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績提高后為什么又直線下降?案例藍療心理

案主小毅是名中學生。從小成績一直不理想,經常被大人批評。
上初中后,家長為了小毅有一個好的將來,不惜重金聘請了家庭教師。在老師的輔導下,小毅成績有了顯著提升,從初一入學時的全班31名(共45人),到初二上學期已經升到第6名。
然而,就在家長和老師都為他的進步感到開心時,小毅的成績卻突然直線下降,一次比一次考得差。到初三上學期,已經掉到27名。
對此,家人和小毅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沒有經歷什么校園暴力、早戀或沉溺游戲,學習規(guī)律和努力程度也和以前一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成績幾乎降回原點呢?

咨詢師詳細了解情況后,用催眠技術引導小毅回想剛入初中成績一路提升時的感受。小毅說一開始成績上升到二十幾,十幾名的時候,心情是欣喜興奮的。但是隨著名次越來越高,內心開始有了驚慌感。對話摘錄如下:
咨詢師:請看著屏幕,按下開關......你的成績出現在屏幕上了,是第六名......請問你看到它一瞬間是什么感受。
小毅:不敢相信,興奮,緊張......
咨詢師:嗯,還有什么?
小毅:很激動,也有些害怕,感覺不是真的,我真能考第六名嗎?
咨詢師:你此時想做些什么嗎?
小毅:我想抓我的頭,想清醒一下......想去籃球場上蹦幾下。
由此看出,小毅是不相信他能考出這么好的成績的,因為在他心里一直有這樣的信念:我是差生。這個信念在小毅以往多次考試失敗中形成,在家長和老師的批評聲中被強化,最后在潛意識里落地扎根。
?

潛意識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看不見摸不著意識不到,卻能影響人的命運。其運作規(guī)律是:相信什么,就實現什么。比如:
一個人認為自己不夠好,他會用各種失敗的事實證明這個觀點。即使有好運光顧,他也虛不受補,受寵若驚,覺得自己配不上。
相反,一個人認為自己優(yōu)秀,他同樣會用各種事例證明。即便某一次失敗了,他也會往好的方面想,認為那只是個意外。他依舊保持激情和動力,也最終能以王者姿態(tài)重奪桂冠。
現在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則”,也是運用了這個原理。
?

回到案例,小毅從小一直被強化的念頭就是“我成績差”。當他以實力考出好成績時,潛意識依然告訴他不是優(yōu)生,不配有這樣的成績。于是他就以成績下降來“證明”自己真的很差——盡管在意識層面上小毅并不知道這些。
咨詢師運用技術幫助小毅修改舊信念,把“我就是優(yōu)等生,我配得上”這樣的新信念重新植入他的潛意識里。新信念猶如希望的種子,在小毅心理生根發(fā)芽,他變得自信起來,最后以班級第四的成績考上了一個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