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百萬億投資圖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發(fā)現了什么投資機會?
“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到21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可能變得跟新冠肺炎一樣致命。而到2100年,它的致命性可能達到新冠肺炎的5倍?!?---比爾蓋茨
雖然現在是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和亞馬遜的貝佐斯在爭奪世界首富位置。但很長時間以來,世界首富的名號指的都是比爾.蓋茨。蓋茨也是世界上慈善捐款最多的個人,三十多年來,蓋茨的慈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一樣,都是改變了世界的男人。而對于蓋茨來說,他還在改變世界的路上。
一、比爾蓋茨:首富的智慧
1975年,年僅19歲的比爾蓋茨就從哈佛大學退學,成立了微軟公司。1990年,微軟公司推出了視窗界面的windows 3.0系統(tǒng),到1995年起蓋茨就以129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1999年蓋茨與妻子梅琳達成立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希望能消除全球發(fā)展的不平衡問題,尤其是貧困地區(qū)的醫(yī)療和教育問題。
2000年從微軟退休后,蓋茨就把精力放在了慈善事業(yè)中,致力于減少世界健康和發(fā)展領域的不平等現象。
蓋茨經常前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qū),調研兒童死亡率、艾滋病毒等問題。在新書《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中,蓋茨記錄了那一時期的記憶片段:在尼日利亞拉各斯,他走過沒有燈光的街道,看到人們蜷縮在用舊油桶改裝后點燃的爐火旁,內心受到極大觸動。
非洲的經歷讓蓋茨認識到,全球還有10億人無法獲得可靠的電力供應,而這其中有一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蓋茨意識到了一種此前他從未思考過的貧困形式——能源貧困。
蓋茨發(fā)現,能源是落后地區(qū)貧困的根本原因之一,化石能源燃燒造成的氣候變化,讓窮人愈發(fā)貧困。溫室氣體會吸收和捕獲大氣中的熱量,導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上升。溫室氣體越多,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就會越快。而地球溫度越高,越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
在去年新冠疫情之前,蓋茨就在多個場合發(fā)表演講,說全球氣溫上升將導致不斷出現傳染性極強的病毒。這些病毒未來可能殺死上千萬人。
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大約在510億噸,而且總體上一直呈上升趨勢。蓋茨認為在下一個10年或20年,氣候變化對經濟造成的破壞,相當于每10年暴發(fā)一次與新冠肺炎規(guī)模相當的流行??!
蓋茨花了十年時間調研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警告人類“不應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再犯同樣的錯誤?!?要想阻止全球變暖,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我們不僅需要停止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而且需要消除已經排放的溫室氣體。
二、碳中和時代零碳產業(yè)的重大機遇
不只是比爾蓋茨,現在碳中和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在2016年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簽訂的《巴黎協(xié)定》中,各國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yè)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而我們中國也莊嚴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此,接下來幾十年,我國至少要在碳中和領域投資100多萬億,碳中和、碳達峰也都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guī)劃中。
在溫室氣體排放中,制造業(yè)占比31%,電力生產與存儲占比27%,種植和養(yǎng)殖業(yè)占比19%,交通運輸業(yè)占比16%,取暖和制冷占比7%。
蓋茨總結了制造業(yè)實現零排放的4條路徑:
1、盡可能實現所有工藝的電氣化;
2、從已經“脫碳”的電網中獲取所需電力;
3、利用碳捕獲裝置吸收剩余的排放;
4.、更有效地使用材料。
解決氣候問題的關鍵是讓清潔能源變得跟化石燃料一樣廉價和可靠。蓋茨對清潔能源非常看好,在這個領域,他已經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并且蓋茨已經完全退出了自己在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公司的直接投資。
蓋茨斷言:"零碳產業(yè)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那些能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的國家,無疑將在未來幾十年里引領全球經濟。"零碳涉及的領域非常廣:能源電力、生產制造、農林牧漁、交通、建筑、取暖制冷、金融投資。
蓋茨的投資策略是:不再持有化石燃料公司的股票、投資零碳技術、直接空氣捕獲技術、投資生產植物基人造肉產品公司。
比爾蓋茨肯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人之一。在1995年的《未來之路》和1999年的《未來時速》兩本書中,蓋茨對人類未來的科技生活做了許多大膽的設想。其中“電腦錢包”、“設備定位”、“智能換臉”,這些都已經實現。
氣候變化說的不僅僅是氣候,而且關聯人類社會的觀念轉型、能源轉型、產業(yè)轉型和投資轉型。碳中和時代,比爾蓋茨給世界提供了他的解決方案。在蓋茨的新書《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中,蓋茨深入討論了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碳中和的底層邏輯,以及零碳產業(yè)未來10到40年的投資機會。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yè)經濟與財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