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夜的女采摘員
夜的女采摘員
文珍
77個想法
◆ 上輯 甜烏鴉
>> 永遠(yuǎn)都是“你”。你好嗎。你結(jié)婚了嗎。你生孩子了嗎。從沒有起承轉(zhuǎn)合,也不做任何解釋。這也很厲害,因為“你”可以是一個何其親密的詞,就好像對早上才見過的枕邊人一樣隨便;當(dāng)然也可以理解成別的任何意思。進(jìn)可攻,退可守。
>> 對妻子的稱謂也很妙,永遠(yuǎn)是“她”。仿佛帶著某種厭棄,卻又不失安全的溫情。同樣是進(jìn)可攻,退可守。
>> 總會有那么一些熱心人士樂于事無巨細(xì)地直播所有聚會細(xì)節(jié),也許潛意識里就是為了刺激她這樣膽怯的逃兵,讓原本乏善可陳的聚會被不在場的人盡情想象。她感到切實的痛苦,卻沒法控制自己不去看。
>> 這年紀(jì)的小女孩心地敏感得像剛長成的蒲公英花球,一不留神心事就飛得一天一地。
>> 她既是“姐姐”,就不該像那些可憎的真正的大人一樣問東問西。
>> 事情并沒有就此一帆風(fēng)順起來,就好像有某一環(huán),從一開始就悄悄脫節(jié)了。
>> 明明是慘綠少年風(fēng)華正茂的年紀(jì),卻也是人生中最灰暗破敗泅渡得十二萬分艱難的青春期。
>> 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能和依依在一起更久,花很多時間陪她玩,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給她最溫柔的愛,念很多書給她聽——告訴她永遠(yuǎn)不必因為任何事自卑。更不必壓抑自己取悅?cè)魏稳恕?/p>
>>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早一點談戀愛:愛也是需要不斷學(xué)習(xí)試錯的一件事。千萬不要像自己那樣,都三十多歲了,還完全是個愛的門外漢。
>> 這和從小欠缺愛的教育有沒有關(guān)系?不過其實這幾十年來,大部分中國家庭也都差不太多。父母只管小孩子的讀書成績,別的什么都不管。
>> 環(huán)顧四周,同學(xué)中正常一點的家庭模式也幾乎看不到,基本全是反面教材,出軌的出軌,離婚的離婚,就算天天守在一起的據(jù)說也吵得天翻地覆——有幾年,因為暗自羨慕的緣故,她格外注意身邊同學(xué)的家庭,最后終于被現(xiàn)實情況一點點祛了魅。
>> 旁邊是一個小山丘,山丘的小樹上又零星開了幾朵不認(rèn)識的花,那暮色里的灰粉格外催生出一點溫情來——像艱難時世的強(qiáng)顏歡笑,寒冬臘月的惻隱之心,狗鼻子上最后的一點余溫。
>> 陡然間,她對依依生出一種很接近母性的熱情來。又渴望像《麥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爾頓,竭盡全力保護(hù)那些更小也更無助的生命,在這個到處都充滿危險又荒蕪無邊的世界上。
>> ——那么多小孩都從來沒有被好好對待過,也就糊里糊涂地自己長大了。
>> 窗外一閃而過的白光黃光綠光,則是許許多多個農(nóng)家樂,發(fā)展中的中國特色小鎮(zhèn),待開放的桃花或別的什么花,熄了燈的火鍋店,黑暗中沉默隱忍的小孩子。
◆ 抵達(dá)螃蟹的三種路徑
>> 擁有生殺予奪的能力是一切內(nèi)疚感的來源。但當(dāng)我們感到內(nèi)疚的時候,是否說明我們比內(nèi)疚的對象更強(qiáng)大呢?會不會又把自己想得太偉大了?
