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最優(yōu)四款雙口快速充電頭橫評,針對手機雙機用戶
市面最優(yōu)四款雙口快速充電頭橫評,針對蘋果iPhone雙機用戶,蘋果 35W, 奧海AOHI40W,ANKER 40W,Mophie 45W

【第一步, 先關注我】
大家好, 我是胡侃侃。
我需要有效減少充電頭數(shù)量!
經(jīng)過這兩年的快速充電器的迭代, 我大部分的充電頭都是快充的。 有四口, 有座充, 有各種各樣的充電器。 而且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過去蘋果傳統(tǒng)的五福一安充電器, 我甚至努力去找過, 都沒有找到。
無疑, 快速充電器就是一個效率工具, 不再需要整晚充電, 早上起來, 30分鐘為iPhone13 Pro max手機充滿超過50%以上的電量, 到了辦公室再來續(xù)充一部分電量, 這樣整日的工作使用不會有任何耽誤, 同樣對于手機的電池也有更好的保護作用。

而多口便攜充電器還可以有效減少充電頭的保有量, 也可以節(jié)省費用, 提高日常使用效率。
那么這么多的充電器要怎么選擇?
如果你是日常出行的話, 我建議你選擇最新的40W雙頭充電器。
現(xiàn)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身份很多, 可能大家都已經(jīng)習慣標配兩臺手機, 或者一臺手機一臺隨身iPad或者其他性質的數(shù)碼設備。 一個口的高速充電器早就已經(jīng)不滿足日常所需, 舉個例子, 我自己日常出門配置通常會需要攜帶兩個iPhone手機,所以在選擇充電頭的時候, 通常都會用多口充電器。 但是現(xiàn)在購買的是一些多口高速充電器, 已經(jīng)很小, 但其實還是不方便出門的, 如果帶一個充電寶又只能最多滿足一臺設備。
這個情況下, 今年雙口都可以支持快充的超小快速充電頭孕育而生, 而且發(fā)展極為迅速。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一萬年不變的蘋果, 都推出了雙口快速充電頭了。

40W雙C口快速充電頭, 這種充電頭可以給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機充電, iPad, 小型筆記本電腦充電, 兩個C口支持任意插口最高40W功率, 也支持同時兩臺設備PD 20W 快充,這樣如果是雙機手機用戶, 就沒有了排隊的現(xiàn)象, 無需焦慮充電等待了。

本篇就是針對目前市場熱度比較高的四款全新40W超小型便攜式雙口充電器的橫評
蘋果Apple Dual USB-C Port 35W快速充電頭
AOHI 40W 雙口快速充電頭
Anker Nano Pro 40W 雙口快速充電頭
mophie 45W 雙口快速充電頭

喜歡充電頭的朋友們, 可以根據(jù)本文的推薦有針對性地購買, 希望來得及時, 大家喜歡。
外包裝
蘋果35W雙口快速充電器
蘋果35W雙口充電器, 這個包裝說實話, 真心不像是399這個價位的充電器應該有的, 加上送過來的就是一個普通的快遞, 我當時還以為是淘寶某個店家發(fā)的貨, 打開后沒想到是蘋果的。 我看了首發(fā)到手的的敘利亞成色, 再看看我的這個, 瞬間覺得應該知足。

我這次買的蘋果的是扁平造型款式, 雙USB-C接口, 造型上面沒有多說的, 還是比較好看, 蘋果風格。

折疊插腳, 手感, 做工看得出來依然是Apple出品的素質。
制造商為深圳賽爾康,輸出參數(shù):20V/1.75A、15V/2.33A、9V/3A、5V/3A,總功率35W。

奧海AOHI 40W雙口快速充電器
AOHI的產(chǎn)品,外觀給人新穎的感覺, 這款充電器顏色叫做伊甸黃。 甚至連我這樣所有產(chǎn)品都是非黑即白的人來說, 這次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黃色, 這個配色在現(xiàn)在數(shù)碼產(chǎn)品里面不多見, 非常打動人。

