔峰??上疫\與遭遇并踏而至。他因為武大郎的事而把潘金蓮人體解剖,并把西門慶砍了頭。他的這次報復(fù)可說是正義的。但這之后,他就有點自甘墮落或者自暴自棄了。
他殺人后雖然被發(fā)配,但由于他的上司還比較同情他,所以他發(fā)配的地方是孟州,在宋代是比較發(fā)達的一座城市,與林沖發(fā)配的滄州比起來條件是好太多了。
而他一到孟州就趕上兩大勢力爭奪快活林的產(chǎn)業(yè)。兩方都知道他是一員猛將,于是都想爭取他的立場,而武松則在兩者之間游弋。先是是施氏用他打倒了張氏,而張氏有個哥哥,就是后來被武松殺全家的張督監(jiān)。他就對武松幫助施氏打自己弟弟、搶奪快活林產(chǎn)業(yè)并殺死蔣門神這些事情懷恨在心。于是假意拉攏武松,還要把丫鬟玉蘭許配給他。在武松以為新生活將要到來,心中又升起希望時,他卻派人去刺殺武松。然后又親口告訴他,玉蘭也是奸|細,把武松的希望刷了個一干二凈。這樣的打擊與震撼著實改變了武松接下來的人生軌跡。讓一個熱血青年對社會以及人性感到失望至極、絕望透頂,徹徹底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個黑暗的社會是容不得好人生存的,他們只會被陷害、被奴役、被欺騙。黑暗的世界誰又能看得清路呢!)
張督監(jiān)把武松從山頂一下踹到了山底后,武松激怒難消,一口氣殺了他全家十五口,一個不留。什么無辜不無辜的均不在話下。之后他喬裝成僧陀,在一處道觀又殺了一個小道童,而這個小道童還是一個被拐賣至此的孩子,至于殺他的理由則是拿他試刀。讀到這里我簡直不敢相信,因為這與電視劇里演的也太過大相徑庭了。
接著他借酒消愁,醉眼朦朧間看到一條黃狗。他覺得狗也不順眼,于是拿起戒刀開始追殺這只狗,狗沒追到反而掉進了河里。在十一月冰冷河水中站起又摔倒,總共兩次。自此一個打虎英雄就變成了一個打狗的殺人犯,就像他原本的正義皆化為烏有一般樣。英雄與殺人犯的轉(zhuǎn)換。這樣的人生起伏,真讓人看了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