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40歲男星第三次染毒被抓,毒品是怎么讓人成癮走上不歸路?
據(jù)悉,臺灣前男團183club成員祝釩剛于13日深夜在臺北街頭被警察臨檢,在其身上搜岀了大麻,祝釩剛被當場逮捕。
他承認大麻屬于自己,經(jīng)警方審訊后按毒品罪嫌處置并于14日以毒品罪送辦。
而這是他第三次染毒!祝釩剛母親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兒子為何又在吸食禁品,直言不管他了。
祝釩剛的父母也覺得,經(jīng)過此前涉毒事件,那么大的影響,能夠讓祝釩剛不再觸碰雷池,可沒想到他會再次染毒。

截至2015年底,我國記錄在案的吸毒人員已達234.5萬。
其中18到35歲的吸毒者有142.2萬人,占吸毒總?cè)藬?shù)的60.6%。
每年約有5萬人直接吸毒致死。
僅2015年一年,因吸毒引發(fā)的搶劫、盜竊等案件就有7.2萬起。

吸毒的危害有多大?
一旦沾上毒品,人生就和悲劇、死亡、犯罪、疾病長在了一起。
吸毒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發(fā)生多種疾病如艾滋病。
當毒癮發(fā)作時,吸毒者失去理智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還易發(fā)生自殘,自殺,自傷及危害他人等行為。
一人吸毒便會打破家庭的美好平衡,更是為了毒品而花光大量錢財,還會影響后一代。

由于吸毒產(chǎn)生的毒癮,使得吸毒者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設(shè)法獲得毒品,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興趣與能力。
長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銷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關(guān)-注-公-眾-號-深讀視頻,深讀君攜手六十萬三甲醫(yī)生,24小時為你提供在線問診服務(wù)。先看視頻了解疾病再問診,清楚多了)

為啥都知道沾上毒品,死得慘不忍睹,活得生不如死,卻還像著了魔一樣不停地吸?
為啥明知死路一條,卻還要飛蛾撲火?
這還得從毒品的成癮說起。
目前醫(yī)學界對毒品成癮的機制尚無統(tǒng)一定論,深讀君就挑一個最主流的"多巴胺假說"來跟大家講講。
先講兩個知識點:多巴胺和閾值。
多巴胺,是大腦里的信息傳遞者,負責在神經(jīng)細胞之間傳遞快樂信息。
天很藍,海邊日落超級美……這些信息被感官收集后,由多巴胺這個快遞小哥傳給大腦,大腦接收到快樂信息才會感到快樂。

閾值又是什么呢?
正常大氣壓下,水溫到達100(攝氏)度,水就被燒開了。
假設(shè)大腦有一個計數(shù)器,每收到一個快樂信息就加1分;如果大腦接收到N個快樂信息,計數(shù)器就會顯示為N。
只有當N大于一個數(shù)值時,大腦才會覺得快樂,我們把這個值稱之為閾值。

現(xiàn)在我們模擬一下大腦快樂的過程。
感官收集到100個快樂信息,多巴胺一個一個往大腦搬運,大腦的計數(shù)器蹦蹦往上加,直到這個數(shù)字超過閾值,大腦開始覺得很開心。

吸毒之后呢?
毒品一下就搞出成千上萬的快樂信息,直奔大腦,壓根不用麻煩多巴胺。
大腦計數(shù)器瞬間飆到一萬點,立刻爽到爆表。
這一爆表,大腦意識到,哪里出問題了?莫不是多巴胺太多了?
于是,大腦下令,減少多巴胺分泌。
另一方面,閾值,被這快樂浪潮徹底打破了,眼瞅著100,500,5000,就這么漲了上去。
不斷增高的閾值和不斷減少的多巴胺導致了一個可怕后果,就是人再也感覺不到快樂了。

大腦需要的快樂信息越來越多,可多巴胺送來的快樂信息越來越少。
只有吸毒,才能暫時縮小這個差距,讓人快樂一下。
可是每一次吸毒,閾值就會升高,多巴胺就會減少。
就這樣,差距越大,越想吸,越吸,差距就越大,這就是成癮。

如果發(fā)現(xiàn)親人朋友吸毒怎么辦?
正確的做法就是第一時間送去專業(yè)戒毒機構(gòu)戒毒。
那里有最先進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可以及時處理戒斷中出現(xiàn)的緊急狀況,避免發(fā)生意外。
(關(guān)-注-公-眾-號-深讀視頻,深讀君攜手六十萬三甲醫(yī)生,24小時為你提供在線問診服務(wù)。先看視頻了解疾病再問診,清楚多了)
無數(shù)血淋淋的事實在警示我們,吸毒者玩的不是時尚和刺激,而是為自己敲響了生命的喪鐘!
不要心存僥幸嘗試毒品,一試難回頭,一試毀終身!
無論哪種場合,千萬別因為一次無知的嘗試毀掉美好的人生!
更不要讓無辜者為之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