外包裝簡潔, 也用同款的黃色突出內(nèi)里的產(chǎn)品。

AOHI40W充電器, 是扁平款式, 雙USB-C接口設計在一端, 側邊有一個扣手位設計, 凹進去的位置剛好貼合手指, 這樣做到了拔插不費勁。 充電器看似平平無奇, 很多設計功力都集成到這些細小的位置。

插腳可折疊, 這樣好處就是放到包里面或者口袋里面的時候, 不用擔心會劃傷放到一起的設備, 也不用費勁的單獨找一個儲藏隔離間。
插口有高光倒角, 能夠有效確保拔插五萬次以上, 耐用度上面有大大的提升。

制造商為深圳奧達,輸出參數(shù):20V/2A(40W最大)、15V/2.67A、12V/3A、9V/3A、5V/3A,總功率40W。
Anker Nano Pro 40W雙口快速充電器
Anker Nano Pro 40W充電器, 是常規(guī)造型。 這款產(chǎn)品有四個顏色可以選擇, 充電頭四周是透明材質, 背面是噴磨砂工藝, 做工顏值都是在線, 非常好看。

雙USB-C接口設計在一端,個頭和蘋果20W充電器差不多, 但功率上面就大了一倍, 而且多了一個C口。

插腳不可折疊, 這樣出行的時候, 特別注意不要和手機放到一個存儲空間里面, 容易劃傷手機。

制造商為安克創(chuàng)新,輸出參數(shù):20V/2A(40W最大)、15V/2.66A、9V/3A、5V/3A,總功率40W。
Mophie 45W雙口快速充電器/墻充頭
Mophie 45W是扁平造型款式, 雙USB-C接口,插腳可折疊, 方便出行隨身攜帶, 同樣不會刮傷其他物件, 而且減少空間占用。

這款產(chǎn)品設計初衷是墻充頭, 用于墻面插口, 所以和上面幾款插線板充電頭的設計出發(fā)點有點不太一樣, 造型和插拔方式上面都更加傾向于墻面插座使用狀態(tài)。
制造商為深圳自格,輸出參數(shù):20V/2.25A(45W最大)、15V/3A、12V/3A、9V/3A、5V/3A,總功率45W。
Tips:這四款充電器, 包裝內(nèi)都沒有線材, 購買的時候注意要搭配好充電線。
便攜性感受
40W最大功率, 雙口同時 20W的輸出功率作為快充來說, 其實不稀奇, 我這里有140W,108W, 95W, 65W, 20W等等一大堆的充電器都可以實現(xiàn)。 但是如果兼顧到便攜性, 體積, 重量, 顏值, 充電效率, 穩(wěn)定性, 這樣的產(chǎn)品確實不多。
和蘋果原裝的20W, 還有其他品牌的20W的快充比較, 還有65W的充電器比較就知道這些個40W的充電器有多小了。
和蘋果原裝的67W, 還有其他品牌的65W的充電器比較。
手感
40W確實是最適合的一款產(chǎn)品。 而且這樣的產(chǎn)品就是為了滿足隨時雙手機設備快充, 所以便攜性是第一訴求。
我這邊有一個直觀的手感比較, 直觀感覺是AOHI的最小手感最舒服, 其次是蘋果同樣圓滑的表面, 但重量大了點。 再就是Mophie同樣感覺有點大, Anker應該是插頭不能折疊, 持握感不舒服。
和iPhone 13 Pro Max對比
蘋果的充電器和iPhone 13 Pro Max對比一下, 蘋果的充電器還是太厚了。 奧海AOHI 40W,扁平化設計看起來就會好很多, 視覺上沒有那么厚。 ANKER 40W的個頭非常小, 和蘋果的20W充電器比較起來都差不多大小, 但同樣還是因為插頭不能折疊,有點突兀。 mophie 45W, 個頭是這四款產(chǎn)品里面最大的一個。
體積
蘋果的充電器尺寸不算小巧:全身51*49*27mm, 特別是這款產(chǎn)品我覺得還是有點厚了, 好像蘋果對于充電器產(chǎn)品一直也不是非常在意。
奧海AOHI 40W尺寸迷你小巧:全身42*48*22mm,上手近似曲奇餅干大小。 拿起來的手感也是非常小巧。
ANKER 40W尺寸迷你小巧:全身45*34*63mm,充電器手感同樣是小巧mini的, 還是因為插頭無法折疊, 一個是不能讓這款充電器更小巧, 第二插頭裸露在攜帶的時候, 還是有劃傷一個兜里面的其他設備的風險。

