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逗之間,自有人生
? ? ? ? ?有人說,人的一生可以濃縮成一紙簡介,從出生到死亡也不過寥寥數字,僅由有限的逗號與唯一的句號組成。逗為擴,句為結,共同簡述了人生大戲。我們都會迎來那唯一的句號,但仍需用一個個逗號去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不斷充盈,那簡短的一生。
? ? ? ? 莊子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 若命,德之至也。這是一種對命運淡然處之的人生觀念。是認命,是人生的句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官場黑暗何不歸。晚年的陶淵明深知官場腐敗,而自己無能為力,只能隱于田園,保自清節(jié)。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烏臺詩案被貶黃州,蘇軾的愁苦無從訴說,誰人不想是周郎那般無限風光,但只嘆時光流逝,英雄遲暮。這何嘗不是一種認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但終會化為塵土,隱于世間。人生在世,我們能真正做到的,不過四字而已,從一而終。
? ? ? 論語曾言,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不認命,是人生的逗號。無臂王子劉偉,失去雙臂,用雙腳彈鋼琴,僅用一年即可彈奏出相當于手彈鋼琴專業(yè)7級水平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失去雙臂獲得了隱形的翅膀,這就是等價交換。小雞腳演講家尼克胡哲,他天生沒有四肢,只有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但他仍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永不止步》是他凝粹了一生的書。風清揚馬云,他是最早的數字經濟引領人之一,曾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但他卻曾三次參加高考,當過翻譯官,創(chuàng)過讀書角。他們都是不認命的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就像小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 ? 如果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一個人應盡的本分,是德行所致。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人所應有的野心,是獸性,是對欲望的追求。他們雖是靜與動的極端。但它們都是人在不同處境下處世的態(tài)度。進退之間,自有人生。
? ? ? 我們需要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之本分,更需要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不斷追求。接受不可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畫好人生之路上的每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