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那道“心墻”| 心理的陪伴,看得見的成長
2022年6月18日早上六點鐘,一些人已經迎著清晨的暖陽出發(fā),前往同一個目的地:杭州小胖家園。
來自浙大兒童醫(yī)院的醫(yī)護團隊從濱江出發(f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七點四十就已經來到小胖家園給孩子們做免費體檢。
出發(fā)前一天,護士長向我們確認早上八點會不會太晚。孩子們需要空腹抽血,因此抽血前沒辦法吃早飯,他們擔心孩子會餓肚子。醫(yī)者仁心,見微知著。
小胖抽血體檢涉及很多化驗項目,因此要抽很多管血。因為孩子們的血管都很細,抽血很慢,給每個小胖抽血要花五分鐘甚至更久。
“我從來不會哭的,我真的不痛?!笔紫瘸檠氖且晃?歲的小女孩,因為出血很慢,她的左右手各扎了一針。之后每一個小胖都沒有哭鬧,9個孩子都表現(xiàn)得很勇敢。
5位愛心志愿者們也早早從西湖區(qū)、濱江區(qū)出發(fā),坐了接近兩個小時的地鐵,早上九點鐘到達小胖家園,陪伴抽完血吃完早飯的小朋友們做游戲。同時我們也考慮到父母是陪著孩子一起吃早餐的,也給陪伴孩子的家長們準備了早餐。
孩子們在小胖家園由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一起照護,陪伴他們做游戲、做手工。
家長們在更安靜的場地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社工師孫婷婷老師一起“體驗傾聽的力量”
孫老師首先讓大家兩兩一組互相介紹自己來自哪里、姓名、興趣愛好、孩子的情況。三分鐘后,再由每個家長起身向所有人介紹自己的組員。
然后,九個家庭的15位家長分成了三個小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家孩子的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學生批評他,說他是傻子,讓其他學生不要向他學。其他孩子都不和他玩,他回來問我自己是不是傻子?!?/p>
“我家小胖牙齒不好、脊柱側彎、髖關節(jié)不好,他出現(xiàn)一點問題我們就立刻去給他治,希望盡自己的能力,讓他們正常一點。”
“小胖每天早上都像鬧鐘一樣,四五點鐘就起來鬧騰?!?/p>
“家里人的觀念都是小孩子應該要養(yǎng)的白白胖胖,很難做到控制飲食。”
“希望以后可以有一個地方把小胖送去托管?!?/p>
小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都委派一位家長代表小組談了談自己的感想。
家長說
“我們組都是二胎的小胖媽媽,第一胎是健康的孩子,第二胎是小胖。因為小胖們得了這個病,我們對他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只要他們做好了很小的事情我們就很欣慰了。但對于家里的老大,我們的要求總是非常嚴格,讓孩子對家庭產生了負面的情緒。我覺得不要把壓力轉移給老大,對他的心態(tài)也應該調整好?!?/p>
“希望以后可以有一個地方把小胖送去托管。”
“從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我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我本來是一個很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出去玩的人。生了小胖之后,我就把自己關起來,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個人。
我的第一個孩子很健康,讀書很好,他一直我的驕傲,也讓我很自信。但自從生了老二,我感覺自己跌落到了谷底,自信都沒有了。
家人們對這個病不夠了解,也不能夠理解我。
我和朋友傾訴,他們暗地里也會議論我。所以只能自己來消化,覺得別人幫不了我。
和其他家長聚會的時候,他們的小孩子一起玩,把我的孩子孤立了,這讓我很不舒服,時間久了,別人邀請我聚會就都被我推辭掉了。我都是自己騎著車子,一家三口或者我?guī)е⒆?,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自己玩。
今天和其他小胖家長聊天明顯能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的?!?/p>
“小胖都會比較簡單、單純。兒子會給我蓋被子,會說媽媽我愛你,生活中還有很多讓家長感到溫暖的事情,我都會記到本子上。
他會和我說:媽媽我們很有緣哦,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很長,你陪著我,我陪著你。
有時候也會忍不住責罵孩子,下手重了一點,事后又后悔又心疼,跟孩子說讓他也打我一下。他就會輕輕的摸我一下,說媽媽不能打。
有時候和孩子爸爸吵架,他會在中間調解。會和爸爸說:爸爸,你怎么把媽媽惹哭了。然后會和媽媽說:媽媽,爸爸也有很多優(yōu)點哦。
他的調節(jié)很有用,讓我們會心一笑,小事化了。
現(xiàn)在想兒子有一份工作,只要飲食不要開放式,他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幾個家長在講的時候,我會很感動,身為父母,和孩子們做的點點滴滴,聽著聽著就會很感動?!?/p>
本次活動的組織者,同樣也是小胖家長的林老師與其他家長分享經驗。
“當孩子確診小胖以后,我們會覺得老天對我們不公平,壓抑的時間長了就容易抑郁。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只是一個偶發(fā)事件,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也是正常的,小孩子也是無辜的,自己心情不好對小孩子也沒有幫助?!?/p>
我們可以多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能幫助到他人是最快樂的,這樣自己會高興起來,可以減少焦慮。自己快樂,孩子也會快樂。
我們要正確的認識疾病的特點,對疾病的了解非常重要。比如他們會重復說一件事,因為他們短期記憶力不好,沒有安全感、焦慮,所以會不停的問。我們了解了之后就會覺得情況可以理解孩子們的重復,理解以后就不容易讓自己心情煩躁了。
有時候我們晚上肚子餓了,也很想吃,他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這種饑餓狀態(tài),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他們,也會讓自己輕松一點。
他們每個階段的癥狀,一般不太一樣。12-30這個年齡段照護壓力比較大。確診早,治療早、干預早,情況就會好很多。
有的家長反映小胖起的很早,四五點就起床。沒有安全感,怕自己沒飯吃。我覺得比較有效的方法,貼一個日常作息表,時間不要框死。首先我們自己盡量遵守這個時間,增加孩子們的安全感,來減少他們的焦慮。
我們也可以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吃多少燒多少飯菜,少吃米面類碳水高的食物。或者和孩子分餐制。
小胖的食欲旺盛,我們可以把主食和黃瓜放一起,食物裝在平坦的餐具,從視覺上食物好像很多,其實不多,孩子們也會比較滿足。
了解他們,調節(jié)好心態(tài),有一點進步就贊賞,不要要求太高,要求太高的話自己會非常累?!?/p>
下午,孫老師帶家長們做了12分鐘的養(yǎng)氣操:八段錦,幫助家長們養(yǎng)氣放松,并鼓勵大家平時在家也可以多自己做操,放松心情。
隨后,孫老師為大家介紹為什么需要自我關懷、進行書寫聯(lián)系(用自我關懷的方式看待自己)、分享以及冥想練習身體掃描。
這次參與活動的家長紛紛表示在這個沒有歧視、相互平等的環(huán)境中,感覺很好,以后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聚會,讓我們來一起分享、交流經驗,給自己一個學習、放松的空間。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家長周圍的人都會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是看起來更弱勢的群體,而家長們自己不得不堅強起來,因為家長有些時候是沒有機會被照顧的。感謝浙江心基金慈善基金會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一起關注小胖家庭心理健康,從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