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讓孩子從小接觸音樂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近年來,隨著咱們國民經(jīng)濟的提升,家長們開始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從小踏出國門,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然而,國內的培訓機構也毫不遜色,擊劍,編程,鋼琴,聲樂,主持人班爭先恐后。檸檬覺得存在即是有它的意義,孩子如果早期就受到它們地熏陶,相比起沒有任何基礎的孩子,會跑得更快。
我們就拿音樂來說吧,回顧歷史,在中國古代就有了音樂,秦漢時期的樂府,隋唐時期的燕樂,還有五音六律等等。而今,音樂可用來測試孩子的智力,通過聽辨聲音的高低強弱來判斷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音樂是與人的靈魂相通的,它是開啟智慧的另一把鑰匙。西方人結婚時會在教堂奏響婚禮進行曲,中國的寺廟未曾斷過佛教音樂。我們平時看電影,如果某個精彩瞬間,沒有音樂的渲染,是不是會有些索然無味呢?
記得讀書的時候,遇到一對夫妻。妻子在意大利,丈夫在國內,女兒隨著媽媽留在意大利,目的是為了讓女兒學習花樣滑冰。我就問,為什么不在中國,中國的花樣滑冰也很棒啊,可以讓孩子在北京學習呀。她回答我:這你就不知道了,因為音樂不同啊。我接著問:花樣滑冰與音樂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她說:中國的花樣滑冰,附帶的只是背景音樂,西方的花樣滑冰是沉浸在音樂中。孩子認知音樂,通過音樂律動使身體達到協(xié)調,這就是西方與中國的差異。
那么,音樂對孩子的影響體現(xiàn)在哪呢?有研究發(fā)現(xiàn):節(jié)奏有序,柔和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引起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呼吸的和諧律動,調節(jié)人體內的生物節(jié)律,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和身心健康。并且,音樂還能夠刺激大腦皮層的活動,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我們平時與孩子對唱時,大腦首先發(fā)出預備指令,當唱完上一句歌詞,我們就要迅速反應下一句歌詞,大腦要跟上節(jié)奏,歌詞要踩準音節(jié),所以這就鍛煉了大腦的協(xié)調能力。
又來說說古代,農(nóng)夫曾用音樂刺激谷物生長,通過實驗證實,那是聲波在植物細胞內產(chǎn)生共振促進了植物的生長,植物能從音樂中吸收聲音共振的力量,所以生長的很好。例如某音樂家曾用沙子放落在盤上,然后對著盤子播放小提琴的音樂,經(jīng)過盤子的共振,形成了一幅美麗的藝術品。由此可見,音樂能使物質更加協(xié)調,更有規(guī)律,甚至能給物質帶來生命的感覺。
然而,孩子亦是如此。孩子一般從小對音樂敏感且喜愛。對一個正在哭吵的嬰兒播放音樂,他會很快停止哭鬧,孩子們都喜歡上音樂課,就是這個道理。音樂本質就是塑造人的工程,學習音樂的過程就是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影響的過程。
音樂是小孩的朋友,音樂在不知不覺中使人保持精神愉悅,充滿活力。從檸檬今天所講的內容可以看出,音樂對于幼兒的學習生活是必不可少且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們應適當?shù)淖尯⒆油渡淼揭魳匪囆g中去。