>> 獨自在圖書館消磨光陰時,發(fā)現(xiàn)比起對陌生世界的求知欲,更希望的是理解自己。
>> 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一旦愛了就生出格外的危險,無論是對于愛者還是被愛者。
>> 那些活著就被扔棄的小魚小蝦,亡魂也不會再在這塵土飛揚(yáng)的空地上方停留。
>> 從小到大,螃蟹幾乎代表他生活方式的所有隱喻。要隱藏自己的真正取向,用堅硬外殼掩飾內(nèi)心的愛欲。要一次又一次蛻殼才能成長,要定期曬太陽補(bǔ)鈣鍛煉身體?,F(xiàn)在,螃蟹沒有了。這次的啟示又是什么?
>> 兩只螃蟹無論公母,如果最終無法彼此理解,被關(guān)在一個缸里有何意義?
>> 眼下他趴在地上,再也找不到自己僅剩的,唯一的螃蟹了。如孤獨的末日幸存者,獨自吃下若干蘋果、梨和看上去無滋無味的蟹糧,表情全刻在背上的,被命名為龜?shù)?,中華相手蟹。
>> 相手就是敵手的意思。敵手沒有別人,就是自己。
>> “濃情烈愛和豐功偉績一樣有巨大的風(fēng)險?!?/p>
>> 就仿佛一個人曾竭盡全力地對抗過沉重的什么之后,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總而言之,在人群中像一只閃閃發(fā)光的鹿。
>> 昆德拉認(rèn)為“瘋狂地愛和聽到肚子咕咕叫,這兩者足以使靈魂和肉體的統(tǒng)一性——科學(xué)時代的激情幻想——在頃刻間化為烏有”。
>> 是另一個和昆德拉一樣苦于太暢銷而永遠(yuǎn)難獲諾獎的作家說的:失去一個人,就是無法再與他共享親密的時間。
>> 因此他如此順理成章地問出這最簡單的七個字:我們今天吃什么。今天。就像不光擁有昨天,還有可指望的明天一樣。還有未來無數(shù)日子一樣。
>> 就像另一個沒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作家那篇《帶小狗的女人》的結(jié)尾:“兩個人心里都明白,離著結(jié)束還很遠(yuǎn)很遠(yuǎn),那最復(fù)雜、最艱難的道路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
>> 這是她在新世界里遇到的第一個男性,一個和以往生活毫無關(guān)系的嶄新人物,暴風(fēng)驟雨般帶給她隱秘痛楚的成人禮,一次毫無儀式感的廉價洞房。
◆ 刺猬
>> 刺猬的刺有多硬,肚子就有多軟。
>> 其他來求助的都是過客,只有她爸才是唯一的,讓人嫉妒的永恒受益者。
>> 這個故事本身就帶有某種永恒的意味。的確,以谷倉之大,恒河沙數(shù)無窮盡,無無窮盡。她甚至都想不起來這個故事什么時候結(jié)束了。
>> 仿佛一夜之間,媽媽就變成了另外一個脆弱的,會在半夜吞聲飲泣的更年期失敗者。
>> 所謂好人,還不是為了顯得自己比周圍所有人都更好,更高尚,更偉大。但好人的家人肯定并不都真正感到幸福。
>> 一切歸因?qū)Ψ绞亲詈唵蔚模@樣才能夠永遠(yuǎn)立于不敗之地。
>> 反正殊途同歸。反正每個人最后都會厭煩做一個正確的好人。
>> 但她已經(jīng)習(xí)慣了。所謂習(xí)慣的意思,就是已成自然,無法可想。
>> 她知道有人始終不能明白自己——更不會喜歡。人總是不會喜歡那些和自己太不一樣的人吧。一句話就定性了:太裝。
>> “刺猬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xiàn)象。在管理學(xué)中,就是強(qiáng)調(diào)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yīng)”。
