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員預告分析】嵯峨,擋二技回先鋒重返榮光的期望

嵯峨,周年六君子,限定池陪跑干員,諸多buff加持下,大家顯然對她的強度抱有著不低的期望。
另一邊,因為風投體系的排擠,以推進之王為代表的傳統(tǒng)擋二技回先鋒已經(jīng)漸漸淡離大家的視線,尤其是推進之王,作為六星,存在感甚至比不過能夠更好融入風投體系的德克薩斯,畢竟既能當掛件提前開啟爆費模式,自身也擁有不俗的回費能力還兼一手控制,誰不喜歡呢?
推進之王原本作為這一細分模板的牌面,現(xiàn)今在難度稍高的場合基本淪為不帶近衛(wèi)標的地面控制型輸出干員,和自身的先鋒分類基本差了十萬八千里,難免讓人唏噓。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會在日常作戰(zhàn)中使用推進之王的,畢竟脫手技能的舒適度,還有長期以來養(yǎng)成的慣性,都不是那么容易被磨滅的。
嵯峨此時此刻,以諸多光環(huán)加身的狀態(tài)落地,無疑讓人對這個細分職業(yè)模板產(chǎn)生了新的期待,那具體又能不能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期待,亦或是依舊只是一個普通強度的六星呢?

首先,昨天我動態(tài)中對pv預測的各點基本沒錯,天賦本來可以猜到的,畢竟這個天賦在危機合約更新的時候就被解包了出來,不過不知道為啥一時沒想起來。哦,順帶補充一句,估計畫中人活動是閃斷更新。
那么,就假設大家已經(jīng)看過我上一條動態(tài)的內(nèi)容,這篇專欄中的內(nèi)容接著上一條分析。
模板是擋二技回先鋒,2技能和我想象的有一定出入,不過3技能倒是基本符合我的推測。
這個天賦很有靈性,致命傷不打死敵人而是致殘,但自身普攻又不能收人頭,必須要開技能才能收殘血,從gif和pv中解讀出來的效果也不一定準確,因為從圖片中獲取的信息有限,有多種解讀方式,后面講2技能的時候再提。
不過這個天賦限定自己不能收【重傷】,倒是有一個優(yōu)勢,可以避免自己在阻回階段將重傷的敵人打死吞技力,就是不太清楚2技能有沒有為了和推進之王對齊而選擇可以接受天賦的技力回復效果。
這個重傷的設定從gif動圖來看,不能阻擋絕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會帶來負面效果,因為敵人被減速之后,很難走出嵯峨自身所在的格子,反倒不如說,這樣的設置對于嵯峨的天賦來說是必須的,如果敵人進入重傷狀態(tài)之后還占據(jù)阻擋位,那么顯然會讓對應干員的阻擋能力下降,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嵯峨,偶爾也會是其他干員。

之所以我說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會帶來負面影響嘛……你好,血巫速遞。
除此之外,這是第一天賦,從天賦提升的角度來看,可能影響的地方有兩組,一組是確保位移距離不變情況下的移速?持續(xù)時間組合,決定了天賦適用的難易度,極端例子是拉普蘭德的沉默,精一1秒,精二5秒;另一組則是技力的回復量了,我個人認為后者可能性比較大,但也不確定。
這個天賦也加深了我的“嵯峨就是為了重振擋二技回先鋒傳統(tǒng)用法”的想法,因為擋二技回先鋒在主線教學關卡中的演示就是搭配對空速狙清理前期敵人的,而嵯峨將敵人打殘之后,速狙落地,收了1血人頭,然后快速開啟技能,這一點至少在日替合約中是可以直接找到典型應用場景的,嵯峨入場,將敵人打入重傷,然后阿能落地,收殘血,sp增加,然后開啟技能,將下一波次的瘋狗給揚了。此前先鋒狙擊的經(jīng)典組合在高難不吃香是為什么?因為先鋒下來之后,狙擊沒技能解決不掉敵人啊,嵯峨的天賦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問題。
所以如果我這一段分析沒錯的話,嵯峨作為一個擋二技回先鋒,有這個第一天賦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普通新人對于擋二技回先鋒的需求了。
第二天賦并不好猜,但以鷹角設計六星干員的一貫作風嘛……我個人傾向于是對嵯峨自身屬性的微提升,當然也不排除是東國陣營天賦,或者更極端一點,新先鋒光環(huán)的可能性(當然不會是技力方面的)。
一技能標準的技回先鋒回費技能,沒啥好分析的。

二技能可充能,靈活性是上去了,同時也保住了德克薩斯的地位,說明上一條動態(tài)中的判斷是錯誤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這是可充能的小技能,技力需求必然不會太高,而技力需求不高,則意味著單次回費量也不會高,初動回費量肯定和單次12~13點有著明顯差距了。
論周期回費能力,其實推進之王和德克薩斯差距并不大,但有不少時候即便排除開德克薩斯的2點初始費用優(yōu)勢,同一時間節(jié)點6點的費用差距也是很要命的,而且越被風笛加成這一差距就越突出。
也正是因為和德克薩斯錯開了,反倒是推王的躍空錘有點危險了,如果這一技能消滅重傷敵人可以無視阻回回復技力的話,那躍空錘就真的……不過可能性還是不大就是了。
這個技能或許是實際作戰(zhàn)中使用最多的一個技能,需要手動開啟這一點雖然讓嵯峨的上限更高了,不過,你猜為什么剿滅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帶先鋒的1技能?