Mophie 45W尺寸:全身54*50*28mm,充電器因為功率是最大的, 個頭從視覺上也可以看出來是最大的一個。

插座測試
在同一個插座下, 兩邊兩個都是蘋果的20W充電器,可以直觀感受到這四款產(chǎn)品的大小。

從側面看這個四個插座的大小。
不得不提一下, AOHI 40W充電頭三段式快充設計,根據(jù)設備電量自動調(diào)節(jié)目前的充電狀態(tài), 快充、普充、微電流三種充電模式。 同時, 帶了一個可視化呼吸燈, 非常直觀的告知用戶現(xiàn)在的充電狀態(tài)。

墻面充的效果, 三款充電器是扁平造型款式, 這樣充電線會從側邊走出。 Anker是常規(guī)造型, 充電線會從正面走出。 四款充電器的插口都可以保證穩(wěn)定牢靠的固定在墻面插座上面。

普通墻面插座效果比較

重量
蘋果104g, 奧海AOHI 63g, ANKER 86g, mophie 92g。

四款充電頭協(xié)議測試
蘋果35W
充電頭協(xié)議,報文全紅, 非常少見。 這款充電器僅支持PD3.0 35W。 蘋果自家出品的產(chǎn)品也可以理解, 因為蘋果也沒有打算考慮蘋果以外的其他設備的兼容性。
從POD報文看, C1和C2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支持盲插單口35W。

奧海AOHI 40W
雙口協(xié)議支持完全一致,支持PD3.0、蘋果2.4A、三星5V/2A AFC、QC4+、QC3.0/2.0、華為SCP/FCP、MTK PE2.0等。
POD報文顯示,PD協(xié)議支持5V/3A、9V2.2A、9V/3A、12V/3A、15V/2.67A、20V2A。 測試報文來看, 雙口C1和C2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支持盲插單口40W。

Anker Nano Pro 40W
雙口協(xié)議支持完全一致,支持PD3.0、三星5V/2A AFC、QC4+、QC3.0/2.0等。
POD報文顯示, C1和C2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支持盲插單口40W。

Mophie 45W
雙口協(xié)議支持完全一致,支持PD3.0、蘋果2.4A、三星5V/2A AFC、QC4+、QC3.0/2.0等。從POD報文看, C1和C2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支持盲插單口48W。

