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兒 | 媽妹,我愛你
導(dǎo)讀
每位SMA患者,都如同一朵向陽花,雖飽受疾病苦痛,卻心懷熱愛,面朝陽光,向著希望努力成長。TA們在一起,恰似蓬勃盎然的向陽花田,向著光的方向,綻放出絢爛的光芒。
美兒SMA關(guān)愛中心特別開設(shè)“那些花兒”欄目,讓我們追隨向陽花的姿態(tài),聆聽花兒的低語,講述TA們的閃光故事。也許,這些故事中,也會有你的影子。
對于一個孩子是罕見病患者的家庭來說,媽媽的角色通常是不可替代的,SMA患兒的家庭更是如此。在SMA孩子的眼里,媽媽通常是那個每天陪伴在他/她左右的人,日日夜夜照顧和陪伴。只要有媽媽在,孩子的心里就是踏實的。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對重慶的SMA母女,看看她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故事。

媽媽:我沒能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和陪伴你
2009年5月,一個胖丫頭在重慶璧山的一座小山村呱呱墜地,這就是我們的穎穎。穎穎的出生對家里是個不小的喜訊,穎穎還有一個哥哥,這樣家里就是兒女雙全了。家人給這位家庭的新成員起名“思穎”,期待她未來能夠勤于思考,聰穎過人。
家人沉浸在喜悅中,我們的穎穎也慢慢長大。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家里人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怪怪的,“為什么她睡覺時踢不動被子?”
穎穎的爸媽沒有遲疑,立刻決定帶穎穎去醫(yī)院尋找答案。當時先后來到重慶市內(nèi)和西安的醫(yī)院,醫(yī)生都沒能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

直到穎穎10個月大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她來到了北京,最終基因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癥(SMA)。
“當時感覺天就像塌下來了一樣,醫(yī)生說這個病沒法治?!狈f穎媽回憶道。
“沒辦法,既然我不能給女兒一個健康的身體,我能做的只有照顧好她,陪伴她長大。”
媽媽當時是這么想的,后來也是這么做的。爸爸在縣里開了一家小餐館,需要在外支撐起整個家,媽媽回憶,“所以從拿到穎穎的確診通知書那天起,我就一天都沒有離開過我家姑娘,就這樣每天在一起?!?/p>

媽媽的一句話,其實是內(nèi)心的一個決定,更多的是作為母親的一種責任。
穎穎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直到5歲才上幼兒園。到了入學的年齡,媽媽堅持要讓穎穎進學校讀書。
“她喜歡嘛,做媽媽的有這個責任讓她和同齡的孩子們在一起?!?/p>
從此,媽媽成了學校里的“熟人”。穎穎在上課的時候,媽媽就會在教師辦公室或者操場上等待穎穎下課,幫她喂水或者上廁所。久而久之,媽媽和穎穎的老師們逐漸熟絡(luò)起來,老師們也更加理解媽媽和爸爸的不容易。
學校也很照顧這名“特別”的同學,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穎穎的班級一直在一層教室上課。

就這樣,五年如一日。媽媽的辛勞,穎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八龔牟涣呦ξ艺f一些寬心話兒,比如她經(jīng)常會和我說,‘媽媽,你辛苦了’,‘媽媽,我愛你’。聽到這些話,我就不覺得累了。”
媽媽告訴我們,穎穎的性格開朗外向,愛交朋友,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找她玩。
穎穎平時喜歡寫作,還有唱歌。對于未來,媽媽希望穎穎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養(yǎng)活自己。
“我會一直在她身邊,但我希望有一天她能有自己的生活。”
穎穎:我平時都叫她“媽妹”
在穎穎的眼里,媽媽是“萬能”的——她不僅每天不管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都陪她去上學,還會燒得一手好菜,還會幫她康復(fù)按摩。
在她的心里,媽媽基本上是她的全世界。
“她既是媽媽,又是我的閨蜜,所以我平常都管她叫‘媽妹’!”

一個調(diào)皮卻富有暖意的稱呼,承載著穎穎對媽媽的愛與依戀。
穎穎告訴我們,還記得她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剛上一年級的期末考試,她考了雙百。她還顧不上自己高興,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翱吹綃寢尯荛_心,我就更開心了?!狈f穎自豪地說道。
穎穎說,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感冒,她一直發(fā)燒,媽媽焦急得夜不能寐。夜里,看到媽媽給她拿小毛巾冰敷,換降溫貼,“我真恨我自己,怎么又生病了,害得媽媽睡不著覺。”

穎穎是個非常感性的姑娘,一想起媽媽為她日夜操勞,眼里的淚水就止不住流下來。媽媽有時候看姑娘又在默默掉淚,嘴上著急,心里卻心疼姑娘。
雖然現(xiàn)在有藥了,但穎穎從未和媽媽說過想要用藥的事。她知道,她的身體已經(jīng)給媽媽帶來了太多辛勞?!氨阋肆宋以儆茫彼傔@么對媽媽說。
眼下,穎穎馬上要到鎮(zhèn)上的中學讀初中了。隨著身體的發(fā)育,穎穎的脊柱側(cè)凸越來越嚴重。媽媽盤算著在穎穎上初中之前,給姑娘的身體再做些什么。
“媽媽,您辛苦了。在這些日子里,雖然有傷心,也有驚喜,雖然有時我倆還會拌拌嘴,有時也會惹您生氣,但是一會兒就好了。我會堅強,會懷揣著您的希望和我的夢想好好奮斗、好好生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