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幸福美滿的申氏,原著中陰過明蘭一次,還死了兩個孩子.
齊衡在第二次求娶明蘭無望后,平寧郡主為寶貝兒子選了填房申氏,郡主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能被她看上的人,家世肯定不一般。

申氏是當(dāng)朝首輔申家的名門嫡女,這個家族在京城地位可以匹敵張桂芬一家,族中也是人才輩出,就連英國公夫人都說申家也是世家大族。
人人都說申氏賢良溫婉,知書達(dá)理,是旺夫益子的賢妻。就連明蘭第一次見到她時也這么覺得。
雖然申氏長得不怎么美艷,但是眉清目秀,雅致高潔,嫁給齊衡也算門當(dāng)戶對。
婚后夫妻倆的日子也是和和睦睦,齊衡不僅年少俊美,還有才華又懂得上進(jìn),最重要的是他一點(diǎn)都不花心。

可是申氏不這么覺得,即便婆媳和睦,生活順順當(dāng)當(dāng),她總覺得和齊衡之間差了點(diǎn)啥。事實(shí)上女人的第六感總是準(zhǔn)的,好奇心按捺不住的申氏,還是找到了齊衡初戀的蛛絲馬跡。
某日齊國公爺辦壽宴,請了明蘭去,這可讓申氏逮住了機(jī)會。見面沒多久就說起自己生下的一對龍鳳胎,還問舅母明蘭可知道她倆孩子的名字,明蘭扶額好半天確實(shí)沒想起來。
申氏這才微帶惆悵的說著,一個叫玉明,一個叫翰明……是明白的明。

明蘭愣了半刻,才明白申氏在說什么,頓時剛才喝的酒都醒了一半。
要不是明蘭急中生智,說了句真是好名字,差一點(diǎn)就要被申氏給整了。
后來明蘭才知道,他們齊家是一代單名一代雙名排的,到了如今這輩兒,該是雙名明字輩的了。所以齊衡兒女名字中的那個名字,和自己根本沒有關(guān)系。
這件事她不知道,申氏是知道的,她故意在明蘭面前提起,就是想看明蘭露出破綻,明蘭明顯是被陰了。

想到這,明蘭心中升起萬丈怒火,恨不能立時將齊衡捉過來胖揍一頓。
其實(shí)申氏那么好的日子,偏偏因?yàn)闊o法獲得100%的愛情而時常憂傷,純屬是閑得慌了。自己過的別扭,也順帶叫明蘭一起憋屈,什么清風(fēng)拂面,端莊大方的申氏,她現(xiàn)在算是見識到了。
申氏最后的故事就是,在齊衡去閩南赴任時,她非要帶著一雙兒女隨行,明知那邊瘴氣濕熱,北方人水土不服,也不管不顧的。

碰上時疫爆發(fā),母子三人沒有一個活下來的,結(jié)果釀成這樣的慘事,申家人也沒什么能埋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