>> 兩個成年刺猬對峙,觀望,小心翼翼地靠近彼此,只因為需要一點對方的體溫——這太斤斤計較了一點。也太“大人”了。
>> 像她們這樣的人,大概還是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所有的好與壞,所有的驕傲與癡心,所有的目下無塵和不容于世,皆來源于此。
>> 以為早遠(yuǎn)離了的家庭陰影此刻卷土重來,愛過的,恨過的,竭力劃清界限卻終于宣告失敗的。此刻她正大步走在媽媽的老路上,重復(fù)同樣的輝煌、危險、狂喜和虛無。——但再給她一次機(jī)會,恐怕仍然會犯和媽媽一模一樣的錯誤。
◆ 烏鴉
>> 更經(jīng)常的時候,我知道愛本身就是一種煩惱,這兩者之間可以畫等號。
>> ——愛。對于一只烏鴉來說過于酸腐的字眼,簡直像硫酸一樣一點點腐蝕了我的肌膚,我的黝黑發(fā)亮的羽毛根,我高傲的堅硬的喙,讓我一寸寸全部爛掉,爛掉在對于這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奇毒藥的向往中。
>> 經(jīng)過這悲慘的一天,她馬上就要變成一個鐵石心腸的、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無往而不利的大人,遺棄并忘記那些可憐的貓狗,再也不會相信寓言和童話了
>> 我的柿子樹公寓也將和唐家?guī)X一樣被永久地毀掉,沒有人再欽佩我南先生的存在,而我的肉身,也終將一頭栽倒在這塵灰撲面的園子里,永遠(yuǎn)不再戀慕虛無縹緲的香氣,也永遠(yuǎn)不必再練習(xí)說人話了。
◆ 一只五月的黑熊怪和他的特別朋友
>> 人們表示知道了,和真正有動力和能力去阻止完全是兩回事。更可怕的,是那些鏈接人們看到了,轉(zhuǎn)發(fā)了,就認(rèn)為自己已經(jīng)完成了某種社會責(zé)任。
>> 人類是十分復(fù)雜的動物,從來不僅僅滿足于蜜糖和魚。他們有難以饜飽的欲望,以及你永遠(yuǎn)難以想象的抵達(dá)欲望的曲折途徑。
>> 我也并不十分感激那些只是轉(zhuǎn)發(fā),表示知道這一切并把它完全當(dāng)作是另一個世界的事的人。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fā)生那么多悲慘的事情。我們知道的已經(jīng)夠多了。但是如果僅僅是知道而已,用句粗暴的流行語來說:那并沒什么蛋用。
>> 總而言之,在我——一只見識有限的黑熊怪眼里,和尚們的生活是相當(dāng)古怪的,既拼命遵循某種舊日傳統(tǒng)的秩序,又完全暴露在現(xiàn)代文明的圍剿之中。也許檻內(nèi)外原本就是易于互相跨越的吧,修行只在個人。
>> 人類是一種很容易自我感動頭腦混亂的動物。而且,他們還老是要求同類和自己一樣。
>> 大家都越來越不愛讀書,每天社交平臺上引經(jīng)據(jù)典的,其實都是改頭換面的偽作。
◆ 狗
>> 喜歡一個人真的是毫無辦法的事,即使他本質(zhì)是個傻逼也不能阻礙你對他越來越深的迷戀。越不可能越迷戀。越不道德越誘惑。越禁忌越刺激。越冷淡越熱愛。
>> 這種妄念是它自生的,因為我知道我手頭空空如也。這就是愛。這就是期待與靠近本身。
◆ 下輯 夜的女采摘員
>> 而他人的噪音仍讓彼此漸漸聚攏這迷路的,輕輕拍打過邊界的翅
>> 那棵植物用一種奇妙的方式消化吸收了我給靈魂切片讀過的一切,并且在每個清晨都吸飽了沉甸甸的新鮮露珠,又在每個晴朗的傍晚在微風(fēng)中怡然搖曳,像回憶起來什么似的輕輕點著頭。
>> 如果非要讓我來形容,他像一個即將在游泳池深水區(qū)溺水的人,但最后的時刻尚未到來。死神還在路上。
◆ 在辦公室里過夜