單口輸出測試
這個充電器測試,單口不是重點,只是簡單看一下兼容性。
iPhone 13 Pro Max
蘋果35W
C1/C2均在25W左右

奧海AOHI 40W
C1/C2均在25W左右

Anker 40W
C1/C2均在26W左右

Mophie 45W
C1/C2均在25W左右

iPad Pro 2020
蘋果35W
iPad Pro 2020, 雙口輸出24-26W左右

奧海AOHI 40W
iPad Pro 2020, 雙口輸出為32-34W左右

Anker Nano Pro 40W
iPad Pro 2020, 雙口輸出為19-25W左右

Mophie 45W
iPad Pro 2020, 雙口輸出均為25W左右

安卓
蘋果35W
OPPO find X3, 雙口輸出均為17W左右
奧海AOHI 40W
OPPO find X3, 雙口輸出均為17W左右
Anker Nano Pro 40W
OPPO find X3, 雙口輸出均為17W左右
Mophie 45W
OPPO find X3, 雙口輸出均為17W左右
為什么需要40W雙口快充?
我相信你們應該和我差不多, 出行隨身的設備, 一般不只是手機, 而且即便是手機也不只是一臺。 這個時候, 雙口快充就可以為我們提供雙設備快充。
iPhone 13 Pro Max+iPhone 12
蘋果3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6.6W, iPhone12端保持17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吃滿35W總功率。
奧海AOHI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8.7W, iPhone12端保持17.6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Anker Nano Pro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9.2W, iPhone12端保持15.9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Mophie 4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9W, iPhone12端保持17.2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iPhone 13 Pro Max+OPPO find X3
蘋果3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6.6W, OPPO find X3端保持9.6W。 蘋果充電頭不支持安卓可以理解。
奧海AOHI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8.7W, OPPO find X3端保持16.9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Anker Nano Pro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9.3W, OPPO find X3端保持17.5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Mophie 4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9W, OPPO find X3端保持17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能夠達到40W總功率。
iPhone 13 Pro Max+大容量22W快充移動電源
這個應該是很多人的出行標配, 對于我多臺手機的人來說, 更加是的。
蘋果3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6W,移動電源端保持17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最高峰值能夠吃滿35W總功率。
奧海AOHI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8.7W,移動電源端保持18.3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最高峰值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Anker Nano Pro 40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9.2W,移動電源端保持18.7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最高峰值能夠吃滿40W總功率。

Mophie 45W
iPhone 13 Pro Max端保持18.9W,移動電源端保持18.7W。 雙機均為快充輸出。

協(xié)議動態(tài)分配
蘋果35W
蘋果雙口充電器,應該是目前唯一能做到全程動態(tài)分配,不必重啟握手的充電頭。

其他幾款充電頭的全程動態(tài)分配效果, 或者說是協(xié)議分配的過程吧。無一例外當接入第二設備后,C1口會重啟分配協(xié)議。
奧海AOHI 40W
Anker Nano Pro 40W
Mophie 45W
蘋果35W充電頭的缺點, 插線空載會降功率
蘋果的手機線, 插Lighting的線即便空載也會降功率。 不管有沒有接入設備,充電器會默認為設備插入, 然后降低另一個正在充電的口的功率。 只能說日常充電的時候, 不充電就把線拔掉吧。
插入C口的線不會有這個問題。

總結
這個就是本篇的全部內(nèi)容, 現(xiàn)在看起來, 40W的充電頭就是最適合出行的搭配的充電器了。 可以同時對兩臺以上的設備提供快充, 也可以兼顧iPad, 或者MacBook Air這樣小功率的筆記本和平板電腦。

蘋果35W
蘋果黨如果非常在意全家桶, 那么無疑去選擇蘋果的充電頭肯定是最佳選擇, 但是注意對于安卓設備和其他充電協(xié)議并不友好, 或者說就是不支持, 而且空載降功率還是有點糟心。 另外就是價格太貴了, 400一個真心挺肉痛的, 如果不是測試的話, 我也會做等等黨。
奧海AOHI 40W
如果覺得蘋果官方的35W充電頭太貴, 這款AOHI的40W就是它的最佳平替。
這四款產(chǎn)品中, AOHI無疑是顏值爆表的產(chǎn)品, 如同一塊曲奇餅干一樣的小巧, 便攜,絕對滿足我這樣的直男的審美,也比較適合送給你身邊的男性朋友。 性能上, 功率不打折扣, 還能夠直觀的看充電狀態(tài)。 而且價格也是最劃算的, 我自己最中意的選擇就是這款。
Anker Nano Pro 40W
Anker充電頭其實也是一款顏值不錯的產(chǎn)品, 做工俱佳, 如果插口可以折疊就完美了。
Mophie 45W
Mophie是最大的一款充電頭, 功率也最大,輸出穩(wěn)定, 適合有筆記本設備的朋友便攜。 但做得有點方頭方腦, 作為墻插一直固定在那里我沒有意見, 但如果移動出行使用,如果顏值再強一點, 我會更喜歡。
我是胡侃侃,我的公眾號是“胡侃侃同學”。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