三技能的推測基本方向是對的,技能持續(xù)時間內(nèi)緩慢回費,和清道夫類似,不過在傷害能力上肯定不是一個級別的。
加攻加距離和小群攻用增大攻擊間隔的副作用作為抵消之后,加出來的攻擊力應該不會太差,至少破甲能力方面是有一定保證了,一般情況下遇到小盾兵也不會手足無措,加上攻擊距離提升帶來的白嫖優(yōu)勢,相比之下生存能力顯然是有一點點提升的,畢竟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嘛。
至于技能的額外特效部分,個人認為以先鋒的使用場景,觸發(fā)頻率應該不會低,而且對于血量合適的敵人,基本相當于輸出翻倍了。舉個簡單點的例子,一只1550血的源石蟲,嵯峨一刀砍了800,因為剩余血量750,嵯峨會再補一刀直接將其砍入重傷狀態(tài)。
如果敵人血量比較多,比如是一條3800血的狗,嵯峨砍三之后,因為當前目標生命值小于一半,所以會多砍一刀,剩下的部分雖然一刀砍不死,但是因為血量低于一半,會補一刀,也就是一共3刀砍死,如果沒有這一特效就要砍5刀,不難算出,嵯峨在使用3技能解決敵人的時候,這個特效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為她節(jié)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刀數(shù),而不會像史爾特爾1技能的特效那樣不那么靠譜,在單解能力上顯然是優(yōu)于六星以下的所有先鋒的。
至于技能循環(huán)方面,考慮到5星擋二技回先鋒二技能的周期回費效率大概在0.28附近,這里有一些猜測:
13點費用,15秒技能,30技力需求,20初始技力,周期回費0.289
15點費用,20秒技能,35技力需求,25初始技力,周期回費0.273
考慮到1技能的周期回費效率是0.3(=12÷(1+35)),嵯峨三技能的周期回費效果應該也不會超過這一個值,剩下的基本就是看嵯峨用怎樣的技能周期來換技能的爆發(fā)能力了。

應用前景預測:
以嵯峨在pv和預告中的表現(xiàn)來看,只要實裝之后的數(shù)據(jù)不是太低,那么肯定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經(jīng)典開局方式有一定提升的,新人抽了用起來肯定不會差,在未來危機合約中也一定會有好的表現(xiàn),不過能不能動搖風投體系呢?我覺得不可能,頂多打不過加入罷了。
畢竟風投體系在日常應用中的特點是什么?在不限制干員攜帶數(shù)的時候,風極桃德四先鋒,光速回費,二倍速下半分鐘就可以將各種放下不管型干員丟到場上,然后手頭握著充足的費用捏著一堆人形核彈等著高壓波次丟下去開技能無腦解決戰(zhàn)斗,傳統(tǒng)技回先鋒可以說是完全跟不上這樣的節(jié)奏的,這已經(jīng)不是先鋒體系內(nèi)可以解決的了,在傷害溢出又不追求極致的場合下,這就是無解的命題。
不過用桃子開過荒的人肯定知道,前幾章實際上是很難用桃金娘或者極境開局的,因為敵人沖家太快了,加上風笛核心天賦精二才出,精二前頂多當個輕量版玫蘭莎用,所以前幾章此前最好用的回費先鋒反而是各項短板都不明顯的推進之王(前提你得稍微升一下技能),有了嵯峨的加入,估計以后新手的選擇又多了一種。
而危機合約的出場率方面,相對推進之王在輸出和開局層面上的優(yōu)勢應該是會明顯不少的, 首先是天賦和其他干員的適配性,可以在棘刺前為棘刺充能,可以在能天使側為能天使充能,只要控制好技能的開啟時機,可以玩的花樣很多。其次3技能在爆發(fā)能力上和風笛可能有一定距離,但起碼性質相同,手還更長,雙方脆皮對A的時候,嵯峨也可以做到一波收而不接敵確保自身的生存,但考慮到二者回費能力上的差距,不難想象嵯峨在這方面的就業(yè)面。
不過出場率比推王高,不代表嵯峨就會值班推王,必須搞清楚,二者的核心應用層面是不同的,需要輸出的時候嵯峨更強,但嵯峨也沒有推王那覆蓋率高的離譜的眩暈控制,應用層面上的區(qū)分拿來值班是很可笑的事情,盡管我也知道這樣的預防針未必有效,不過起碼也得說明一下吧。

結語:
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風投基石核彈流的究極咸魚玩家來說,嵯峨并不是一個必須的干員,職業(yè)的特性注定了她不屬于這一流派的玩法,除非第二天賦整個究極花活,不過可能性極小。
對于新手來說,她是一個適應性很不錯的技回先鋒,如果能學會應用天賦帶來的技力優(yōu)勢的話,那么可以很顯著地彌補稀有度較高帶來的費用差異。
對于想挑戰(zhàn)自己的玩家來說,嵯峨提供了一種新的開局可能性,對于萬事開頭難的高難局面來說,是非常強有力的補充,作為先鋒來說是一個價值非常高的干員,前提數(shù)值別太低了。
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讓自己玩得開心最重要,盡管我覺得有很多人可能會意料之外抽到嵯峨,但也請不要將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到干員身上,因為那樣改變不了事實,與其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苦惱,不如抓住最后的機會進行準備,才是成熟穩(wěn)重的刀客塔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