>> 夜深了,它們和我一起大口呼吸著,這沒有他者的世界,沒有關(guān)切的未知,以及短暫消失了一切可能性的劇本。
◆ 鬼故事或三人行(一幕自說自話的荒誕劇)
>> 心里空空蕩蕩的像面鏡子,映著這地上不相干的一切,那鏡子又映出另一個人的臉。就算鏡子、心肝全碎掉,可是那張臉仍然在那里。砸不碎,更忘不掉。
>> 我看見欲望如吸血鬼,那么美艷、那么直接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剛開始還色如春曉,漸漸地便作白骨骷髏。
>> 好比蜘蛛必然筑巢大雨必然落下蟻穴必然潰散,一切皆是命數(shù),一切也都是必然。
◆ 雷克雅未克的光
>> 我們總是希望被愛、被了解、被接受。最渴望得到的愛就是被無條件接受,但是這個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無條件的愛這回事。我們被愛,是因為先主動提供了可能,以及提供了與對方好好相處下去的完美性格……的假象。
>> 事實上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只鬼。我們誰也不愛,甚至包括生活——如果很愛生活,怎么會老想著安樂死?
>> 但因為不再利益相關(guān),就變得像隨手可以用紙巾揩干凈、就算不管也會自己慢慢蒸發(fā)的水漬。我們一定要等到一個人徹底離開,才會意識到這個薄情的世界又浪費(fèi)了一個珍貴的人嗎?
>> 我從小就非常清楚一個人的怒意如何一點點變成不可遏制的恨意,最終變成一種立刻用武力制服對方結(jié)束一切的狂暴決心。尤其是對待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又不敢還手的小孩時,更容易失控。關(guān)于人和人之間的互相憎恨和寸步不讓,沒有比一個從小就接受體罰的孩子更清楚了。
>> 十二歲實在是最脆弱又危險的年齡??偸歉械絼×业綆缀鯚o法承受的痛苦但同時又十分善忘。
>> 每當(dāng)有新的事情發(fā)生——經(jīng)歷太少所以每一天都依然是新的——又迅速放棄之前想死的理由。只要從未付諸實踐,就可以有驚無險地活下去,活很久。
>> 也許和近在咫尺的人戀愛是更困難的一件事,會被柴米油鹽磨損,又總是恐懼對彼此失望。
>> 我們早就是可恥的成年人了。不是因為孤獨而可恥,而是因為可以忍受孤獨地活著而可恥。
>> 我有時候懷疑他連自己都不愛。而我也是。我們都不是很好的愛的學(xué)徒。都不太知道原諒別人,更不肯輕易放過自己。只是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多少久些,所以總歸要設(shè)法搞好關(guān)系。
>> 溫柔總是稀有的,人類就是一種不太懂得善待同類的動物,不像我見過的那些貓貓狗狗有時候還會耐心地互相舔舔毛。
>> 人生太苦了,我們所有人都一樣,一樣地可憐。一樣地孤獨。一樣地蠢。
◆ 后記:那些被采摘又晾干露水的夜晚
>> 如果一定要尋找原型,那么,我寧愿我是烏鴉,是狗,是黑熊,是刺猬。一個人,就是一座小型動物園。動物們的種種孤獨、恐懼、天真、狂喜,全都和我相關(guān)。
>> 樹林真可愛,既深又黑,但我有許多諾言不能違背,還要趕多少路才能安睡,還要趕多少路才能安睡。(《雪夜林邊小立》,飛白譯)
>> 我也想對這艘夜航船的所有船員大聲念這首詩。我和我的孩子氣的精怪們穿戴起鎧甲,愿保護(hù)你和你所愛者喜樂平安。
>> 她們是在愛著,并且因為愛而絕望著。這愛的姿態(tài)是多么美啊,超過了所有鳥類可以到達(dá)的美的極限。而我是一只烏鴉?!稙貘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